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氯气和氢气光化反应实验,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为了进一步达到演示实验的要求,我作了较大改进。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这个装置既不要单独的氢气和氯气的发生器,也不要氢气和氯气的储气装置,只要一支普通大试管a和一支球形或直管横口管(离管底约1cm处有一个小孔)。如图1中b、c所示。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1》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黄绿色的氯气,同时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教材中检验氯气的方法是用一支小试管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阳极产物,通过观察收集到气体的颜色来判断是否为氯气。该方法有以下两个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磷在氯气里燃烧的演示实验河北省抚宁县教研室(066300)段顺昌磷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可以在右上图的装置中进行。在试剂瓶中装有水,将一个国底烧瓶倒转固定在铁架台上,塞有双孔橡胶塞,其中一孔通过导管和制取氯气的大试管相连,另一孔插入一个长玻璃管,下端...  相似文献   

4.
在演示毛细现象的实验中,由于毛细管的内径小,使得该实验的可见度小。现介绍如下装置,可以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1.选材 内径不同的温度计各一只,大试管一只,能塞住试管口的橡皮塞一个,小烧  相似文献   

5.
一、有毒气体收集装置的改进实验时,若要收集多瓶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按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上的装置,换瓶时难免有气体跑到空气中,这不仅浪费了气体,而且会影响实验者的健康。现以氯气为例,改进如下: 装置如图操作收集氯气时,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2、4,则氯气沿着橡皮管1的方向进入集气瓶甲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多余的氯气通过橡皮管3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被吸收。当需要调换另一只集气瓶时,先打开橡皮管2、4上的弹簧夹子,再夹住橡皮管1、3,让氯气充入集气瓶乙,同时用其它集气瓶换下集气瓶甲。若要收集多瓶气体,重复以上操作即可。二、红磷转化为白磷及红磷和白磷燃点的比较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步骤 1.在试管底部放置少量干燥的红磷,并固定在铁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高中第一册氯气一节,演示实验要分六步进行,且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氯气溢出,这样既耗费时间又严重地污染环境,使师生受到一定的毒害。为此,我们把六步实验综合于一体克服了上述弊端,改装后的装置如附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如左图。燃烧器的外管(4)是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氯气导出管插入具支试管内,使导管的尖嘴与外管子孔靠近。演示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点燃氢气,调整气流使火焰稳定。(推动(1)中HCl)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用品:钠、浓盐酸(比重1.19)、10%氢氧化钠溶液、试管、分液漏斗、T形三通管、玻管等。 二、特点:试管呈现明亮,现象明显,能见度大,能很明显地观察到钠跟氯气反应的现象。和氯气简易发生装置组装在一起便于教师演示使用。 三、操作过程:在试管A底部放置一块新切的金属钠,塞紧单孔塞,在底部加热,观察到钠熔化成光亮的球状时立即通入氯气,并停止加热。  相似文献   

9.
1 甲烷和氯气反应的实验改进 中学化学教材中,甲烷和氯气的演示实验,能够说明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反应,但不能很好地说明生成了氯化氢。为了更好地揭示反应的本质,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把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取一干燥支试管按五等分作上标记,将其注  相似文献   

10.
1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化学1(必修)37页设置了氯气的性质的演示的系列实验:①将湿润的淀粉一碘化钾试纸蘸在玻璃棒上,并将试纸靠近集满氯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②将有色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实验现象;③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将一根光亮的铁钉和一团湿润的棉球放入另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观察铁钉表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1 改进原因 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中关于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1~7],虽然在老版本演示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用塑料袋将试管口封住,以免NO污染空气,但仍有不足,新实验还是未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很难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的生成,因为试管中的空气没有除去,其中的O2仍能使NO转变为NO2,实验不足以说明产物为NO.2 改进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2.
1教师应有目标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些教师演示实验善于“唱独角戏”,教师演,学生看。实际上,演示实验是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一种实验方式。如果教师能挖掘实验素材,针对实验的每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和回忆,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新的制气装置,实验时设计如下问题:①初中已学过哪些制气装置?实验室用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能否用上述装置?②制取氯气时如何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如何装入药品?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高中人教版教材只简单介绍了静电除尘原理,未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将信将疑。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制作了一款"静电除尘演示器",受到了好评。一、实验器材铁架台、试管夹、细铁丝、长弹簧、导线、硬质玻璃管、三极管、电阻、黑白电视机行输出变压器、蚊香、电池、用塑料瓶制作的漏斗。二、实验装置及说明1.按图1所示电路图自制高压发生器。图中L1,L2,R1,BG和磁芯变压器B构成振荡电路,BG为振荡  相似文献   

14.
压强对气体溶解度影响的演示实验现行初中教本中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仅作了一般性的叙述,没有安排演示实验。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补充了一个演示实验。办法如下: 一、实验装置如下图二、操作方法1.在一个大号具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再加入1∶2稀盐酸到试管容积的1/3处,使其充分反应到试管中基本没有气泡产生。(此时试管内的溶液实际上是被CO_2饱和的CaCl_2溶液,过量的石灰石可不必取出)。在试管口用橡皮塞塞紧,具支试管上的胶管用止水夹K夹紧。(这一步工作可在课前做好)  相似文献   

15.
氯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做好氯气性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组织本节教学的关键。为了顺利的完成本节教学,我们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以供同行在教学中参考。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附图 实验装置A .制取氯气的装置。B .盛有浓H2 SO4 的洗气瓶。C .带有两导管的橡胶塞和广口瓶,在橡胶塞的底部钉有两枚大头针,分别挂有湿润有色纸条和干燥有色纸条。D .盛有浓NaOH溶液烧杯。  E .取一无色饮料瓶,用刀从其中上部切开,上部用铁夹固定于铁架台,将底部套于上部,且要留有微小的缝隙。F .氢气发生装置。二、实验操作1.关闭…  相似文献   

16.
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和酸性。课堂演示实验中存在以下不足:(1)药品用量多,造成浪费;(2)使用仪器多,装置冗杂,操作麻烦;(3)实验时间长,影响教学进程;(4)实验时有氯气逸散,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下面介绍一种密闭式氯气系列演示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现行高一化学教材介绍的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可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实验现象也更明显了,现简介如下。a.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钠在氯气中燃烧装置b.实验操作:将新切取并吸去煤油的金属钠一粒,放入具支试管中,将具支试管的支管(如太短,...  相似文献   

18.
按现行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1-7]演示本实验,不但操作麻烦,而且操作过程中有氯气逸出空气中,污染实验环境,布条褪色也较慢。为此,我对本实验作如下改进。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附图。2.实验步骤(1)取一张有色纸条剪成小长方形,用线吊起并用图钉固定在胶塞下面。实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苯跟氯气加成反应演示实验时氯气逸入空气的量,我们作了点小改进,按左图操作,则不仅减少了氯气污染,还简化了操作,省去了制氯装置,实验现象很明显。操作步骤:1.将一个已装有半药匙高锰酸钾的小药瓶,放入集气瓶中。2.再向小药瓶中快速滴入约1毫升浓盐酸,并随即用毛玻片盖住集气瓶口,稍留  相似文献   

20.
高二化学教材(必修加选修,2000年人教版)安排了白磷与红磷互相转化的知识,笔者认为该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安排下述演示实验。该实验方法不仅演示了红磷转变为白磷,同时也演示了白磷转变为红磷的知识,可谓一箭双雕。a.实验用品。具支试管(15mm×150mm),酒精灯,铁架台(附铁夹),火柴,红磷,细沙,软木塞,胶帽,250mL量杯,药匙,开水,CS2。b.实验装置。(图1)c.实验方法。先在具支试管底部放置适量干燥细沙,铺成一坡面,约占试管容积的1/4;然后在距细沙5cm处放入5~6个米粒大小的红磷,用软木塞堵住管口,支管口向上,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的外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