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刚获台湾第二届“五四奖”中青年文学奖的作家王家祥,近年来注重从台湾的考古、文献、原住民等史料,寻找小说的创作题材,开拓历史小说的新领域,已获得成果。小说《关于拉马达仙仙与阿荷拉雷》,以日据时代初期布农民族抗日英雄的史实,再加入日本一位鸟类学家助手搭船回日本行踪之谜。另一本小说《小矮人之谜》,以考古资料探索原住民各族传说中的黑矮人。还  相似文献   

2.
陈孔立,名台湾问题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2004年他出版了专《观察台湾》。在2005年的新《台湾学导论》一书中,他首创“台湾学”体系,被业界称为台湾问题学术研究上的里程碑。年逾古稀的陈孔立仍然笔耕不辍,坚持每天创作千字以上。  相似文献   

3.
“儿童不宜”不久前,我和几个同志观看了一部标有“儿童不宜”字样的文艺录像,名叫《杀夫》。这是根据台湾作家李昂写的小说《杀夫》改编制作的。小说通过揭露一屠夫对其妻进行性虐待的兽行,控诉封建伦理道德对妇女的摧残。小说发表后在台湾引起了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4.
《金魔》──从“家史”到“小说”渠川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自中央电视台在第一套节目播出后,引起广泛反响。这部电视剧系根据渠川同志的长篇小说《金魔》改编的。《文学报》刊发了渠川先生谈《金魔》创作经过的文章,现摘发如下,供参阅。要写小说,就必须到山西去...  相似文献   

5.
据台湾《出版情报》报道,为鼓励和推动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以提高儿童文学水平,台湾“九歌文教基金会”今年将再次举办“现代儿童文学奖”征文比赛。本届比赛应征作品以适合9至14岁儿童及少年阅读的小说为主,文长要求3.5万到4万字。首奖奖金20万元,除一、二、三名外,还录  相似文献   

6.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长城万里图》评介陈颖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抗战题材的小说创作始终是一个久盛不衰的“热点”。但客观地说,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创作由于长期受到“左”的政治思潮和文学观念的影响,表现为视野狭窄、主题单调、人物苍白,有些作品在创作...  相似文献   

7.
古继堂四年出版了三部论著,即《台湾小说发展史》、《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和《台湾新诗发展史》,构成了一套台湾系列分类文学史。这三部书均为海峡两岸第一部,又均为填补学科空白的开创性著作。因而它们一经面世,便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数十家报刊纷纷发表评论文章,给予赞扬和肯定,甚至被称之为“精典性”著作。其中《台湾小说发展史》,多年来被台湾辅仁大学等作为“正式教材”。大陆学者的学术论著被台湾高等学府作为正式教材的还是首例。古继堂的新著《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刚刚面世,便在海内外产生反响。  相似文献   

8.
港台之页     
台湾联合报小说奖揭晓大陆地区莫言获奖台湾第十届“联合报”小说奖揭晓,大陆作家莫言获“大陆地区短篇小说推荐奖”。这是台湾文学界首次主动专为大陆作者设奖。以《红高梁家族》为两岸读者重视的莫言,此次以《白狗秋迁架》获奖。除莫言外,大陆旅居海外的作者刘夏也获中篇小说奖。黄凤樱等十多人获其他各项奖。  相似文献   

9.
时下,一提及“台湾诗歌”,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席慕蓉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作品。然而,对于“台湾诗歌”只持有这样的印象是“见树不见林”的偏颇之见。毋庸讳言,上述那种现象,也和大陆出版的能够反映台湾新诗创作总体风貌的选本极少有关。现在,花城出版社的新书《台湾诗选》或许能够  相似文献   

10.
李伯元作为清末“谴责小说”四大家之首,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创作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庚子国变弹词》《醒世缘弹词》等作品,始终贯穿着维新改良的近代意识,由对国民性的批判走向开启民智,隐含着对“文明世界”的向往.在李伯元身上,我们看到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潮对一个传统士子的深刻影响.他自觉放弃科举道路,投身到时代变迁的洪流之中,通过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绣像小说》以及创作小说,以笔为武器,针砭时弊,唤醒民众,以达到“裨国利民”的目的,体现出一位近代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担当和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1.
注重动物特点的动物小说──评《猿歌》谢清风中国的动物小说从80年代初发展到现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了新时期文学中异军突起的富于冲击力的新秀。但动物小说的创作日益显现出一种严重的偏向──形象人格化。有的动物小说写的是“披着动物皮的人”,是“兽面人心”...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9,(16):7-7
“官场小说”教会我们什么? 据《天天新报》报道:不知从何时起,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种以描写官场生涯或政府官员日常工作生活的小说。这类被归为“当代文学”的作品在坊间自有其专用别名,谓之“官场小说”。写“官场小说”的人,应该持有的创作态度是——冷静、客观,而这样的创作态度又完全取决于创作的出发点——反映现实以纠正偏差。  相似文献   

13.
苏珊·桑塔格在其后期两部小说《火山情人》(1992)和《在美国》(1999)中采用了“时空穿梭”的创作手法进行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小说重现历史事件或刻画历史人物并非桑塔格的目的,她不过让其小说人物在时间中旅行,以“历史”为幌子玩了一个游戏,而真正关涉的对象则是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自我探索。这种时间层面上的旅行隐喻对应着“自我审视”的生存态度。  相似文献   

14.
李乔(1908-2002年),彝族,中共党员,云南省石屏人。1927年考入东陆大学预科学习。1929年到上海,接受了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有幸聆听了鲁迅先生的演讲,并阅读了鲁迅、巴金等进步作家的作品,他以小说处女作《未完成的争斗》参加“创造社”出版的《现代小说》杂志“无名作家处女作征文”获得头奖。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乔投笔从戎,随60军184师开赴鲁南前线,与张天虚等文化名人创办了军中小报《抗日军人》,亲历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1948年回乡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边纵石屏支队”。全国解放后,李乔参加中央西南访问团深入到思茅地区的阿佤山区,创作了短篇小说《拉猛回来了》,该小说荣获云南省文联“抗美援朝征文”一等奖。1953年,李乔随省委民族工作队到金沙江边亲历了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运动,创作了彝族当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长篇三部曲《欢笑的金沙江》、短篇小说集《挣断锁链的奴隶》等文学作品。1978年在云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李乔当选云南省文联副主席.  相似文献   

15.
台湾《新书月刊》在最近选出了台湾1983年“出版界十二大新闻”。这12件事是: 1.财政部决定稿费课税; 2.“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立法院审查; 3.《四库全书》正式印行; 4.现代小说改编电影——黄春明旋风; 5.新闻局主办首届“读书周”、邮政总局配合发行“书香社会”邮票; 6.“忠佑”、“四季”等出版公司宣布倒闭; 7.三十年代文艺作品大量地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以独特文体在台湾文坛成为“异数”的七等生,远景出版公司于9月将出版他的作品全集,涵盖作者的诗、散文和小说。为了配合正在上演的电影《沙河悲歌》,出版社先出第五册《沙河悲歌》小说卷,供读者、观众印证这位“独行者”的文学人生。  相似文献   

17.
以1925年《台湾民报》转载《鸭的喜剧》为起点,鲁迅作品开始了它的台湾之旅。之后大致历经日本殖民者禁绝汉文期跨越国界的“左翼”传播路径,战后初期的鲁迅小说出版风潮。“戒严”期地下传阅与翻印,及1987年“解严”以来新一轮的鲁迅出版热潮。这一过程曲折、坎坷却始终未曾中断,呈现出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生存环境、内在精神世界与鲁迅著作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新儒林寓言的戏谑演述──评戴维·洛奇的《小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维·洛奇是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当代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小世界》(《SmallWorld》自1984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多国文字,获得了极高的世界声誉,被中国学者盛赞为西方的《围城》。1998年2月,作家出版社郑重推出《戴维·洛奇文集》,其中即包括了由赵光育先生翻译、罗贻荣先生审校的《小世界》一册。洛奇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他一面进行小说创作,一面从事文学批评,在两方面均建树颇丰。这种双重身份使他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理论自觉。洛奇在他的代表论著《小说的艺术》中曾系统地提出了小说创作的理论主张,书中对“作者闯入”…  相似文献   

19.
有一期《艺术人生》节目,采访台湾民谣歌手王梦麟。王梦麟创作了很多优秀民谣,其中一首《雨中即景》唱红了中国。访谈中朱军的表现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由于王梦麟也是台湾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所以台上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20.
《岩松看台湾》从7月11日起在“东方时空”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由《台湾印象》和《台湾人物》两部分构成,每期约25分钟。《台湾印象》以记者现场报道为主,带观众走进台湾故宫等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囊括了从北到南的台湾主要城市,涉及岛内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台湾人物》以专访岛内政治、文化、经济名人为主。两地媒体的成功合作可以说是做到了两岸“三通”,媒体先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