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计算机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能成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质.本文试从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谈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和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
徐星 《上海教育》2010,(23):28-29
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学生学会多少知识或技能,而在于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我们的生活和世界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精心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合理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体验学习的同时发展思维水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性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途径□黄幼益小学生的数学素质高低,不仅取决于学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掌握多少知识技能,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在教学中应加强思维训练,使知识与技能“内化”成为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谈谈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思维...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不应该知识灌输,而应该借助于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借此帮助学生习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感悟基本思想,体验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思维训练活动课是指围绕新课程标准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而开设,体现知识的扩展、兴趣爱好的激发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以学生主体亲身参与和体验,达到训练思维获取知识和技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数学活动课。构建并逐步完善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特色的数学学科的“思维训练活动课”校本课程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活动,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思维、领会  相似文献   

7.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应在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兴趣上下工夫,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意识,并促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教学改革深化就在于教师能否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都强调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能掌握多少.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学知识.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不在于教师解开了学生头脑中的多少个问号,而在于学生又产生了多少新问号;不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严密,而在于是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否树立了足够的自信。在教学中,以疑促读  相似文献   

10.
稿源采珠     
江苏钱涛谈音乐教学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来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帮助他们逐步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能够带着自信不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向往和对活动的喜欢转化为持久的、稳定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取决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就感和学习能力等很多因素,成就感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他们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的。所以,要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动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活动形式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效。一些教学活动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完成了任务,并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学习音乐的成  相似文献   

11.
朱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2,(33):145-146
无论从外在的考试需求分析,还是数学内部的知识结构分析,数学教学都离不开解题教学。然而解题教学与题海战术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解题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启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正确对待解题教学,既要训练学生的简单操作性技能,又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课程论当前公认的观点认为,按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学生学习这类课程,主要在于继承,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式的,也可能有创新,那是在较高水平上的创新。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这些经验和体验在别人可能是已有的,但学生本人还没有,在这种经验和体验过程中,不仅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反映其思维方式与方法,更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观。按课程内容的…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  相似文献   

14.
杨雪萍 《生活教育》2011,(10):40-41
练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课内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练习不在于训练量的多少,而在于训练的有效性,高效的训练既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要对学生情感层面上的熏陶、感悟、净化关注,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既在于教师讲述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因此,教师要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手段,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意识。  相似文献   

17.
“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者,知识也;"渔"者,技能与思维也。也就是说知识的主要价值存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善于思维的人,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教学虽然与知识密切相关,教学虽然负载了传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任务,但教学的根本目的,却不在于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在"使用"知识、"欣赏"知识、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问题解决。因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取。它是学生知识运用于实践,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连接纽带。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知识以及思想,能够使小学生从小形成数学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意识,从而逐步建立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的教授上仍旧把传统教学中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上,研究不深入、方法不得当、效果不明显,以至于学生难以从数学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提高,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识的教学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学习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能力的训练是否“务实、得法、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转移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其次,要让教学的主体——学生——真正站到教学主体的位置上来;第三,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要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