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狭义相对论建立在相对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引起了“长度缩短效应”,在相对论力学中有关此效应的问题很多,本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相对论认为,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可否认,此种观点存在相当程度的合理性,然而在承认这一观点的同时又如何解释我国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现象,便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将从文化相对论的视角对“西学东渐”加以解析,为我国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相对论提出了崭新的时空观概念,相对论力学的建立;对于人类正确认识空观世界揭开了新的一页,本文从相对论的创新出发,介绍相对论的时空观,从而阐述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文中涉及范围属于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4.
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阐述了“孪生子佯谬”的真伪,给广大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中相关光的问题的分析,认为正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中对光理解的错误导致了今天的物理学和哲学的相关错误。  相似文献   

6.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真空中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相等,光速是一切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传播的最大极限。有关超时空传输(或量子隐形传送)的科幻故事由来已久,人们对这种技术的兴趣也经久不衰。皆因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没有任何东西可快过光速。对渴望突破三维空间限制的人类来说,“超时空传输”与“时间机器”一样,都遥不可及,但却偏偏是最吸引人的梦想。2002年8月,澳大利亚科学家提出,光速可能是不恒定的,这一大胆创新的设想,意味着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无独有偶,2003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高级讲师诺昂·马盖罗指出,大爆炸理论和相对论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最直接的是:第一,相距遥远的星系之间相似的概率几乎为零;第二,如果光速是固定不变的,宇宙就不可能膨胀的这么快。科学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但迄今为止所有试图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都是修正而不是根本替代大爆炸理论。  相似文献   

7.
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也是国内语言学界研究比较多的一个思想。本文则力图对该思想追本溯源,集中探讨一下沃尔夫前期提出的“隐性范畴”思想,对其主要观点、意义及对汉语研究的启发做一个整体概观。  相似文献   

8.
陈钢  袁海泉 《物理教师》2009,30(5):48-49
相对论进入了中学物理新课程,中学物理教师对相对论的理解是保证中学物理相对论部分教学实施的前提.本文就新课程中相对论引入的物理学“协变性”问题作解读,通过对物理学“协变性”问题的认识,更好地理解相对性原理.  相似文献   

9.
开开心心     
什么是“相对论” 杰森是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对于“相对论”充满了兴趣,经常将“相对论”挂在嘴边。因此连他7岁的儿子也知这个词了。 一天,儿子问爸爸:“什么是‘相对论’,请你用我听得懂的话  相似文献   

10.
健康顾问     
《学子》2004,(5):31-31
相对论有一次,一些人围住了科学家爱因斯坦,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据说当时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爱因斯坦对大家说:“打个比方——你同最亲  相似文献   

11.
狭义相对论创立至今已100余年,早已成为“经典”的理论,但自创立以来,不断有人对它进行批判或者“改进”,近几年,还有人在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发表批判相对论的文章,笔者认真研究后发现实际上是对相对论的误解,因此,在相对论创立100余年之际,对这些论文、论著进行研究,找出它们对相对论的误解并探究其根源,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彤 《黄山学院学报》2005,7(4):127-128
从风格流派与强弱相对、听觉差异与强弱相对、力度表现与强弱相对三个方面探讨音乐中的强弱相对论,以及在实际演奏中如何根据乐器本身的音量范围把握通篇作品的力度布局。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辟了从经典物理学步入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了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有关国际组织把今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但鲜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不只是一位科学巨人。也是一位哲学大师和教育学家。虽然他坦率地承认在教育学领域,他只是一个半外行,只有一些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然而他在学生时代和在学校执教期间所积累的经验以及他那非凡的科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时钟佯谬” 或“孪生子佯谬”是自狭义相对论建立以来,曾长期进行激烈争论且较难处理的问题,爱因斯坦本人也认为解决时钟佯谬的问题,己超出狭义相对论的范围。本文的目的就是合理地运用狭义相对论来消除时钟佯谬,同时还从广义相对论角度进一步阐明时钟佯谬的症结所在,这对读者加深理解相对论理论,建立正确的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相对论效应在原子体系中是普遍存在的.相对论效应对元素性质特别是对重元素的性质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重元素中的一些“反常”的性质象镧系收缩、6S~2惰性电子对等与相对论效应有关,因此,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应提及相对论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相对论”在物理教材的必修二与选修3—4都有出现,体现出“相对论”在新课标物理教材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实践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有许多教师并不太重视“相对论”的教学,几乎用规定学时的一半时间就“完成”了相关的教学任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超光速"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光速"理论的由来;简介了"超光速"研究的现状;给出了既"超光速"又不违背狭义相对论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190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随后他就发现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局限性:其一是狭义相对论没有解决经典力学中一个古老的难题:“在物理上为什么惯性系比其它坐标系都特殊、优越?”其二是狭义相对论的框架容不下引力现象。为了克服狭义相对论上述局限,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一诞生,就被公认为是观念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把我们的时空观从一  相似文献   

19.
周栋梁 《物理教师》2008,29(5):13-15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首次将有关“相对论”内容列入其中,以加强课程内容与科技发展的联系,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探索兴趣的目的,体现了课程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基于这一要求,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在第15章“相对论简介”中,着重对第2节“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进行分析,简要介绍相对论时空观.但因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因而学生极易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在相对论中,一切都是相对的”.那么,如何消除这一错误认识,笔者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从一参考系变换到另一参考系,某一事件经历的时间相等,空间两位置的相对距离不变,运动学公式的表达形式不变,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表达形式也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