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选择     
<正> 我是一名师院体育专业的自费生;1990年毕业后,放弃了到其它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也许是受师范教育的影响;也许是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重任。使我走上了这个培养下一代人的岗位。 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被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实现我初中时的梦想。我没有被环境的优劣所困扰;没有被金钱所诱惑;来到了家乡这所山区农村初中——我的母校做一名体育代课教师。我的学生时期,学校没有体育教师,体育这门  相似文献   

2.
初春的一天,我来到王馥荔那布置得整洁而舒适的家,对她说: “从你那不论干什么都洋溢着一股活力,我就判断出——你,和体育有不同一般的交往。”“算你猜准了,”王馥荔释然一笑,“在访问过我的一百多名记者中,还没有人向我提过这个问题,其实,我和体育有深深的缘份,这方面,我有大量的故事,还从来没有公诸于世呢。”她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相似文献   

3.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体育”的涵义.众所周知,体育(Physical Educaton)这一用语从欧美语翻译而来是“身体教育”的意思.所以,体育本来就不是指当今人们所说的象竞技运动那样的身体运动,无论如何我们应当把体育放在围绕身体所形成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关系中来理解.在这里,我想以此为前提来展开以下的议论.人的人间化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休息日,基普凯特要到他的故乡去,他说:“尽管在我参加奥运会的最关键时刻,肯尼亚没有支持我,但我心里有它,因为它是我的祖国。” 1990年,19岁的基普凯特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肯尼亚,考入了丹麦哈根大学,并得到了一笔“体育奖金”。他说,“我是一个穷孩子,我不是去选择名牌学校,我是用‘体育奖金’而寻找出路。”那时候的基普凯特已经显露出“中长跑的天才”,学校的教授们把他比喻成了一块璞玉,他所需要的是能工巧匠的雕琢。“我决定留在这个国家,是因为丹麦人给了我金钱,我不是一个视钱如命的人,可在当前没有钱寸步难行,因为我想‘飞’。”一次次的田径比赛,让基普凯特的名望愈来愈高。金牌和鲜花没有使他满足,他开始关心  相似文献   

5.
体育也是“人学”一九七九年四届文代会期间,《体育报》等单位邀请部分作家、艺术家进行座谈。当时,作家王蒙提出“体育也是‘人学’”这个命题,可惜没有引起体育界的多大反应,而我觉得,这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命题,它能加深我们对体育工作的意义的认识。王蒙的原话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体育“第二课堂”的讨论,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发是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别称或新提法,没有什么意义;还有人认为,这样的提法容易混淆课内与课外的区别,使课外体育活动失去应有的特点等等。综观各种观点,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第二课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产物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从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班级课堂授课制到今天,其间出现了实质教育、形式教  相似文献   

7.
我国通行的“大体育(广义体育)”、“小体育(狭义体育)”的划分,是七十年代末形成的。这之后,“竞技体育”、“金牌体育”、“娱乐体育”、“大众体育”、“医疗体育”、“闲暇体育”、“保健体育”、“特殊体育”、“健美体育”、“生产体育”、“游戏体育”、“职业体育”、“业余体育”、“学校体育教育”等名词相继出现,五花八门,信口开河,没有科学界定,使我国本来混乱的体育概念更加混乱。在笔者看来,这是在做毫无实际意义的概念游戏。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电视体育纪录片栏目《体育人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诞生。这个脱胎于《世界体育报道》,以传播体育文化、展示体育精神、记录体育历史、关注平民体育为宗旨的栏目诞生于中国电视纪录片勃兴的良好时期,它的出现使中国的体育纪录片从蹒跚学步、散兵游勇的起步阶段开始向步履稳健、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迈进,这对于中国纪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先生这几年出了不少成果。承蒙作者惠赠,拜读之后受益匪浅。去年,我慕名购得崔乐泉先生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细细翻阅,我看到了我国首位体育史学博士的学术风采。作者凭借他多方面的学识和踏实的专业基础,在《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中真实、形象而细致地给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体育的风貌。近几年来,在体育史学界,有的学者喜欢用“宏观”来描写体育史学,喜欢用中西方体育对比来刻划体育形象,当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没有以踏实的“微观”为基础,那么,这个“宏观”、这种对比则往往是空洞的、不实在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对“体育”的概念,讨论得很热烈,这应该说是好事。因为这是体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原则。随着讨论的深入,必然推动我国体育工作的重大改革,这个改革已经在学校体育中有了良好的开端,这对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四化建设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影响。我的看法,讨论是集中在“竞技是不是体育”,“体育是不是体质教育等体育理论界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体育与科学》杂志以其锐意进取的风格,吸引着关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志士仁人。最近,思想敏锐的编辑又设想开辟“科学训练通信学术讨论会”的栏目,使“运动训练”版面更加活跃起来。这个“以文会友”的方式太好了!于是,我就接到编辑朋友的嘱托写出这篇文章,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来”,作为引玉之砖。 我国运动训练实践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  相似文献   

12.
约翰·列侬在歌曲《幻想》中写道:“如果没有疆域的限制/……如果没有杀戳和死亡/如果没有宗教的隔阂/如果没有侵略/……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一起分享这个世界你也许认为这是我的幻想/但希望有一天你加入我们/这个世界就会融为一体。”我们从音乐和体育中我们走向心灵的大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这种情况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这是许多体育教师所企盼的,我心里十分高兴,认为“学校体育的春天来了”,在具体实践中,不少学校落实得不错,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重视,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在落实中我发现部分校长仍然我行我素,体育工作丝毫没有得到重视,我的心沉了下来。我“失眠了”,我真的想对某些校长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4.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6,27(3):40-41,47
我国古籍中,没有“体育”这个术语。有人在汉人《潜夫论》里,找得“继体育”三字,好象同“体育”有关。其实“继体育”的词义乃是“皇位继承者的教育”,同今之“体育”毫不相干。  相似文献   

15.
一、组织能力——工作中的“杠杆”在学校工作中,提到组织能力,要数体育教师最重要了。因为这是体育教学及其它一切体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少则10多人,多则上千人的活动,没有一个得力的“指挥官”恐怕是搞不好的,而这个“指挥官”在许多场合下,往往都是体育教师来充当这个“角  相似文献   

16.
<正> 1983年第5期《学校体育》发表了我的“确定体育课的考核内容与评分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以下简称“依据”)一文后,在讨论中,许多同志都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使我得益不浅。现在讨论的焦点已经集中到品德考核是否要参与评分这个问题上来了。对这个问题培抄同志在1984年第3期《学校体育》上以“品德考核应当参与评分”为题,发表了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在中国召开,这似乎又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我看来也许是一种创举,也许更暴露了我们“体育”理论研究的缺失。 有人说,智力运动会是竞技体育的全新涵义,智力运动使“体育”的涵义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我说,几项棋牌游戏竞赛,就使体育的内涵有了质的变化?我觉得这种解释似乎就是一种概念游戏,远远达不到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按照教育“三个面向”的指示新时期新型人才在体育方面的要求。体育课要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让学生的创造精神、个性得到发展和培养。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这涉及改革体育教学,我的浅识,改革体育教学,首先是改革体育教育思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赛事的组委会总要出一本册子,把组织机构、竞赛规程、参赛队交代清楚,这个册子就是秩序册。我没有考证过第一次使用“秩序册”这个名称的是哪一年的哪个运动会,我手中有1951年10月平原省(1948年设立,1952年建制撤消)第一届人民体育大会使用的这样一个本子,名字叫做程序册(图1),看来那时“秩序册”一词还没有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20.
2001年5月,电视体育纪录片栏目<体育人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诞生.这个脱胎于<世界体育报道>,以传播体育文化、展示体育精神、记录体育历史、关注平民体育为宗旨的栏目诞生于中国电视纪录片勃兴的良好时期,它的出现使中国的体育纪录片从蹒跚学步、散兵游勇的起步阶段开始向步履稳健、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迈进,这对于中国纪录片内容的丰富、电视体育传播节目形态的完善、人文体育的弘扬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