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怕"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既是一个高频动词,又有虚词的用法。从上古到现代"怕"的词义处于不断演变中,"淡泊宁静"是其本义,后来"泊"代替了"怕"表"淡泊"义。"怕"表"害怕"义出现于东汉时期,后逐渐发展出"担心"疑虑"和表示推测的含义,"怕"字不断虚化。本文考察了"怕"字的来源,分析了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和诱发"怕"字语法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孙锡信先生认为直到南北朝时"到"仍只能作动词用,而<古代汉语虚词词典>(1999)却提出先秦已出现"到"作处所介词的用例.本文通过考察动词"到"虚化为介词的过 程,认为动词"到"大约在唐五代才基本虚化为引进处所关系的介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红楼梦》中程度副词修饰动词和动词短语的情况,分析了其和现代汉语的异同。程度副词修饰动作行为动词、判断词"是"及部分感知类动词现象的消失是副词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贼"字的语义演变过程。动词"贼"字也跟随了实词虚化的潮流,由动词一步一步演变为副词,而且在这个虚化过程中,一些意义脱落现在几乎不用,只在一些固定短语中存在,而后起的虚词意义将成为整个语义的主体。但是我们最常用的工具书对贼字副词的释义仍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出发,对唯一性范围副词"单(单)"进行初步分析。在句法平面上,"单(单)"不仅可以修饰动词性成分,还可修饰体词性成分;在语义平面上,"单(单)"指向多个句法成分;在语用平面上,"单(单)"主要是限制范围作用。文中例句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相似文献   

6.
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认为,现代汉语的介词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但古今介词还是有许多不同,在介词虚化的过程中,句法结构位置是诱发动词虚化为介词的基本前提,而要实现这种虚化还需要动词词义泛化以至弱化,虚化,虚化是一种过程,因而动介兼类和纠葛现象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7.
虚词是应语言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汉语中部分虚词是由实词转化而来的“,被”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运用中介理论详细地分析“被”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全过程,可以说明实词在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8.
"打"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语义泛化以至虚化成词缀.本文拟将"打"依据虚化的途径分为三种:动词后缀"打<,1>"是实义动词"打"本义"拷击(击打)"虚化而来的;动词前缀"打2"是"打V"结构产生的;动词前缀"打,"是由"打A"结构形成的.并且考证了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按照构词方式分类,通过不同构词方式的心理动词与"心理动词+N+次"和"心理动词+N+回"两种结构的共现情况,考察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动量性。并指出与"动作动词+N+次/回"相比,"心理动词+N+次/回"结构的时间性更加模糊。  相似文献   

10.
宿松方言中可以用作动词体的成分很丰富,其中的"着[tο0]"和"倒[tau0]"最具有代表性。通过对宿松方言持续体标记"着"和"倒"的描写、分析,发现"着"是纯体助词,其本字是"着";"倒"还处在虚化的过程中,部分已经虚化作唯补词、补语性体标记和纯体助词,由此进一步证明,现代汉语中的体标记大多是从词汇手段虚化而来。动词体成分的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亮点,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琦 《语文知识》2012,(2):93-95
任鹰先生就存在句的动词语义问题提出"动词语义虚化"说。本文对该说进行考察,认为动词语义虚化是不成立的。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构式的整体观角度对存在句的动词加以探讨,指出存在句的动词词义是实在的,"常态动作"是动词能否进入存在句的必要条件,最终决定于环境论元和实体论元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停车坐爱枫林晚"之"坐",人们普遍认为是原因介词,由动词"坐"虚化而来。从语言发展角度看,动词"坐"的虚化过程从西汉开始,西汉到南北朝时期是发展时期,唐代,"坐"的介词性质已经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13.
从“在”和“从”的发展演变看词的兼类现象吴承玉汉语的词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实词虚化的现象。现代汉语里的许多介词都是从古代汉语里的动词发展演变虚化而来的。动词是实词,介词是虚词。汉语的动词在逐渐虚化为介词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词的兼类现象。因此,我们在研...  相似文献   

14.
孙行者     
正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时,陈寅恪以"孙行者"为上联考学生,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周祖谟对以"胡适之"。上联"孙"为姓,"行"动词,"者"虚词,又巧妙化用苏轼《赠虔州术士谢君》"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上联双重相嵌,实乃高难度之出句。下联对之也确实不易,"胡"姓,"适"动词,"之"虚词,同是人名又音韵相对。  相似文献   

15.
汉语虚词往往由实词虚化而来,复音词往往由词组转化而来。双音节副词"时常"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到词义的虚化,也涉及词组虚化为词的语法化过程。"时""常"在各自的语义发展中分别获得了"经常"义,在汉语复音化的推动下,"时"与"常"在频繁的语境共现中发生了重新分析。在唐代,"时常"开始作为一个表"经常"义的同义联合复音词出现,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主编)对“来”的解释条例,“来”字的词性可以总结为动词(包括趋向动词),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方位词,衬字。  相似文献   

17.
皖北方言的"很+VP","VP"的范围远比普通话要大,动作动词可以自由地受"很"修饰。导致差异的主因在于皖北方言"很+VP"中的"很"有不同来源,修饰动作动词的"很"源于元代虚化的"狠",与普通话用法相同的"很"是明清以来程度副词"很"的历史延续。历时考察表明,"很"与"狠"的分工基本形成,但是原始意义的"滞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现代汉语"很+VP"中程度副词"很"的认定。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X化"动词存在两种论旨结构:一元结构和二元结构。双音节"X化"动词是无标记动词,三音节以上的"X化"动词是有标记动词。此外,"X化"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在使用上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对介词“顺”和“顺着”进行共时考察后表明,介词“顺”、“顺着”在语义上各有分工,语义上的分工使得它们在句法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历时的考察后证实,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顺”、“顺着”来源不同,“顺着”不是介词“顺”带体标记“着”,而是由动词“顺”带体标记“着”虚化而来的一个虚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虚词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是从句法和语用的角度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有关虚词研究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实词虚化的研究成果显著,但是对于虚词再虚化鲜有人涉及。"的"在历时发展过程中担当多种语法功能,现代汉语"的"主要是助词用法,但传统上只将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本文关注的焦点是状态助词"的",是刘公望先生在1982年提出的,此"的"附着在一定语言格式后,赋予它前面的格式以一种描绘事物状况和情态的性质,我们把该"的"称为状态助词。近年来,助词"的"的分类及用法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丰硕。根据我们对文献的研究整理发现,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