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部吴语东阳话的量词在"量名"短语和独用时具有标识有定和无定语义特征的功能。东阳话的定指量词属于"中性-准指示词型"定指标记,而非"距离-准指示词型",其有定量名短语和有定量词独用分别体现了指示形容词和指示代词这两种用法。东阳话的不定量词则应分析为类似英语sm的量化词,而非不定冠词,这样能够解释无定量名和无定量词独用的情况。无定量词和有定量词是一组平行发展的句法概念。  相似文献   

2.
敦煌写本医方《头、目、产病方书》第3930页中有两处"掘"的用例,原文如下:"又方取葱白两握掘豉半升"(第3930页,第55行);"葱一掘"(第3930页,第126行)。范崇峰(2007)《谈敦煌卷子中的量词"掘"》(以下简称《谈》)认为上例中的"掘"为量词,并引证文献用例说明汉语中存在量词"掘"。引证的文献大多可以作为"掘"量词用例的确凿证据。史文磊(2008)《汉语中真的存在量词"掘"吗》  相似文献   

3.
通过和集合量词、抽象形状量词的对比,分析主观大量"一量(的)名"结构中的量词和名词的特点,消极名词更容易和临时量词构成主观大量。最后,还从认知语义角度分析了"一量(的)名"结构表示主观大量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gift为可数名词,既可指"礼品",相当于present;也可指"天赋;才能",这时常接for(doing)sth.短语,相当于talent(talent也可作不可数名词用)。在英国英语口语中,gift还可以表示"极便宜的东西;极容易做的事"(总用作单数形式)。gift还可用作动词,既可用在口语中,表示"向……赠送",常接with sth.;也可表示"赋予",接with短语。形容词gifted,表示"有天资的;有天赋的",相当于  相似文献   

5.
动词"类重叠"是"动词+同形借用量词"短语,是由"动词+一+同形借用量词"短语省略成的。以往学术界将动词"类重叠"与动词重叠相混淆,因而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归纳动词"类重叠"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不能合理地解释动词"类重叠"形成的机制,因而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 "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其语义特点表现为:名量词(一般名量词、不定量词、临时名量词)、动量词(一般动量词、借用动量词)、时量词对数词的选择性;中心语或者动词与动量结构对数词的选择性.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的语法特点,以期对这类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客家话中有许多诸如"实打实、碗打碗"的词语,我们称为"A打A"式词语。通过语法、语义的分析,认为由量词构成的"A打A"格式是短语,"打"为助词;由形容词构成的是词,"打"为中缀。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认为由量词构成的"A打A"式词语是客家话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8.
量词自宋至元取得进一步发展,体现为量词数目增多,可附加儿尾。通过对元曲近250万字语料的考察,共检索到138个“儿”尾量词,且元代度量衡制的单位词也可加“儿”尾,“V(+P)-V儿”结构始见。“量词+儿”并不构成名词,仍表示量的词汇意义。“量词+儿”是元代北方人的一种语言习惯,体现浓重的口语色彩。  相似文献   

9.
山西万荣方言的指示代词主要由二分系统构成。近指代词为"这",远指代词为"兀"或"奈"。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兀"有三个读音,而远指代词"奈",在各种语境中只有一个读音,nai~(33)。除"这_1""兀_1"可以单独充当论元作主、宾语外,其他都要和非数量NP/VP、数量短语和量词结合为词组,才能用来指代人/物,方所,时间,数量,方式、形状、程度,次数等。  相似文献   

10.
"寻常"是由联合短语词汇化而成的复合词,它的演变轨迹是:量词性联合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形容词。"寻"和"常"在先秦两汉时期连用表示空间范围的量词性联合短语。到了魏晋时期,"寻"产生形容词用法,与形容词"常"一起组合使用成为形容词性联合短语。发展到唐宋时期,"寻常"完成由形容词性联合短语向复合形容词演变的过程,后经元明清发展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1.
汕头话普通的"量词+名词"短语可以表示数量、类指、无定和有定四种情况,这些用法主要靠句法位置和语境来区别。但是,如果量词后接的名词是泛称名词"物",那此时的量名结构,即"量词+物",就只能表示有定意义,它通常出现在主语或者前置宾语等典型的论元位置。我们认为,"量词+物"相当于英语中的the one,其中量词是一个类定冠词(quasi-definite article),"物"为代词性成分(pronominal)。  相似文献   

12.
正"加以适当de整理",de用"的"还是用"地"?这个短语出自《新华字典》"编"字条的[编辑]。《新华字典》1至10版(1971—2004)都用"的"(第1版为"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语法关系相同);《新华字典》第11版(2011)改作"地"。哪个对呢?当然是用"的"对。因为"适当"作"定语",修饰宾语"整理"(或"组织排列")。而"定语"的标记词只能是"的"。试比较:"适当de加以整理","适当"作"状语",修饰谓语"加以整理",此de才用"地"。  相似文献   

13.
说相声,优秀演员和一般演员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抖包袱"(向观众递送笑料)的水平。优秀的演员善于将一些生动的"包袱儿"巧妙地"系"在一起,然后一层层地"抖出",妙趣横生的语言不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代汉语及多语言动量词的句法特征考察及细化描写发现,动量短语的语序和名量短语的语序及所属语言的语序类型有关。另外对动量词及动量短语的重叠问题也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多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尤其是现代汉语和其它有量词语言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一脚深,一脚浅"类并列短语,其实是"一量形1,一量形2"格式中,量词是动量词和时量词的情况.这类短语可以做状语、谓语、定语等句法成分,短语的内部成分及成分之间,有着不同的句法语义特征和表现.  相似文献   

16.
弋睿仙 《考试周刊》2009,(25):33-34
汉语中数量词短语“一群”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如何翻译这一词组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由于汉语没有类似与英语中的名词形态变化,如单复数、集合名词等。本文通过分析汉语量词和英语集合名词的特点,对比其差异,阐述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说相声,优秀演员和一般演员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抖包袱"(向观众递送笑料)的水平。优秀的演员善于将一些生动的"包袱儿"巧妙地"系"在一起,然后一层层地"抖出",妙趣横生的语言不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以藏汉语量词语法功能的对比分析为依据,通过藏族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实际案例,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力图找到行之有效的量词教学对策,使藏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中这一独特的词类。  相似文献   

19.
《好一个"卷"字了得》是《语文月刊》2014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的标题。笔者认为,这个标题有瑕疵。"好一个"犹言"好个",这种用法的最典型的例句莫过于辛弃疾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名句:"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从形式上看,"好一个"的用法都是短语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好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其后不能再添加附加成分;从内容上看,"好一个"的用法多表达赞赏、赞叹之意。例如:"好一个文化大观园!"这是一则新闻的标题,讲述浙江苍  相似文献   

20.
从形式句法学研究视角对汉黎量词短语句法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考察数量词短语线性语序、周遍性量词短语、量名一致等几个方面句法问题,以期从理论上对汉黎量词短语句法差异提出一些解释。研究发现,黎语量词短语线性顺序有别于汉语乃是句法移位操作所致;黎语量词重叠式CC缺乏是因为黎语量词语类CL不能在限定词中心语D位置基础生成;黎语量名一致揭示了黎语量词语类CL或许还携带印欧语言意义上性别范畴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