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0年,青岛大学进行入学考试,一位考生的作文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但主考人闻一多先生却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考生身上潜在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然,这位考生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  相似文献   

2.
臧克家考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毅然 《师道》2002,(1):56
1930年,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识货的主考人。这位主考人就是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然,这位青年没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原题是《<鲁迅杂感集>序言》。课文《鲁迅的精神》是原文的第六部分的后半部分,共七个自然段,虽然是节选,但可以独立成篇。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幻城》——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在郭敬明构架的那个帝国中,人有着白色晶莹的瞳仁,白色的长发,千年的寿命和如同梦魇般华丽的幻术。《幻城》9月投到《萌芽》,10月就上了头题。很多读者连读七八遍,并流下了热泪。在《萌芽》网站所做的民意调查中,《幻城》以672票荣膺当月最佳,而第二名只有174票。与此同时,《萌芽》网站上关于郭敬明和《幻城》的帖子铺天盖地:你喜欢《幻城》中的哪个人物?《幻城》改编成漫画怎样?游戏呢?改编成电影的话谁来主演?《幻城》已成为众多人讨论的话题。郭敬明不仅是在依靠情节的紧张来吸引读者,最重要的是他的语言,自成一格,诡异而华丽,就如同他笔下的那个樱花放肆盛开的世界,美丽得如同幻觉,那些精致的词语和完全另类的句式,让人充满文字的阅读快感。感情这个永远的主题在他设置的紧张激烈的情节和推理中亮艳地流转和纠缠。情节到了阅读的尽头仅仅淡漠成了刃雪城背后模糊的一片白,留下的只是文字中氤氲出的悲凉和深深的感动。这里是几篇郭迷精心酝酿的文字,聪明的同学们是否从中看到了几分《幻城》的影子,那到底谁的构思更为精巧,文字更加流畅,请投上你珍贵的一票,发出你自己的声音吧!  相似文献   

5.
《幻中游》国内不见藏本。孙指第先生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卷四明清小说部乙著录:幻中游十八回存坊刻本。卷一题《新刊小说幻中游醒世奇观地日本东京帝大文学部研究室]清无名氏撰。题步月斋主人编次。封面题烟霞主人编述。一九八八年三月北京图书馆薛英同志于东京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协力部副部长松泽隆夫先生协助下得《幻中游》,并交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使我们得以窥见全貌,其版本情况如下:封题“幻中游”,右上角题“烟霞主人编述”,左下角题“本衙藏板”,内题“新刻小说幻中游醒世奇观”、“步月斋主人编次”。著录十八回…  相似文献   

6.
文学纪梦的历史记载很早,《诗经》、《左传》、《庄子》、《列子》等古籍作品中皆有梦象可寻,但以“梦”名篇,则开始于“赋”。《历代赋汇》收录一系列梦赋作品,从标题形式来看,这些作品可以区别为“梦题赋”与“题外梦赋”两种。从内容看,或透过仙境游幻以“仙释”,或藉题抒发“情感”。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文章写得好,同学们都知道,但有没有发现,鲁迅先生的文题也非常好,光读鲁迅先生的文题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阿Q正传》《拿来主义》《药》《祝福》《寻开心》《人生识字糊涂始》《文学与出汗》《论“他妈的”》……●《而已集》——1927年鲁迅说:“这些年我看到了很多血,然而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杂感而已。”  相似文献   

8.
有梦人生     
记得臧克家写下过这样一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如此说来,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岂不就是为了两个字而活着———追梦。有时胡思乱想着:要是鲁迅、老舍这二位中的任何一位拿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我就铁定不是第一人了,不像现在,还有机会……于是多了一个夸父追日般的人物。仰躺在青青草地上,脑海中浮现的是萧红的《火烧云》,即使此时是阳光灿烂的白日。下雨时,特别是下大雨时,本人精神尤为亢奋,跑到雨中一门心思想体会祥子当年的感受,嘴里还不忘嘀咕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番“仪式”后开始寻思什么时候天晴,好让我尝尝烈日的“痛…  相似文献   

9.
日本室町时代五山禅僧月舟寿桂(号幻云)曾编辑《三体诗幻云抄》,其中收录了王维诗的注释,这使得我们得以看到15世纪到16世纪日本五山禅林流传的王维集版本的情况。笔者认为在当时日本广为流传的《王维集》版本之中,应有现在中日两国都没有见到的宋版《王维集》。这部版本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王摩诘文集》和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王右丞文集》有所不同。此外,元刻本《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是目前的海内孤本,《中华再造善本·集部·金元编》存其影印版本,因无"帮手",无法确定其刊刻年代,但在《三体诗幻云抄》中明确记录了这部版本的刊刻时间、刊刻人信息。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历程□(315700)浙江省象山三中高二(2)班□朱文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花花世界的过客。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 已然将生命扎了根,而后随着岁月的流转开花,结果,枯萎。无论你对人生是满怀激情渴望,还是失落消极;无论你认为人活着是寻找快乐,还是承受苦难……你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人人都必须在这俗世红尘中生活下去。记得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  相似文献   

11.
清初拟话本小说集《都是幻》所辑《梅魂幻》和《写真幻》两篇小说,运用因幻遇合的叙事模式和走向归隐的叙事结局,塑造了追求享乐的才子形象、面目模糊的佳人形象以及其他人物形象,表达了清初部分文人纵情享乐的狂欢化诉求。  相似文献   

12.
汪新亮 《物理教师》2006,27(12):4-34
在高三复习中遇到这样两题,题1是2006年黄冈中学适应性考试理综中一道物理题;题2是《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年1-2期第101页光学部分一道选择题,两题内容有互相矛盾之处,谁对谁非呢?现分析如下:题1.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深处,放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透光平面.若透光圆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同志为编选《鲁迅杂感选集》而写的《序言》,现在又以节选重新编入高中语文课本。节选部分依文意被题作《鲁迅的精神》,主要论述了鲁迅思想的发展以及他的杂文中反映出来的战斗精神。而贯穿其间的,则是用深刻的笔触论证了的表现在鲁迅  相似文献   

14.
郭敬明成功地将日式“动漫”的叙事元素融入文学的想象空间,用纯净而忧伤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华丽、唯蔓、神秘的奇幻世界一《幻城》。《幻城》中的动漫叙事表现为:一是奇诡想象,《幻城》是“大幻想”的结晶;二是瑰丽画面,《幻城》中大量场面描写读起来就像一幅幅漫画;三是唯美意境,真挚的情感、凄荚伤感而又华丽空灵的语言营造了《幻城》唯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魏子要论略     
清代狭邪小说,继《品花宝鉴》之后,复有《花月痕》。《花月痕》作者为谁?因小说第一回有“小子南边人”一语,便有人说是“江南名士”,又有人说是“湘人某”。这些说法出诸揣度,均与事实大相径庭。《雷颠随笔》及《小奢摩馆脞录》,虽云其为魏子安,但前者以他为“同、光朝人”,后者却谓之生于闽县,也都不甚确切。鲁迅则以充分的根据,断定此书为嘉、同间侯官魏子安作(《中国小说史略》)。谢章铤《题魏子安所著书后》五绝三首,  相似文献   

16.
《会真记》、《董西厢》和《王西厢》,人们称为《西厢三幻》。幻者,化也、变也。仔细阅读这三部作品,就可以了解红娘在怎样蜕变着:元稹笔下的红娘,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线索人物;通过董解元悬河之口,红娘变成一个不可或缺的、自个儿能够站稳脚跟的艺术形象;而经过王实甫  相似文献   

17.
假如说,《西厢》三幻的红娘似春蚕三蜕,那么,崔莺莺之三幻则如黄金百炼,越显真纯。三部著作中,三个崔莺莺同名文学形象有共同点:例如“她浑身浸透了宰相贵族大家之女的极其沉重的内心矛盾心理”(宋振庭《顾曲微言》,见83年4月26日《人  相似文献   

18.
本试题包括四大题,总计120分.一、语文常识(10分)注意:划“√”题即在原题上做.填空题,字要写得清楚、正确,笔画不清或有错别字的答案不给分。(一)《中国青年》载文指出,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有代表性并应当先读的书目有:《诗经》、《李太白诗集》、《杜工部诗集》、《宋元戏曲史》、《红楼梦》、《鲁迅杂感选集》、《史记》、《史通》、《徐霞客游记》、《论语》、《墨子》、《孙子》、《庄子》、《韩非子》、《明夷待访录》、《太平天国文选》、《孙中山选集》、《五四运动文集》、《梦溪笔谈》、《本草纲目》等.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有些课文就是从以上一些书里选出的,请在这些书名上划“√”。(划出12部即可)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鲁迅的评价:一方面瞿秋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立足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氛围,探究了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得以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考察鲁迅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瞿秋白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准确、全面地考察鲁迅杂感的真实特性和生动风貌。《〈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可谓是政治和学术高度统一的科学评价,也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鲁迅的评价:一方面瞿秋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立足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氛围,探究了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得以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考察鲁迅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瞿秋白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准确、全面地考察鲁迅杂感的真实特性和生动风貌。《〈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可谓是政治和学术高度统一的科学评价,也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