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就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中心,调整课程结构,确立核心课程,合理确定实践教学方式,建设综合实训课程,在确立课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开发新课程.  相似文献   

2.
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状况和现代物流专业的特点,2005年9月我校启动了现代物流专业程改革的工作.课程改革开发小组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自主开发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对现代物流的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我们在现代物流的专业方向课程<货运代理操作>课程标准制过程中的探索,在中国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中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课程群”建设有利于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突出专业特色,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合格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必须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基础+专业+拓展”的思路来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综合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相对欠缺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不足,提出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大思政背景下,结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基于混合教学模式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梳理了运输管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案以及改进方向,以期为高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有效开展思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从新文科的"新"出发,分析新文科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与现行课程思政的可融合之处.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分析物流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实施、教学团队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物流管理课程思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最后,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7.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育 《教育与职业》2007,(20):134-135
文章结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以岗位(群)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能力要求为依据;并在分析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强化自学考试专业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是当前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设置、科学制定考试大纲,是落实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转型的关键,对提升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整体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导向下整合优化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应充分重视职业导向与职业意向之间的相互影响.专业课程应强调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素质能力的对接,并以相关学科课程为延伸、专业提高课程为补充,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整合优化课程时,还应重视在职业导向下开展的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构建职业技能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最终形成重视基础知识和素质,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课程构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表现,专业课程思政是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合的有力抓手。文章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数字化技术,探索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现实应用,旨在形成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体系。课程教学设计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文章以“金融科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活动以及评价等方面综合实践,希望可以提出新文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