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几年,网络小说开始向影视行业辐射,对传统文学乃至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表现出网络文学强大的开拓力和生命力。网络小说具有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海量作品、满足需求,贴近现实、更接地气等显著特征;网络小说比纸质小说能更自由地表达和宣泄个体的思想感情。如何规范网络小说这匹为文学界和影视界所瞩目的黑马,逐步建立符合文学本质、具有网络特点的网络小说改编体系,已成为文学界和影视界一件非常急迫和紧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伏蓉 《文教资料》2014,(30):194-196
2000年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先后改编为同名电影和电视剧,由此开启了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强强联手的“联姻”之路。当下,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它来势汹汹地掀起了文学影视改编的第二次浪潮。为什么网络文学频获影视改编者的青睐?它还有哪些不足与缺陷?在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热潮中透过表面繁荣的景象冷静地思考其中的得与失,这无论是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是对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伏蓉 《文教资料》2014,(26):3-5
网络小说的兴盛是全球网络时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信息反馈等方面改变了传统文学传播模式,这些都赋予了网络小说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也暗中契合了影视艺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规律。在由印刷媒介转向电子媒介的当下,解读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热潮,揭示网络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总结和思考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得失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小说出现了影视改编热潮。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热的形成,与作品、作者、受众、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网络小说的题材、情节、语言具备影视改编的潜质,是决定改编热潮形成的关键;年轻、时尚、庞大的作者群的创作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稳定的受众群体降低了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风险;网络小说版权费用低、产业化经营的特质也是改编热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网络小说的生态环境与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天数以千计的网络小说“蜂拥上市”,造成了网络文学领域的“喧嚣与骚动”。网络小说的生态环境与生存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批评。真正的网络小说是一种非平面印刷、以数字方式发表的小说形态;网络的发明骤然增添了小说书写语境两端的张力,同时也要求网络小说有一个清洁有序的语言环境;书写概念的获得主要源于现代人的人本理念、自我理念和私我理念,这种概念生成直接造就了网络小说的多元化局面。  相似文献   

6.
网络小说与网站的商业化传播紧相联系,后者促进了网络小说从襁褓走向蓬勃发展并具有独特的魅力,尤其是玄幻小说的兴起。在网络文化消费中,网络小说的特征表现为作品爆炸式增长、创作方式高度类型化、风格的多元等,但也有粗糙、雷同、游戏等弊端。网络小说应重视自身质量的提升,重视网络文学平台的建设与职能,这样才能在网络文化消费语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小说的传播带来的无限商机、文艺市场化、产业化的促动以及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审美的空前转型等一起促成了网络文学的兴盛和不断演化。也出现了网络小说模式化写作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市场化选择的一面,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根因和心理根因,它反映着一定时期社会生活中具有普泛性的文化形态和时代精神范型。  相似文献   

8.
网络小说的传播带来的无限商机、文艺市场化、产业化的促动以及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审美的空前转型等一起促成了网络文学的兴盛和不断演化。也出现了网络小说模式化写作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市场化选择的一面,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根因和心理根因,它反映着一定时期社会生活中具有普泛性的文化形态和时代精神范型。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生态学视野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非生态性,主要表现为文学进化论观念造成的先锋性文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文学的遗忘性以及当代文学的危机问题。这种文学的非生态性视野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网络小说的判断。在生态学视野下,网络小说表现为一种灌木丛式的发展方式,即一种注重文学群落式的整体发展、线性和空间性发展并存的、有赖于网络文学系统本身的自我调节的文学发展方式。网络小说的灌木丛式发展有赖于网络文化生境的形成。因而,从生态学视野出发研究网络小说,也许能更好地走进网络小说,发现它的生态性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对小说的改编是文学传播的又一种形式,近年来网络小说颇受影视改编的青睐,由此带来的"如何改编"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网络人气小说大多是有独特性的,但这些独特性能否在改编时成功地被影视转化,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陈媛 《江苏高教》2021,(5):99-102
作为与人生相伴而行的教育,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导向、育人目标、教育内容上相辅相成。在以媒介融合为鲜明特征的网络时代,将美育引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线语料库(电子语料库)以及在线词典(电子词典)为语言研究、词典研究和文字翻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言资源和更大的研究便利。本文对目前英语在线语料库以及在线词典的建设的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和成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与辅导教师的在线交互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支持对于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印度尼西亚特布卡大学利用面对面教学、远程和在线的模式等各种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作为该校提供的一种学习支持服务方式,在线辅导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刷材料.因为其"在线"的特征,在线辅导通过师生之间的异步交互和交流,以及学生之间互相的在线辅导,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途径.辅导教师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的物理存在使得交互或对话变得更加客观、实用,使得交互聚焦于讨论话题."公共演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向公众表达和传播观点的能力,该课程提供了印刷和非印刷学习材料,以帮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学生通过印刷材料学习公共演讲方面的概念,并利用非印刷材料或者CD-ROM了解相关案例.在线辅导通过在线交互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本描述性研究试图探究在缺乏人际交流中的归属感、情感和控制等背景下,在线学习环境中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和交流,因而对2010年第一学期"公共演讲"课程的在线辅导活动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课程的在线辅导活动中缺少礼貌,交流礼节也有所欠缺,另外,在线辅导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文章以图表描述和分析美国高等教育第十次年度报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中存在的师生接受度低、质量成本控制难、辍学率高与社会认可低等多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开放学分认可、加强质量监控、推广成果应用等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阐述我国网络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对阻碍网络教育实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促进网络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about online education—to develop high-quality online course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online education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online information techn...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课程的共享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从实践中看,资源共享至少需要以下先决条件:开放的理念、优质的资源、良好的机制和可行的技术方案.目前的进展表明,开放的理念和优质的资源已经有所保障,良好的机制和可行的技术方案成为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本文从网络课程的共享出发,分析了网络课程的共建共享机制,探讨了网络课程共享的两种模式:课程共享模式和课件共享模式,进而论文以课件共享模式为重点,以EMIF架构为原型,设计了课件共享的技术模型,讨论了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网络教学平台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出发,对当前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体系结构、涉及的开发技术以及所表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客观地介绍了当前已面世的网络教学平台产品,并结合技术趋势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当今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旅游科技化与科技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网—景游是这一大背景下旅游和网络结合的新体验式产品,是网络游戏与旅游景区彼此之间的相互呈现。网—景游在场景、项目、市场、文化、客源等多个层面具有传统旅游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网—景游在体验方式、内容创新、营销推广等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开发。积极开发网—景游,必将为开发旅游新产品、推动旅游体验化、丰富旅游项目内容、提升旅游知名度等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营销》课程实战型教学研究与初步尝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课程,其课程教学实践与实验环节的改革是一直困扰国内外大学的问题。本文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大胆尝试,进行了《网络营销》教学、实验与实战结合模式的具体实践,在文中介绍了其实践过程并对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本文在《网络营销》教学方面有突破和创新,对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