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率日益接近百分百,如何在新形势下巩固普及率并提高教育水准?辽宁桓仁县创造了新鲜经验。从1999年开始,桓仁县通过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建设,重新调整全县中小学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让大山教学点里的孩子走出家门,住在学校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解决了新  相似文献   

2.
邱北县23所半寄宿制高小自一九八四年开办以来,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取得了成绩。举办半寄宿制高小的这23个乡,入学率从原来的86%上升到95%,普及率由原来的57%上升到80%。半寄宿制高小为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场所,学生的衣食住行都较以前方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效率,寄宿制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然而,这也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谈谈看法,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4.
曹敏 《上海教育》2000,(12):58-59
寄宿制学校如何利用图书馆去配合学校素质教育任务的完成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开展信息教育工作,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寄宿制学校,学生除了周末以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学校图书馆开放时间比非寄宿制学校时间长,寄宿制学校图书馆要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开展以下工作:①向学生开展信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寄宿制中小学由于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源广,学生全部住校,这就对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不同于走读学校的要求,全寄宿制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成为一个较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笔者认为除了做好常规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外,寄宿制中小学图书馆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若懿 《教育》2007,(5S):26-28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的11所小学,凭借出色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佼佼者。近日,《教育》旬刊记者专程赶赴洪泽县,对洪泽县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经验作了较为深入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8.
“看了边远区乡的寄宿制学校,我们真正理解了让每一名学龄儿童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全部含义……四川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的思路、作法和经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右玉县地处晋西北边陲,近年来,该县立足教育发展新要求,把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作为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有效地巩固了农村教育阵地,促进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彭家俊 《学周刊C版》2019,(21):172-172
当前寄宿制学校屡见不鲜,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学校管理形式。然而学校和家长往往只看到寄宿制学校的优点,却忽略或者没有意识到因为寄宿而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初中生因为年纪较小,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水平都较低,长期处于远离父母、家庭的寄宿制环境中,学生既缺乏关爱也缺乏父母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身心发展无法得到较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文章阐述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特点、主要内容以及教研和科研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提出了加强科研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文章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不断发展,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规模化的农牧区寄宿制小学已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定势。它不仅可以解决了偏远农牧区小学因生源稀少而办学艰难的问题,而且让农牧区孩子相对地享受到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苏吉滩寄校就是这样一所纯牧区寄宿制完全小学,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育,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来看,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消除学生上学遥远之苦,解除务工家长后顾之忧,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这给当代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招收的初中生良莠不齐,加上平时在家养尊处优、依赖性强、情感脆弱,又吃住在学校,远离家长的呵护,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出生人口的比率在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呈现出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格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使我国原来以“乡”、“村”为单位设立的中小学教学点的政策不再适用。面对生源减少带来的办学难题,集中办学成为必然选择。而学校撤并后,学生面临的上学路途远、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促使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必走之路。200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教育投入最大的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始实施,如今,此项工程已惠及了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23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开始,方山县用四年时间,打了一场中小学布局调整“攻坚战”。创办了13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布局调整之初,我们就深刻认识到:创办寄宿制学校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乡村薄弱教育现状,让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靠拢,逐步实现城乡公平教育。因此,当时我们就明确提出“调整布局与加强管理并举”的思路。到2007年,在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把工作重点全部转移到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上来。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寄宿制的现状和巨大责任迫切要求学校完善教育功能.研究表明,在现有政策和财力的保障下,大规模举办寄宿制教育的过程中,深入解决好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步实现学校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教学功能的完善,就一定能办好农村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
富国强民,教育先行。建国后,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迫切需要,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在民族地区创办民族寄宿制中小学。通过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经过儿十年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举制的废止,现代教育制度开始逐步确立.但由于教育普及率、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关系、教师地位等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致使"教育救国"思想破灭.我们从中应吸取教训,使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