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高句丽服饰的等级性特征,学者们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壁画已有诸多研究,但大多是从服饰形制本身来论述高句丽不同身份服饰的具体等级差异体现。鉴于此,拟简要列出学界有关高句丽等级服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先秦儒家服饰观的分析,进而寻找出其与高句丽服饰等级性特征的契合之处,进一步论证高句丽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同根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服饰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句丽王朝始于公元前37年,亡于公元668年,长达705年。其间高句丽和中原的晋、隋、唐诸朝有着密切的往来,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其纺织、服饰及刺绣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周边民族,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三国史记》是金富轼奉高丽仁宗之命纂修的一部汉文史书,它是朝鲜的第一部纪传体正史,成书于公元1145年。在《三国史记》中关于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主要记载于杂志的色服中,但我们可以从《三国史记》的记载中发现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特点,了解其发展轨迹,从中看出中国服饰对于三韩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研究高句丽历史的热潮,但涉足其民族服饰研究的尚不多,对国内外所能收集到的关于高句丽服饰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有助于高句丽研究的细致化、深入化。  相似文献   

5.
元代蒙古族服饰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反映了蒙古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相影响。笔者已在《敦煌石窟中的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一文中,利用敦煌石窟中的图像资料、其他文物资料、文献资料对蒙古族服饰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笔者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以期揭示蒙元时期汉族对蒙古族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今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苗族服饰最绚丽,最繁杂.关于现今苗族服饰的形成和演化,有的学者认为是中原服饰影响的结果,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唐代的遗风.笔者通过中原服饰和苗族服饰的历史比较,以及苗族服饰学习中原服饰的历史条件分析,认为苗族服饰是自源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谢静 《家教指南》2007,(3):24-31
本文利用敦煌石窟中西夏供养人图像,并结合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唐卡、彩色版画等西夏艺术品,对西夏服饰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从而看到西夏党项族在学习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过程中,在保留原有民族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和服饰样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汉代服饰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跳出以往仅观察汉代服饰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角度综观汉代服饰发展的整个历程,将其置于更广阔的中国及世界古代服饰发展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结合时空概念,兼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从七个方面对汉代服饰进行了更深入的宏观认识:汉代中原地区汉族主体服饰整体的考古类型学的发展演变规律;地域及民族性上发展的特点;在美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先秦以礼和伦理性为主导的服饰观向魏晋玄学以人为主导的服饰观转变的量变积累过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汉代服饰的影响;发展中存在的两对矛盾;汉代服饰发展中始终存在的"正统"与"世俗"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9.
宋湲  王长宏 《华章》2007,(5):107
当今服饰变化日新月异,而民族服饰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走出一条民族特色浓郁、民族风格鲜明的现代化民族服饰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一种潮流.赫哲族是时代生活在黑龙江省的渔猎少数民族,研究其服饰特征元素特征和设计应用,使更多的人去了解赫哲族文化,对于推广和保护赫哲族服饰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满族风俗与《红楼梦》服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可以看出,满族的风俗习惯直接影响着清代的服饰风格,同时也影响着中原地区的穿着习惯。满族风俗不仅对清代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现代服装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服饰文化蕴涵着人们在各个时期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独特的文化心态,甚至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状况。从服饰文字中可以窥见服饰文化的这一内涵。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个主要朝代的官服等级现象,说明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每个朝代建立之初,都要“改正朔,易服色”,建立起自己的舆服制度,划分许多不可超越的等级,以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现代服装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辅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从而弘扬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真实再现客家传统服饰形制,印证相关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从福建省客家百岁老人张秋香的日常着装特色入手,对其服装款式、色彩、图案和服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其服装服饰的特点为服色崇蓝、独幅长裙、装饰性与舒适性兼具的绣花鞋;同时深入探讨了客家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即为以朴素为关、崇尚自然、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折射出各民族多元的审美价值观,并蕴含着各民族不同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现代的服装材质已从平面到立体、从抽象到具象、从单纯到组合、从手工到现代、从有序到无序、从传统到现代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朝鲜族服装的历史渊源、款式、色彩、服装配饰等方面着手,试图探寻在这些华丽外表下蕴藏的文化。通过传统服装这一最具有民族风俗和民族特征的载体,来展示朝鲜族的审美价值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花蓝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本文拟从花蓝瑶的服饰与自然生态环境、服饰与社会生产生活、服饰与民族意识等多个角度对其服饰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白族民族服饰的现状,即白族男子民族服饰的消亡及白族女子服饰的半消亡,可虚拟为汉族现代服饰发展演变流程的活化石,会给予我们一种没有民族服饰的悲哀。民族服饰是民族的一种外在物质标识。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应该有民族服饰的复兴,“唐装”就是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