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美革命,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政治革命。这次革命,分作两步,即独立战争和制宪立国。政治独立,是英属北美成长的结果;制宪立国,是独立战争的政治延伸,也是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北美革命两次抉择和跨越,都是对美利坚民族的智慧和生存能力的考验,也是革命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的出现是文学传媒方式的一次革命,文学从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方式转变为以"视听符号"为主的传播方式,也可以说是一场"符号革命"。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符号革命"背景下文学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嬗变。从宏观角度而言,文学的地位被边缘化,媒介的地位被中心化;从微观角度而言,传统文学生态系统中的作者、读者、作品、等构成要素也在发生嬗变,此外,编辑、出版商、销售商等与媒介相关的人员地位的凸显,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文学生态平衡。因而,新的诗学——大众传媒诗学———的构建就成了摆在文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从革命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到革命的直接导火索,从对革命进程的影响,到"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5.12"地震诗歌是自1958年新民歌创作和1976年"天安门诗歌"以来又一次民间诗歌创作的大喷发,是新世纪一大文学事件。它与前两次大众写作在写作环境和条件、写作导向、发生机制、操作流程和平台、影响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异,具有现代传媒的技术物质性和业余写手作为创作主体的主观性。大众参与的草根写作与现代传媒的技术条件使得地震诗歌文本具有纪实性与在场感,通俗性与大众化,同质性,对革命叙事诗、政治抒情诗等资源的借用,"超文本"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继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之后,吉尔吉斯斯坦又发生了“黄色革命”。虽然由于国情、方式、起因、结果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与上述两国有明显的区别,但吉国的变动却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特别是将影响石油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使中亚政治进程进入继前苏联解体之后的又一个多事之秋。一、西方铺就的“革命”道路吉尔吉斯国会选举原来相对平静,当局专门设计了“透明投票箱”和“拇指印刻”,被认为是创意之举。结果是反对派大败,在众多国家的观察员中,仅有西方选举观察员鉴定当地的安全措施“限制选民自由”。这就是吉国事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革命加恋爱"模式的小说创作在二十世纪的普罗文学中风靡一时,但最后受到了批评家的清算。后来的文学史,对之还多拘囿于"公式化、概念化"的定型评定。实质上,它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结构而存在,革命政治与性别政治在这个模式中结成牢靠的共谋。二者互相渗透,互相支撑,互相建构,共同支持"革命加恋爱"这一象征结构。本文拟从性别角度来审视"革命加恋爱"模式,并对这一有趣的文学现象,作一些陈述和清理,从中探究该模式的性别意蕴。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少数民族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基于大历史观视角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团结繁荣、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高校要善于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和方法,从党史的角度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讲好马克思主义旺盛活力,从改革开放史的角度讲好自我革命鲜明品格,从新中国史的角度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敢于“筑梦”未来、坚守“信仰”高地、发扬“首创”精神、走好“赶考”之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审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著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他认为从作用上说"这本书有针对性,教育人民,现在正用得着";从内容上说,"这是一本比较好的书,没有空话";从视角上说,"不管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从个人角度说,"实际上,这是个政治交代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学中,"诗可以群"与"诗可以怨"是很难分开的。"怨"是诗人以文学为手段来进行政治实践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群"的价值伦理,但它受到"止乎礼"的限制,"群怨俱宜"正是这种态度在美学上的表现。而到了晚清,"怨"彻底从"礼"的束缚中暴发出来,以"革命"的激进方式介入到政治实践当中。"革命"成为一种激进的美学态度,而新文学的精神正是那种激进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武周革命"之后,唐玄宗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期厘清思想,确立封建秩序。这种秩序化和结构化的追求,造就了后世称道的"开元盛世"。传统史学习惯于以物质标准来评判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态势,但是,开元时期的这种繁荣是否限制了思想和文化发展的空间,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逻辑的特定性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这种内在关联意味着问题逻辑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双重契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从主要讲"是什么",到主要讲"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自觉地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将教学从"是什么"全面推向"为什么",使学生在既定知识的基础上有尽可能多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以核心问题为顶层问题,层层深入细化,建立起一门课程的问题体系,根据问题逻辑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不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更为重要的是把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问题反馈不断为学生释疑解惑,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郑炳凯 《天中学刊》2011,26(1):95-97
辛亥革命是中国走出传统社会的一种方式,它促使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转型: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从"人治"到"法治",从"地域型"和"依附型"到"参与型",从"集权专制"到"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13.
读书偶得     
常啸 《教师》2014,(13):1-1
今日读书,觅得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古代的故事讲"至圣先师"孔夫子。第一次,学生子路向他请教:"听到了某种道理,就要马上行动吗?"他正色道:"父兄都在,不向他们请示,怎么能够立马行动呢?"子路刚离开,一个叫冉有的学生也来请教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中智谋主要体面在哪几个方面呢? 1.体现在政治上智谋。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政治发展史,就是各种政治智慧与谋略应用的历史,从秦吞并六国所采用的"远交近攻"政策,到后来历代王朝所采取的一些较为开明的、先进的政治、经济等政策,都体现了一定的政治智慧与谋略。而每一项政治智慧与谋略的应用,又都带有一定政治方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说起"普通话"这个话题,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舍友。一次他看了场精彩的武打电影,回来大讲特讲"房飞峰"武艺如何如何高强,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就听他一个人在那儿讲。当他讲到"十三姨"时,我们几个全乐翻了,原来他一直讲的"房飞峰"就是"黄飞鸿"。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两次时间、规模、影响等方面都有差异的革命。怎样看待这些差异,是我们理解这两次革命的关键。该文一反传统史学把差异性绝对化的倾向,从相对性入手,重新比较了这两次革命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农业的出现,无疑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与"工业革命"一样,指向并推进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从世界范围来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经济必须有政治保证朱继连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及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了"一定要讲政治",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  相似文献   

20.
王军 《高校教育管理》2002,24(3):68-71,87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内容丰富、极具特色.如何把这部分内容讲深、讲透、讲生动,笔者认为讲授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从战略、策略两个角度来说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二者缺一不可;其次,要讲明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特色和对马列主义的发展;第三,要讲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宽广胸襟;最后,要讲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和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