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每一个提问都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在示错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有效追问是很好的处理办法。"示错"是指展示错误,即教师通过适当的形式,暴露学生的错误,并挖掘错因,通过寻找、分析、弥补、修正等,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改正错误,并以此为载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的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针对四年级学生在平移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错例,本文主要阐述学生产生这些错例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的示错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英 《考试周刊》2009,(20):82-83
示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阐述了示错法教学的目的、重要性、意义,以及示错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主要有学生示错式和教师示错式,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相似文献   

4.
金东明 《学周刊C版》2013,(29):131-132
"错中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往往具有多发、易发、阵发与聚发的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思维及运算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东西,它们可能左右着错误的发生与发展,若能把错误中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数学教学。本文笔者就从教学实际出发,浅谈"错中学"的教学策略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错误,教师可利用这些错例,引导学生辨析错因,探索出正确解法,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一直是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却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怎么才能减少或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解题错误呢?这是一个令广大一线教师和学者所关注的实际问题,也是学生渴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本文分析错解的剖析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示错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或者容易出现的错误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带领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总结与归纳,逐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示错教学法的重要性,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中,稍有不慎,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可能出现错误。正确引导学生变“错”为宝,从错解中吸取经验教训,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学生辨别错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重要体现和载体,教师每天通过批阅学生的各项作业能看出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对于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我们应重视进行分析研究,以"错误"为契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它成为数学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错误是阻碍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拦路虎。本文基于典型错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错例,提出相应改进数学教学的实践措施,有效地规避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错误,成功破解数学学习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复习课教学往往存在教师讲完例题,学生练习的固化模式,对学生来说能力得不到培养,只是解题的工具。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课堂中要给学生独立、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中的每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好教学中"错解"、"错因"与"练习"的关系,对典型错误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办法,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错误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如果能了解、探寻和挖掘错因,并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走向深入。作者先后两次同课异构"平均数"这一内容,充分挖掘错误资源,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达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数学归纳法是高中阶段最常用的证明方法之一,然而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共性错误.本文以错例剖析为切入点,分析学生容易步入的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4.
浅议数学教学中的“设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根于错 .数学课堂教学中 ,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 ,能使学生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透过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对此谈一点肤浅认识 .1 “设错”目的素质教学观认为 ,“设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设计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设错—纠错”过程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不断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1 为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复习课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往往教师讲得多、讲得难,学生练得多、练得苦,可是作业反馈情况和考试成绩却不能尽如人意.老师经常强调的错误为什么还是频繁出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如何避免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出现错误?本文以一道学生错解题为例,浅谈对高三数学错解题评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与数学错题是一个并生的过程,学生从进入数学学习以来,就会伴随着数学错题的产生。本文首先对中学数学解题错误进行错因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错题认真纠错的习惯,接着指导学生建立数学错题库,并对学生错题库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力求对现行的中学数学教学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错例是指学生在作业、练习或试卷出现的错题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错例管理是指对错例进行收集摘录、错因分析和归纳提炼等一系列活动。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实施错例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另一方面,它能促进教师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教师的个人发展。本文就错例管理的原因、错例管理的方法和保障举措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的问题,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学习错误,当好错例资源的三种角色:一是当好心理咨询师,排除学生惧错心理;二是当好打磨匠,雕琢错例璞玉,挖掘错例价值;三是当好收藏家,把典型错例进行归纳整理,收集、累积错例财富。  相似文献   

19.
对于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存在的错误,教师要把它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运用,及时分析其成因,在引导学生“理错”“究错”等环节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充分挖掘并利用差错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培养学生直面错误、理喻错误的求真人格,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中段学习中,学生计算错误是常见的问题,这是影响中段数学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运用错例分析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为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方向,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