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本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广泛(含力学、电子、材料、医学、机械等专业)的特点,为完成测控理论和技术学习,构建了测控技术实验教学研究平台,平台既能进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又能进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研究。文中介绍了平台的组成,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600MW汽轮机轴系综合试验平台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600 MW汽轮机轴系综合试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模拟电厂汽轮机现场的运行状态,提供多种轴系的工作特征,让学生们广泛开展相关专业的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综合应用了现代的机械设计、测控技术、数字仿真和计算机技术,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同时还充分利用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技术,基本解决了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实践表明,该平台不仅可以完成本科相关专业的多种综合性实验,还能够为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仪器的多功能模块化测控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类学生测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快速可重组测控实验环境,介绍了测控平台的组成原理和免编程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平台的实现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更现代化、敏捷化的测量和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4.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置的专业综合实验课是本专业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为了提高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灵活性,适应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通过对测控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提出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思路,并通过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势,分析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通过两届学生的实践发现融入虚拟仪器技术的专业综合实验更拓宽了实验范围,使实验体系层次化、实验内容灵活化,能全面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课程实际实践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师素质的实验创新能力入手,分析传感技术实践教学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对传感技术与测控电路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在传感技术与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传感技术与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探索。通过实践与改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单片机课程及测控专业实验教学的不足,设计了结合焊接实验板及基于51单片和LabVIEW软件的测控专业综合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包括丰富的硬件资源模块和配套的实验项目,能够充分利用单片机的所有外设和LabVIEW软件的常用控件,成本低,灵活性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电路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为整合实验室资源,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建立满足"测试技术实验"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需要和大学生科技创新需求的测控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2个方面对上述2门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建立测试与控制实验项目统分结合、实验教学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提出虚拟实验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必修实验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该实验教学平台突出"实验资源优化整合,教学科创紧密结合"特色,促进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推动科教结合和创新教育发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构建传统分布式测控系统实验教学平台的不足,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测控系统软件仿真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实时控制网络下分布式测控系统的基本问题,在分布式测控系统框架基础上,对仿真系统的节点模块与网络模块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TrueTime软件包,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示例。  相似文献   

9.
网络教育实验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行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再现为主的网络教育模式不适用于网络实验教学,结合新世纪网络教学中资源共享的需要,介绍一种全新概念并具有普适性的网络教育实验教学模式--网络虚拟仪器技术实验教学操作平台,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结合网络编程规范,实现网络远程实验操作,通过改变测控的运行模式,也可以构造实验仿真,校内和校际之间的学生或参加远程教育的注册学生,均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个人电脑,在网络虚拟仪器操作平台上,使用客观的仪器设备,实时地操作真实的科学实验,这种构想源于为实现中山大学广州-珠海两校区之间的实验设备资源共享,新模式将为网络教育实验教学,科研合作构建一个具有标志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技术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和工控组态软件研究开发的综合测试创新实验教学系统。对结构原理、工作平台和使用方法做了系统阐述,经两届学生的使用证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节约人力、财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