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话说武松在景阳冈下的酒店里,喝了个大醉后摇摇摆摆地上了山。抬头一看,树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服务项目:1.看景阳冈风景:白银1两2.看老虎杂技:白银3两3.打虎服务:白银4两武松想了一下便给了门卫4两白银由于酒喝多了他就在大石板上睡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一只老虎叫醒了武松:“小子,你快点打我呀!等久了我可要收加班费的。”“什么?打你难道你不痛吗?”武松疑惑不解。“你喝了酒也没多大力气了,再说你给了钱不打也太不值了。”武松听了觉得有理,于是打了它一下,老虎假装晕倒了。这时,从四面八方跑来了不少壮汉。他们一把将武松扔进轿…  相似文献   

2.
并非戏言     
《师道》2006,(3):61-61
互联网就像是酒,看你怎么用,如果你生性孤僻,互联网让你更加孤独,如果你要和别人交流,它也很容易让你和别人交流。——一位技术专家说武松在过景阳冈之前服用了大量兴奋剂;老虎在被武松打之前被宝马车撞伤;老虎幼时喝假奶粉长大;老虎根本不是老虎,而是自称老虎的猪;武松在与老虎交手前用10元钱在街头买的“打虎八级合格证书”将老虎吓死。……——打假时代人们对武松打虎内幕的质疑生活的悲剧性,不在于一个人输了,而在于他差一点赢了。——海德伍·布朗语贤人有七德:一是不班门弄斧,二是不打断别人的话,三是不急于求成,四是提问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正>看过对发生在野生动物园的几起悲剧的报道,想必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疑问:老虎这么厉害,人与之对抗能有多大胜算?我们过去听过那么多打虎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现实中有可能发生吗?在所有的打虎故事中,武松打虎无疑是最著名的一个。小说中固然把武松写得很神气,让人觉得血脉贲张,但如果要让动物学家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水浒传》中,出现了两次打虎。一次是武松打虎,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就连六岁孩童,也知道武松是谁。另一次是李逵打虎。李逵在沂岭上一连打死了四只老虎,却没多少人知道。为何武松仅仅打死一只老虎就被人称作英雄,而李逵一连打死四只老虎,却很少有人知晓呢?  相似文献   

5.
武松下岗     
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那只吊睛白额大虫后,成了阳谷县远近闻名的打虎英雄。经过报纸、电视的一番宣传,武松成了明星。于是,人们纷纷拜武松为师,学习打虎绝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武松师徒杀虎众多,老虎日渐变少。武松甚是得意———自己为民除害,功不可没啊!一日,武松正在家中品着香茗,看着各地送来的《打虎简报》,阳谷县领导带着环保局、林业公安分局的一干人马来到他家。他以为又是县领导来表彰他的打虎功绩了。不料,县领导却递给他一份红头文件,并宣布道:“鉴于多年来对老虎的肆意捕杀,老虎已濒临灭绝。现在,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  相似文献   

6.
龙雪梅 《考试周刊》2011,(85):21-22
“打虎英雄”这一品牌形象与武松如影随形.这一巨大而光辉的业绩足够照耀武松的一生.也足以耀花许多读者和后人的眼睛。武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动辄出手的“豪气”更是让许多青少年学习和效仿。那么,武松身上的一切都是英雄行为么?当今的青少年到底应该学习他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把老虎请回景阳冈话说景阳冈的老虎被武松打死之后,武松一时成了当地的英雄,所到之处都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只有一位长者摇摇头说:"这未必是件好事啊!"长者的话很快就应验了。此后的一年里,在阳谷县,老虎伤人的事是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8.
武松是英雄吗?当你读了《景阳冈》一文后,你对此产生过怀疑吗?《景阳冈》一文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武松更是书中突出塑造的一个英雄形象,景阳冈打虎则是他在故事中的亮相之举。谈到英雄,我们往往与英勇无畏、本领超强、力大无穷等字眼联系起  相似文献   

9.
景阳冈新编     
多媒体投影:秋天的山冈,山脚下有一高档酒家,酒旗上有“三碗不过冈”。(礼仪小姐两边立)老板:(唱)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好酒———各位姑娘小伙,爷爷奶奶,大老爷们,承蒙大伙扶持,今儿个本店开张啦,以后还望大伙多多捧场!武松:(唱)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身穿古装上)嘿嘿嘿呦嘿嘿……礼仪小姐:欢迎光临!老板:哎呀!这不是打虎英雄武松吗?里边儿请———武松:(疑惑地)您?老板:怎么,不认识我啦!真是贵人多忘事呀!想当年,打虎英雄武松您在我开的小酒店喝了18碗酒,醉上景阳冈,三拳两脚就把那只祸害山野的大老虎打死了。武松…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朋友向我打听我另一位朋友的电话--他俩不认识,让我很为难.我说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他说为什么?我说我这位朋友把他的电话告诉我的时候,没有授权我可以把他的电话转告给别人.他听了,似有些委屈,说难道你还不相信我吗?我说这不是相信谁不相信谁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武松是英雄吗?当你读了《景阳冈》一文后,你对此产生过怀疑吗?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悠哉散步,一边走一边愉快地聊天。忽然,有位青年用棍子打了他一下,跑了。他的朋友见了,立刻回头要找那个家伙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他,不让他去报复。朋友觉得很奇怪,就说:“难道你怕这个人吗?”苏格拉底说:“不,我绝不是怕他。”朋友又问:“那么人家打你,你都不还手吗?”此时苏格拉底笑着说:“老朋友,你糊涂了,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踢它一脚吗?”他的朋友点点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涵养来源于他的修养,稍有委屈就想报复,绝不是一个高贵的人的行为。在浅薄的人面前,喜欢较真的…  相似文献   

13.
武松受审记     
(在21世纪的法庭上,武松坐在被告席上一脸茫然)法官:武松,你知罪吗?武松:打虎英雄,何罪之有?法官:就是因为你做的“好事”!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16,(2):10-11
<正>总有那么多见义勇为的英雄,或是助人为乐的楷模,让我们由衷"点赞"。可是,也总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说我们的社会缺乏正能量。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英雄义士太少了吗?难道一定要每一个人都做出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每一个人都舍己救人、每一个人都勇斗歹徒、每一个人都捐赠巨额善款的社会,就是一个更好的社会吗?不,英雄自古都是少数。正能量并不是只存在于  相似文献   

15.
“在《水浒传》中,武松因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而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武松也被冠以“英雄”的美名,但是,在我们“唱反调协会”里, 马小乐却以她独到的眼光,发现了武松“非英雄”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一、在学生争议最大处进行探究,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争议最大处,学生往往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而有些问题又不是课堂上一时所能争得清的,再说课堂上时间也不允许。不妨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将之成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探究性学习。在一次做卤素性质分组实验中,一位同学举手说他在实验中制得的碘化银固体见光不分解,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用的硝酸银和碘化钾溶液变质了吗?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碘化银沉淀过多了吗?难道光线太弱吗?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感光性越来越强,需要重新定论吗?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第7、8期《小学语文教学》合刊中《这不是“反问”句》一文,龚重雅、龚慧琴老师指出“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不是反问句。首先,两位老师认为,武松的这句“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是“有疑而问”,是“出于对店家自夸酒好的怀疑,武松很自然地要问问店家:‘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这样理解这句话是不是曲解了它在原文中的意思呢?联系后文:“武松从身边拿出一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可以看出,对于武松来说,他当时坚决认为店家“三碗不过冈”之说是一派胡言,于是,用“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来…  相似文献   

18.
一、在学生争议最大处进行探究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争议最大处,学生往往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而有些问题又不是课堂上一时所能争得清的,再说课堂上时间也不允许。不妨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将之成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探究性学习。在一次做卤素性质分组实验中,一位同学举手说他在实验中制得的碘化银固体见光不分解,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用的硝酸银和碘化钾溶液变质了吗?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碘化银沉淀过多了吗?难道光线太弱吗?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感光性越来…  相似文献   

19.
奇特的官司     
在22世纪,人类已相当文明,并且猴、猪、老虎都与人类平等。可是到底人们还是瞧不起动物,一场官司便由此而来。原告是老虎和猪,被告是人类,法官是我。猪与老虎告人类严重侵犯他们的生物权,侮辱他们的生物格。于是这场官司便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了,首先由猪与老虎阐述他们告人类的理由。猪说:“如果一个人不聪明,另一个人就骂他像猪,也就是说我们猪类很愚蠢。难道我们猪类就真那么愚蠢吗?如果  相似文献   

20.
吉米的信     
Anonymous  孤鸿影 《高中生》2013,(12):62-63
萨利一看见外科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就立刻跳了起来,问:"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他会好吗?我什么时候可以看见他?"外科医生说:"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萨利说:"小孩子怎么会得癌症呢?难道我做错什么事了吗?"医生说:"过一会儿会有一位护士出来让你和你的儿子待一会儿,然后再把他的遗体送到大学去。"萨利请那位护士在她向儿子说再见的时候在旁边陪着她。萨利用手指去梳理儿子那浓密卷曲的红头发。那位护士说:"你想要一绺他的卷发吗?"萨利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