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翻译产业。翻译过程中会很大程度地受到时间、空间、情景的限制,所以字幕翻译具有独特性。译者作为中介必须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以观众为中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缩小文化差距。在字幕翻译中,目的论强调交流的目的和目标读者的期望,因此目的论是最常应用的翻译理论。目的论有三种原则,分别为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本文以英国历史剧《唐顿庄园》为例,阐释在字幕翻译中目的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敏  耿殿磊 《英语广场》2024,(10):11-14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影视剧传播效果,优秀的字幕翻译能够帮助目的语受众领略异国风采,感受多样的文化氛围。本文以美国电影《速度与激情8》为例,总结了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并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方面分析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可以帮助字幕译者站在译入语受众的立场,理清字幕语言逻辑,有效传达源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3.
商腾 《英语广场》2021,(11):54-56
随着影视业的不断发展,字幕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目的论翻译理论概念,并以《神盾局特工》为研究对象,依托目的论翻译理论,对《神盾局特工》字幕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字幕翻译中的有效翻译策略,希望可以为国内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提供可行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影作为大众传媒不断更新普及,各国之间的电影交流日渐频繁,因此电影字幕翻译应运而生,字幕翻译随之成为翻译界的研究对象。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实例分析研究《钢铁侠3》的字幕特点及具体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情景喜剧作为美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频繁的喜剧冲突和幽默的人物对白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由于其喜剧效果多来自剧中的幽默台词,因此字幕的翻译至关重要。文章以目的论为翻译原则,分析探讨《燃情克利夫兰》中字幕的幽默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突破,为影视字幕翻译开辟了新视角。文章以影片《黑客帝国Ⅰ》汉译字幕中的实际译例说明:基于目的论,字幕翻译需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译者应以翻译目的为指引,从观众角度出发,根据影视字幕特点等各方面因素,最终决定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文纪录片《美丽中国》播出后,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们的欢迎,这离不开其成功的字幕翻译。本文将在翻译目的论框架下,以英文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个案,剖析纪录片英汉翻译纲要,探讨该类翻译实践所遵循的原则,总结纪录片字幕翻译中可行的翻译策略,如简化、套译等,旨在为该领域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54):19-21
音乐剧《悲惨世界》因其极富感染力的歌声和台词俘获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其台词的浪漫元素要求相应的审美效果在字幕翻译中实现,字幕翻译本身的时效性和空间局限,得体的译本无疑是一大难题。本研究以官方音乐剧影片中中英文字幕为语料库,以目的论中弗米尔的翻译三原则和诺德的功能及忠诚理论出发,研究音乐剧《悲惨世界》字幕译本采用的翻译策略。结果发现:易于受众理解的归化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影射出目的论对于音乐剧文本翻译同样极具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今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居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核心的"目的论",也逐渐突显其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重点探究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与忠诚原则如何更好地指导影视字幕翻译。  相似文献   

11.
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目的论为视角,以电影《桑树的影子》的字幕翻译为素材,探讨了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分析了该理论在指导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些优秀外国影视作品涌入中国市场。高质量的字幕翻译作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可以使观众跨越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欣赏影片。将异域文化翻译得通俗易懂,是字幕翻译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以美剧《哥谭》为例,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的指导下,对影视剧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增译与减译、直译与意译等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将影视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相似文献   

13.
《暮光之城》的中文字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为了实现电影字幕翻译的预期功能,传达信息和传递感受,该字幕翻译灵活运用了直译、意译、增译等翻译策略,保证了目的语观众通过最小的努力获得最清晰的信息和与源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本文通过《暮光之城》字幕中文译本,以翻译目的论的目的性原则为主要标准,分析其字幕翻译是否以及如何在译入语文化中实现其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刘春雨 《文教资料》2011,(26):30-31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将其应用到字幕翻译中具有很大的解释力和可行性。本文以电影《非诚勿扰Ⅱ》的字幕英译为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使读者进一步理解目的论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德国弗米尔等学者提出的功能派翻译目的论为缺乏权威理论指导的字幕翻译工作者拓宽了视野,给字幕翻译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翻译目的论认为一切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字幕就是有目的的翻译行为。字幕翻译由于其本身的特点,翻译效果受到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因此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给观众带来相关性最强的信息,让观众更容易了解影片的情节内容。在这个翻译目的下,缩减翻译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动画片《飞屋环游记》中字幕英译汉案例的分析,研究字幕翻译中有效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有力助推器。和文学翻译相同,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是译者最难处理的部分。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字幕翻译不仅具有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时性、大众性和综合性。文章从字幕翻译自身的特征出发,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电影《霸王别姬》和《风月》的英文字幕,探究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拓华 《文教资料》2014,(15):39-40
近年来,英文电影大量引进,字幕翻译成为中国观众理解英文电影的唯一途径。但是,目前关于字幕翻译的理论不够完善。本文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翻译实践,以迪斯尼最新电影《冰雪奇缘》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电影艺术的特点,并提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永芳 《文教资料》2013,(23):20-22
目的决定手段。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手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对电影《魂断蓝桥》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业芳 《考试周刊》2013,(93):19-20
文章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根据皮克斯动画电影的特点和目的语观众的特点,在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探析中文字幕翻译策略,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动画电影字幕翻译实践中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总结出文学翻译中的一些翻译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