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画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梦。我也不例外,从小酷爱画画的我,长大后想当一位著名的画家。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会背着厚厚的画夹,回到曾经度过美好时光的母校。那时候的母校,教学楼一定是十几层的高楼大厦,整个校园像花坛一样五彩斑斓、异常美丽。老师们满面春风地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课。我看到这美丽的场景,就把母校新的面貌和老师们慈祥的笑容画了下来。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给我一个月光宝盒,我愿意再回到初中的母校——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三年的生活历历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那刻着"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的理念石和美丽的花坛每天陪伴着我,成了我学习的动力。上学或放学看到它,我倍感温暖。我记得,母校的清早是美好的。嫩绿的树叶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懒洋洋地晒太阳。同学们迎着朝阳陆续走进教室,和煦的微风和着琅琅的读书声。  相似文献   

3.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不觉忆起了我的母校——中国石油大学。独爱秋天的石大,只因为最初同样是在秋天来到了这里。我怀念图书馆门前的甬路,这条自己不知曾走过了多少遍的小径,甚至熟悉到哪块方砖少了一个角、哪个花坛里多了一株草我都能够清楚地知道,它伴我走过了四年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4.
走进母校,第一眼就见那棵熟悉的老槐树。槐树老了,老得盘根错节,老得枝叶婆娑。凭它站立的位置,我找到了少年的走廊,青春的花坛。曾撑开一把绿伞,看我们翻动七大洲风云,听我们背诵五千年文明。老槐树上,  相似文献   

5.
微笑     
迎着习习的晨风,怀着对母校的眷恋,我又一次重返校园. 旧景依然在,往事依稀犹可辨.站在美丽的花坛边,静观着,默想着,回忆着,真的好亲切、好温馨,也好激动…… 是的,这里的一切真是太熟悉了.就像孩子们谙熟母亲的面容,过去的一切早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6.
多少次徜徉在儿时母校的古槐树下,她曾经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在我的记忆中,母校是孕育我知识和智慧的土壤,我就是在古槐树上飞翔的小鸟,不停地在大自然中寻觅、采撷、探索。在我的思绪中,母校是我童年的乐园,是我学习和  相似文献   

7.
别了,亲爱的母校。从简单的“a、o、e”井始,是您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的汉字。别了。亲爱的母校,从简单的“1、2、3”开始,是您教给了我加减乘除。别了,亲爱的母校,从简单的“A、B、C”开始,是您教给了我很多英语单词。别了,亲爱的母校,从简单的游戏开始,是您教会了我做眼保健操,做广播体操……  相似文献   

8.
爱的花园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的母校,也是一所平凡的农村小学。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校给了我许多的难忘、许多的怀念。  相似文献   

9.
谢谢您,母校     
亲爱的母校,您就是我的母亲!我不久将要离开您的怀抱,我真想对您说声:“谢谢您,我的母校,我的母亲!”时间像流水般逝去,小学六年级快读完了,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令我深深难忘。母校的老师,是您教会了我读书、写字,教会了我画画、唱歌,教会了我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母校的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您是童话中的仙子,您是我们慈祥的母亲!是您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窗户,是您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海洋。别了,母校的老师!别了,我亲爱的母亲!母校,我不忍离开您,感谢您在这六年中对我的殷殷教导,感谢您在这六年中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别了,亲爱的老师,亲爱的母…  相似文献   

10.
教育之母性     
吴举宏 《中国德育》2012,(11):73-75
值得人一生回味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家,二是母校。为什么把就读过的学校叫做母校?母校和母亲对于人以及人的一生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母校和母亲的共同点在于“母性”,养育、疼爱、管教等等。  相似文献   

11.
悠悠四中情     
2008年12月初,我应校长王济西先生的邀请,来到思慕已久的母校——青岛四中。虽是隆冬季节,四中校园却像春天般生机盎然。一座座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校园、操场、花坛布局合理美观,高耸云霄的松柏和老干虬枝的法桐相映成趣,松圃坛里矗立一块奇石,上刻“善思慎行”四个道劲大字,不仅显得古朴典雅,而且透出办学人的教育理念。奇石迎门而立,正像一位世纪老人阅尽四中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2.
小花坛     
<正>我家后院有一个美丽的小花坛。小花坛里有粉红的桃花、浅黄的迎春花,还有雪白的茶花。春天来了,我一走近小花坛,就闻到一阵花香,原来是桃花散(san)发出的花香。秋天来了,花坛里的桂花金光闪闪,好像撒(满一颗颗星星。冬天来了。大雪纷纷扬扬,好像给小花坛盖上了雪白的棉被。这时,唯有梅花一枝独秀,开放出艳丽的花朵,那么鲜红。望着小花坛,我想起了罗老师和我们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更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我爱学校的每一块地方,但是最爱校园的花坛。这花坛位于教学楼后面,是一个用瓷砖粘贴而成的圆形花坛。花坛共有三级,从低到高,每一级都种着不同的花或树。有兰花、鸡冠花、美人蕉;  相似文献   

14.
母校     
我常常想,母校到底是什么。母校是人生的摇篮?是的。母校确实具有摇篮的作用,它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哺育你,培养你,帮助你长大成人,但是母校又有摇篮所不具备的作用,那就是母校给你的比一个母亲给  相似文献   

15.
小主人报     
亲爱的母校,我就要离开您了。您带给我的金色童年,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六年的小学生活丰富多彩,母校的景和情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想到将要离开亲爱的母校,我的心情十分矛盾,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我快要踏进中学的大门,可以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难过的是,我将要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教育我成长的辛勤园丁,心里  相似文献   

16.
我教学圆面积例2“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43. 96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平方米)时,先复习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周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出示铺垫题“已知圆形花坛的半径是7  相似文献   

17.
我的班主任     
我的母校莘庄中学在上海近郊,是一所寄读中学。虽然已经离开母校近三十年了,然而当年在母校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想起校园里那熟悉的教学楼和宿舍,想起操场上那生机勃勃的笑语欢声,想起我的同学们。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曾经给过我关怀和爱、传授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道理的老师们。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目睹了母校的巨大变化,我思绪万千,没有育才的培养,我们不可能有今天,我感谢母校,我更期盼母校美好的明天,我一定要把我的孙子交给育才培养,继续我们第四代的育才情。”这是我为庆祝母校育才中学建校70周年所写的文稿《祖孙三代育才情》的结束语。转眼十年在母校80周年大庆的日子里,我们家也迎来了喜庆的消息,我的大孙子与育才中学成功签约,将荣幸的成为一名育才学子,承兑了我十年的期盼,将续写我们家四代育才情。  相似文献   

19.
西子姐姐     
西子姐姐: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再过一个多月我就要告别母校,告别相处六年的老师了。我很想为母校和老师留下点什么。西子姐姐,你说我该留下点什么好呢?浙江慈溪市匡堰镇彭东小学六年级华旭丹已经毕业的学哥学姐建议:每位同学都动脑出力,合作一首毕业诗、一幅书画作品或装饰品留给母校;大伙儿凑点零花钱,力所能及地为母校添置一点设备;拍一张毕业“全家福”,背面写上每位同学和老师的亲笔签名……总之,你们的爱便是最好的礼物。毕业了,给母校留下点什么?我喜欢乱买东西西子姐姐:我是个小女孩,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乱买东西,比如说钱包、发…  相似文献   

20.
告别母校     
家,多么温馨的词,家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能和家媲美的只有第一个给予我知识、让我知道如何做人做事的母校了。母校,就像一位慈祥而严格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抚育我成长。站在教室的门口,我脑海里浮现的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情景。老师是一盏永不熄灭的航灯,引导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望着母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思绪万千,想到过几天就要离开,心里酸甜苦辣不知是什么滋味。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同学们之间的秘密,都“藏”着我们的梦想,“藏”着那纯真的梦和无尽的期望。母校的每一部分我都不会忘记,我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