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海杰 《今传媒》2011,(12):108-109
"美国之音"作为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对外宣传机构,通过"一套完整和娴熟的传播技巧",在看似"客观公正"的报道中,向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在任何新闻中,消息来源均可视为是影响报道倾向的重要变项,不同记者往往为了支撑自己的说法而寻找不同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客观报道的证据,更可能影响记者的报道重点乃至报道立场。  相似文献   

2.
顾海杰 《报刊之友》2011,(12):108-109
“美国之音”作为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对外宣传机构,通过“一套完整和娴熟的传播技巧”,在看似“客观公正”的报道中,向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在任何新闻中,消息来源均可视为是影响报道倾向的重要变项,不同记者往往为了支撑自己的说法而寻找不同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客观报道的证据,更可能影响记者的报道重点乃至报道立场。  相似文献   

3.
尚国干 《新闻前哨》2004,(12):44-44
科技新闻报道如何做到科学性与新闻性的统一? 1.注重消息来源 有的科技工作者为了寻求政治上、经济上的支持,为了树立自己的领先地位和良好形象,往往通过传媒推销自己,使涉世不深、缺乏经验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听任摆布。  相似文献   

4.
如何处理与消息来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拥有可靠准 确的消息来源,这些消息来源能够提供记者重要且新鲜的内幕信息。记者在这些消息来源提供的新闻素材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对资料的整合处理而完成一篇报道。随着中国新闻媒体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媒介竞争日趋激烈,拥有可靠的独家消息来源对于新闻媒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国传媒有关"消息来源"的使用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两个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传媒使用"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关注和争论.一件是美国<新闻周刊>因引用匿名来源的错误消息,导致"美军亵渎<古兰经>事件"报道失实.5月9日的<新闻周刊>在一篇报道中引用一位匿名政府人士的话说,调查人员已经发现证据--在关塔那摩美国海军监狱的审讯人员将<古兰经>扔进厕所,并用水冲下马桶.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经济血液的金融已不是一国孤立的金融,而是一种趋于全球化的金融。持续一年、迄今尚未结束的亚洲金融危机巳经为此提供了新的也是最为有力的注脚。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传媒一年来高度关注这一世纪末重大经济事件,在报道规模和力度方面都做了前所未有的投入,把传媒传递信息和解释事件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些报道充分凸现了国际金融报道在国际经济报道乃至整个国际报道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对改进我们的国际金融报道很有启示。 敏锐判断事件分量 准确把握报道时机 1997年7月2日,当世界传媒的焦点还聚集在香港回归中国的世纪盛典时,很少有人注意到离香港很近的泰国发生的一件事。这一天,泰国政府宣布取消泰铢与美元的联系汇率,泰铢应声贬值。尽管世界重要传媒像路透社、亚洲华尔街日报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0,(7)
以新冠肺炎早期(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20日)代表性专业媒体的报道为样本,研究发现:官方机构的疫情信息通报占据着消息来源的主导地位,一线医务工作者总体被忽略,通过记者采访核查获取一手消息来源占比少;消息来源的偏向性一定程度延误了对早期"人传人"核心事实的及时发现和传媒早期风险预警的迟滞;多种现实因素的"叠加"影响,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萌发阶段,在落实媒体早期疫情事实的实际报道权基础上,建议专业媒体:一是采纳政府和专家权威消息来源的同时仍需加强记者采访,尤其应加强对核心信息的重点核查;二是借助社交媒体及其大数据,及时挖掘来自基层的核心事实,并加强记者专业的事实核查、深度追踪与实时报道;最终双向合力发挥专业媒体独特的早期风险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律法规虽然是传媒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底线,但并不是说,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了.我国的新闻职业规范应该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公民层次,即传媒和新闻从业者要像普通公民一样遵守法律法规,明确新闻工作中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另一个是专业层次,即传媒和新闻从业者在能做的部分中,如何体现新闻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这个专业层次就是操作规范,是指传媒和新闻从业者在具体新闻业务中如何做对和做好.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是种常德,而操作规范是种美德,是在追求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2006年年末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健翔大骂《南方周末》”事件,提醒我们研究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记者与消息来源应如何互动?二是报道怎样做到客观公正?媒体与消息来源的关系记者接触消息来源是为了获取新闻生产的素材,消息来源接触记者和媒体意在通过大众媒体的曝光,获取公众注意力进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0.
国际媒介     
路透社在审稿、发稿等方面有什么规定?路透社对于其报道中所犯的错误有什么样的更正处理流程?杨晓白编译的《路透社新闻手册之编辑职责》,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近来,维基解密事件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媒体的喧嚣中,不少学者对维基解密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报道的事实主要来自于消息源或曰信源,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用信源描述那些读者无法亲眼看见的新闻事物、人物的行为和文件公告等.因此,正确的消息来源观念便成为合格记者的首要操守.本文针对英国广播公司在凯利事件中对匿名消息来源的不当处理,探讨消息来源的使用现状、使用原则和规范手段.  相似文献   

12.
索马里的战乱迫使外国记者离开摩加迪沙,只能在邻国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报道索马里局势,这件事本身就说明索马里局势的严峻。不在现场而要写出真实可信的报道,这对记者是一个考验。路透社记者埃丹·哈德莱写的《可怕的宁静——索马里停火》,显示出了作者的机敏和技巧。虽然作者不在现场,但他的消息来源是来自现场的救援人员,别辟蹊径,真实可信。记者巧妙地运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报道的精确性和无偏见的声誉,根植于我们新闻来源的可信性.路透社的记者或者摄影摄像师,永远是一个目击事件的最佳新闻来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传媒与司法互动中产生的冲突引起传媒和司法界一些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消息来源的保护就是其中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通过考察域外对消息来源保护的相关规制及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来探讨传媒与司法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按西方定义,新闻是新近反常态事实的报道。作为捉摸不定的万变事实,随时可有,随处可存。记者不可能事事经历,件件目击。他们多是通过消息来源的提供获取报道素材,因而,新闻记者报道的质量,常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完整地考察一条新闻的制作过程,就不能忽略对消息来源的研究。消息来源主要指的是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职业记者协会是全美最大的新闻行业组织,创办于1909年。他们的Code of Ethics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寻求真相并报道真相(记者在手机、报道、诠释资讯信息时,要做到诚实、公正、勇敢);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有职业道德的记者应该以尊重人的态度对待消息来源、采访对象、同事以及公众人物);独立运作(记者只对公众负责,不应该对其他任何人承担义务);可靠负责并保持透明(有职业道德的记者应该对自己的报道负责,并且要让公众清楚自己所做的相关决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传媒与司法互动中产生的冲突引起传媒和司法界一些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消息来源的保护就是其中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通过考察域外对消息来源保护的相关规制及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来探讨传媒与司法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视窗·方法     
●BBC:正确比速度更重要BBC认为,准确性是BBC编辑价值观的核心和声誉基础。消息来源须可靠,证据须确凿并经得住核实,报道须使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对于BBC不知晓的,应持诚实  相似文献   

19.
伦敦“7.7”连环爆炸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大传媒在报道爆炸事件的同时,路透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同时开始传播该爆炸事件的一个衍生新闻——“博客迅速反应:伦敦爆炸目击纷纷在日志上发表自己的所见和照片。”  相似文献   

20.
文慧  聂祎 《新闻前哨》2011,(9):49-51
大众传媒是现代风险的主要建构场域。传媒在建构风险、影响公众与政府决策行为的同时,受到政治权力、商业逻辑、新闻成规等诸多因素乃至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本文对《人民日报》2011年有关日本核泄漏事故的报道加以分析后发现,通过对议题内容的安排,对报道语言的使用,以及对消息来源有倾向性的选择、呈现与运用等,《人民日报》建构出一幅独特的、具有弱化未来核风险特色的风险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