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拉车     
天亮了,天黑了。天又亮了,又黑了。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知过了多少天了。高考的落榜,一直在折磨着我,仿佛高加索山上的鹰在拼命撕扯着心肺。我已经活够了。那一天我写好了遗书,把他放在书桌上,清晨出门,走向几公里外的小水库。人本来就是矛盾的产物,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多余的。就这样走吧,这样能解除一切痛苦。微风拂着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我就要扣响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了。“小伙子,来,帮我把车拉上去。”水库边上有个陡坡,坡下有一老人,他在招呼我。先去帮他一把吧。  相似文献   

2.
在一棵桂花树下站着一位小女孩,她告别了生活了11年的大城市,回到曾经是那样亲切的故乡,桂花树又落叶了,此时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故乡,我终于回来了!11年前,小兰一家还生活在乡下。一天,她和妈妈在星空下聊天。妈妈  相似文献   

3.
从记事开始,我一直在问自己,到底潍坊是我的故乡,还是吉林。户口上写着潍坊,可是我一直都以从未有过的坚定告诉自己,我的故乡是吉林,那个雪花燃烧的国度。我一直艰难地数着,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五年了,我没有回去过一次。父母闯天下,我也跟着来到潍坊读书,却任凭故乡的概念和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里一点点模糊,直到思念一点一点侵蚀我的皮肤。第五个寒假,第五个春节。仓促间推掉所有事情,回家。回家。回家。回我的家。  相似文献   

4.
猎人     
是那只偶尔闯进我视线的灰鸟,重又勾起我对故乡天河水的恋情。(题目为“猎人”,文章却不从猎人打猎起笔,而以“友鸟”闯入视线引起恋情开头,看来是“借物引怀”。这样写,确实能收到“其言浅,其情深”的效果。)那灰鸟在故乡的村庄田野到处可见,尤其是在天河水面上更是它们的用武之地,它们三五一群,或低飞,或急冲,悠闲地重复着据说是谈情说爱的雅  相似文献   

5.
小河,我走了     
在我家的西边,有座小山,小山脚下有一条小河,平缓地流淌着,永远没有停止过。故乡的小河,是我童年最亲密的伙伴,是我不可远离的朋友。那时,最期盼的是夏天的到来。因为,夏天里可以和我的小河拥抱、嬉戏!一切天真快乐的事情都会在这里发生,唱戏般地,演了一天又一天,永不知疲倦。  相似文献   

6.
月是故乡明     
我又梦见了故乡的月亮。她还是那样温婉、明丽,像一位端庄娴静的古典美女从遥远的天宫款款而至,轻轻洒下一地清辉,点燃了乡村的夜晚,也点亮了村民们劳作一天之后渴望小憩的心灯。这些年我一直蛰居街巷,  相似文献   

7.
正编·留言"黑夜""孤独""天明"……这些词都与年轻的心绪有关,都一度成为某种状态的底色。我也喜欢黑夜,但不是文中那种让人感到逼仄的黑,而是深夜走在街头看夜景,能激起心中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而我最不喜欢的,是黎明破晓时分,容易让人产生不安定的惶然,在我心里,它昭示着又一天奔波的开始。但无论怎样,天亮了,时间毕竟又流逝了一点……我对刘若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中学时代的《为爱痴狂》,着土黄色垫肩大夹克的她在MV里彻彻底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炊烟公鸡喊醒一了黎明故乡的炊烟也很准时地高升妈妈的那双手啊喂大了公鸡的啼鸣-也喂红火了故乡的炊烟一缕缕一山牵着我童年的梦.“一 卖糖葫吕的老头几小镇的冬天很冷很冷的冬天里_有个老头儿的声音很甜冰糖葫芦又脆又甜回荡在小镇的每家每倪,’’,’’慰大一弊/一黑哪故乡的……(外一首)@李宏声!北京  相似文献   

9.
牵手     
又一天放学,爷爷又一次等候在学校大门口。 快七点了,天已经黑了,空气中还夹着丝丝凉意。爷爷穿着他那件颜色素净的短袖衬衣,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校门。我是从侧门的楼梯拐过来的,老远就看到了在门外苦苦守候的爷爷。  相似文献   

10.
<正>天空中飞过一羽无言的信鸽,一缕残阳发着微弱的光,青石板上还残留着太阳的余温。落寞地向着夕阳走去,在萧瑟的秋风中,我的影子很长很长。又是秋天,风吹重门,落叶飒飒地响,是秋天在为谁哭泣?黑夜慢慢吞噬着光明,最后一丝阳光也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天,真的黑了。我抿了抿嘴,无聊地踢着落叶。落叶跳着舞,从我脚边轻轻飘落。"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  相似文献   

11.
故乡,既是现在的故乡,也是过去的故乡,还是将来的故乡,它是永远的故乡。到了 20世纪,我们听到了台湾诗人余光中这样的声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一唱三叹中,乡愁和“我”一起成长。   历史的故乡,从少年到白头,从大陆到台湾,从黄皮肤到黑眼珠。   故乡在哪里 ?…  相似文献   

12.
故乡的桥     
故乡的桥不长,横跨在村旁的小河上,六对圆形水泥桥墩把桥身稳稳地托住。这是一座极普通的桥,也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我的记忆中,那桥是那样雄壮威武,以至于在我长大目睹了许多著名的大桥之后,我依然将其称之为“大桥”。故乡的桥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交通要道。每天,人们踏着晨曦从小桥奔赴田间地头;暮色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又从桥上走回自己温暖的家。故乡的桥见证着乡亲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她像一位历史老人,记录着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在村人眼里,她是救命桥、幸福桥。在我看来,她更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宽大的躯体承…  相似文献   

13.
我和书:难舍那一脉墨香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密山县黑台镇(那时叫黑台大队),父母都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特权:一向对我要求严格的母亲允许我购买“供销社”里卖的每一本“小人书”。我的故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夏天一片蓬勃的绿,原野开阔得让人心醉;冬天一片银装素裹,雪野映照着太阳,苍凉而又寂寞。我去看所  相似文献   

14.
缩水的谎言     
汽车跑着跑着,天就慢慢黑了下来,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弯曲的公路,全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不得不开了车灯,放慢速度,寻摸着路迹慢慢前行。我一下子焦躁起来。都走了一天了,天都黑了,又累又饿,我要去的那个边城还有好久才能到啊?但急有什么用呢,我只得耐着性子枯坐着,感觉莫名地惆怅和恐慌。  相似文献   

15.
我的故乡在风景旖旎的南渡江畔,村子和南渡江之间是一片好大好大的沙滩.那片沙滩曾留下我孩童时期几多的欢乐与幻想……儿时,故乡的那一片沙滩是我和伙伴们的乐园,是我儿时生活的全部意义。早晨,我们踏着晶莹的露珠,浴着七彩的朝霞,骑着心爱的牛儿,投入了沙滩的怀抱,开始了一天愉快的生活。堆沙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一直是个童话世界,无论是夕阳下袅袅的炊烟,还是夏夜中那挑着灯笼的萤火虫,都使我无忧无虑的童心荡漾着欢笑,然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故乡的爆米花。  相似文献   

17.
月是故乡明     
<正>我又梦见了故乡的月亮。她还是那样温婉、明丽,像一位端庄娴静的古典美女从遥远的天宫款款而至,轻轻洒下一地清辉,点燃了乡村的夜晚,也点亮了村民们劳作一天之后渴望小憩的心灯。这些年我一直蛰居街巷,钢筋  相似文献   

18.
窗格把射进来的阳光剪得零落而暗淡,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故乡的桥上匍匐着许多绿色藤萝,桥边立着一棵柳树,如一个孩童般笑嘻嘻地看着流水。想到这里,我的眼眶竟盈满了泪珠,期盼的目光一直延伸到远方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思绪如一叶小舟,飘来飘去又飘到你的信笺上,再次读起来,一遍又一遍。那种如丝如缕的心思,令我不得不用心思考你这个朋友,对着你远去的方向,我想知道,你在故乡还好吗?一直不理解,你为何放弃这所美丽而可爱的学校,离开你最好的朋友,独自回故乡?记得有一次,你问我想不想要一颗淡紫色的贝壳作为留念。淡紫色的贝壳代表着纯真的友谊,两个朋友不论身在何方,只要手握淡紫色的贝壳,就能聆听到彼此的心声。思念的情绪随风飘扬,它让你不再感到孤寂。我连忙点头,你微笑着对我说:“好,等我回故乡,到故乡的海边捡一颗淡紫色的贝壳给你。”我高兴地说:“真的?太好了!”你点头“嗯”了一声。你看我这么开心,心里似乎有了一丝欣慰。我还没真正领悟你突然说要给我淡紫色贝壳的含义,直到一位朋友告诉我:“思彤前几天回故乡去了,她托我把这封信和一个盒子交给你。”我接过东西后,眼眶顿时涌出热泪。我默默地想:“思彤,你为什么不辞而别,为什么?我心好痛好痛啊。”我赶紧擦干眼泪,我怕别人看到。我接过信和盒子匆匆地奔回家,站在窗前拆信。你在信里写着:玲玲,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但我们还是好朋友。无论我们身在何方,人在何处,哪怕远隔千里,我们都会心相连、情相牵,我们的友谊天长...  相似文献   

20.
你来,你去     
当我踮起脚尖眺望当星星替换了夕阳我知道你来过你去了当我眯着眼睛赖床当天空黑了又变亮我知道你来过你去了你来,默不作声潜入我的梦,窃走我一天的妄想然后离去你是手边永不停留的空气总是存在着,却从来抓不住又趁我不注意悄然离去你来了又去来了又去赐予我生命又一点一点拿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