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极大力量,但是随着资源的开采,这些城市面临资源严重枯竭、下岗失业人群多、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环境恶化等问题。文章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补偿机制的基本内涵,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从设立发展接替产业专项基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保障再就业专项基金,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移战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园林化资源城市等方面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能否解决由于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是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政府能力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公共政策系统功能与资源枯竭地区经济特型之间的关联解决解决经济转型期间的问题是当前经济转型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由建设、繁荣到衰退,再到转型从而振兴或衰亡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注定要经历的过程.所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备受关注的难题,如何寻找新出路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分析了其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就业现状,探讨了其劳动力就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小城镇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城镇规划建设决策在推进小城镇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小城镇规划建设决策的特点,提出了当前资源枯竭型小城镇规划建设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资源枯竭型小城镇规划建设决策重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河南焦作为例,利用灰色理论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已从传统的依赖煤炭的矿业城市,转向以铝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和旅游型城市。  相似文献   

6.
万庄 《科技广场》2007,(2):55-57
本文对我国当前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参照国外相似的成功案例,对政府应如何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河南焦作为例,利用灰色理论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已从传统的依赖煤炭的矿业城市,转向以铝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和旅游型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资源枯竭不断引发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使城市陷入结构性衰退,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枯竭后居民生活如何持续、城市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构建循环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矿支柱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也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延长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9.
甘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与甘肃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约束,如何实现产业转型、选择何种区域发展政策来推动资源开发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则是实现资源开发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分析了资源开发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概述了转型中应采取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我国资源开发型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发展压力中如何转型,及政府制定何种战略和政策推动并形成区域性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9年,我国已有44个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体产业衰退、失业及贫困人口较多等方面的困境。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生的原因和面临的困境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两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形势严峻,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枯竭等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而就目前而言,最敏感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土地利用,进行经济转型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加强资源矿产区土地的复垦及其整治工作,继而提高对土地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激励机制用以土地的集约,并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上这些就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集约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型地区培育产业集群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府培育产业集群的意愿很强,但是资源枯竭型地区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时存在对产业集群的认识不足和手段落后、培育目标不明确、财力紧张、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障碍.文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地区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应该从转变政府职能和意识、提高培育集群的手段、明确培育目标、重点支持集群产业等方面入手培育产业集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如何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实现产业转型,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众多资源型城市的紧迫问题。论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冲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众多资源型城市发展很难跳出"成也资源、败也资源"规律,因此,如何保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一项重要课题。如果把握时机引导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因资源枯竭而呈现"矿竭城衰"的结局。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和机理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枯竭城市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支持,随着资源逐渐衰减等原因,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地区"。2008年以来,国家开始选择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作为转型试点,运用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转型工作。文章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实地调研,结合数据分析对当前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宏观环境变动使得城市发展波动增大、东北地区的城市转型步伐明显变缓、独立工矿区和森工型城市是转型中的难点城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衡量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发现对转型成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再就业促进活动、国家财力与政策支持及棚户区改造,但再就业培训体系与产业发展等匹配度低、地方资金投入方向与国家导向偏差、棚户区搬迁改造与居民能力不匹配等原因阻碍了各领域转型工作的有效推进。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继续加大中央财力支持、完善接续替代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建立资源枯竭城市棚户区改造基金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以东北为代表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加上经济结构的单一,经济发展逐步落伍,企业破产工人下岗、生态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实地考察,为抚顺这一典型的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从创新驱动的视角提出对策,需要破除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升传统产业链价值,培育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软环境,为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当今,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调,人口爆炸,能源危机,资源枯竭,水土流失,耕地退化以及城市水灾严重,交通拥塞,住房紧张,城市病不断加重的条件下,人类正面临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区域城镇群体规划的大协调问题是这种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探讨日益增多,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可以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国内外几种转型思路的比较,以及如何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道路。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冶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近年来,在取得一系列产业转型成果的同时,随着产业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现有劳动力资源供给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质量及结构的矛盾凸显。下岗、失业与就业问题并存。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基于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重点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来分析资源枯竭对大冶劳动就业所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于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利用现有井工系统的深部找矿工作,是地质工作中的核心。本文探讨了伴生矿开发、不可采煤层开发、矿柱回收等多种方式的深部找矿技术。特别是在伴生矿开发等方面,可以在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转型工作中带来非常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