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访中的情感交流□许秀方采访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它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人际关系的建立,既靠沟通(信息传递),又靠情感。所以,记者的采访既有信息交流,又有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采访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情感是反...  相似文献   

2.
心理沟通技巧在采访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因此,怎样与  相似文献   

3.
张小筝 《新闻传播》2015,(4):119-120
信息时代,媒体间的新闻竞争日趋激烈,而新闻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为不同媒体记者之间采访实力的较量。现如今各大媒体记者愈来愈追求采访的人性化,逐步重视与受访者的沟通程度,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沟通氛围,进而为新闻写作提供更为深层次的素材。当前的记者采访中,获取新闻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是提问,其目的在于获取真实的新闻事实,挖掘其深度,充当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桥梁,吐露出受访者的心扉。本文主要对新闻采访中与受访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及其效应,以及记者如何与受访者进行有效的思想、情感交流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谈采访互动     
丁全利 《新闻界》2002,(1):17-18
采访是媒体人寻求信息源,获取受众整体要求的信息即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事实,并进行筛选整合的专业工作,是人与人、人与事的交流。成功的采访应该是由文化品位、知识含量、人际关系等支持的体现道德水准的交流与沟通行为,应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的积极互动。本文结合个人的采访实践就采访互动谈一点体会。什么叫采访互动采访毕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采访主客体之间必须互动。所谓互动即采访主客体之间互相给予,从而使采访者获得丰富的、高质量的信息。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谈到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关系时说:“理想的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  相似文献   

5.
浅析记者采访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不仅要到现场观察,更多的是要访问直接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从他们那里了解客观事实。在人际的交往中,记者的心理活动还会受到采访对象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两者之间心灵(精神、心理)的碰撞,是人与人之间知识、意见、感情、愿望以及对社会认识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交流,记者的意向和形象影响着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的意志也制约着记者的心理,表现出双向心理活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梁霞 《青年记者》2006,(10):53-53
记者在向采访对象作采访时,不仅仅是向对方收集材料。访问的过程,同时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流过程,采访中双方的气氛融洽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质量,因此记者就要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并设法满足一些采访对象的正当的心理要求,创造能“推心置腹”交谈的融洽氛围,以双方感情上的交流,促进双方信息的交流,使采访取得成功。寻找共同熟悉的人或事,以及相似性,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在大多数采访场合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应建立起“自己人效应”的心理效应关系。记者与采访对象谈话中,应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共同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交流的过程。在面对面的访问过程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访问的成败。记者是否善于运用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谈话采访的效果和质量。如何营造有利于采访的情感呢?笔者认为采访中宜采用以下几种调控情感的方法。化生为熟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人或事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记者为了采取最佳的采访效果,应该积极引导采访对象在熟悉的环境和领域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8.
采访活动是新闻活动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通过记者的感官和意识加工转化为记者的主观认识的过程。采访也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除声音、语言外,还包括手势、姿势、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非语言的符号不…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从事新闻报道而进行的收集新闻素材的专业工作,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同时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心理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情感不仅构成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交流的环境和氛围,而且还是双方思想、心灵碰撞的必要桥梁和润滑剂。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只不过在记者采访中的社会交往与一般的社会交往不同,它是在新闻领域中发生的。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里说:“采访的过程,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外国新闻学者认为,新闻事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采访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如何与采访对象有效沟通,如何表达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往往成为一篇好新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陈秋萍 《今传媒》2013,(11):128-129
新闻采访是一种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特殊调查研究活动,信息的获取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心态,情感上的变化对新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基于新闻采访的大量资料扼要分析了新闻采访中记者所要秉持的心理素质,切记不可因个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影响采访和采访对象的情感,以保证新闻报道和新闻稿件编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姚丹 《新闻窗》2012,(5):41-41
作为一种频繁而深入人心的人际交往活动,新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进行的一个心理沟通的过程。影响在采访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情感因素是决定采访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和采访任务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成功的接近采访对象,才能够捕获更有价值的新闻材料。要与被采访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将其心灵的闸门打开,这样可以更深层次的挖掘其内心世界,从而使记者所获取的信息资料更多更丰富。  相似文献   

13.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而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交流,则会对采访质量的优劣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理论与实践,笔者从情感的界定、情感在新闻采访中的积极意义、合理运用情感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试谈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一种频繁而深入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交流的过程。在面对面的访问过程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访问的成败。记者只有在采访中巧妙地运用情感因素,才能促使访问成功,甚至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首先,我们淡谈采访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第一,它有益于采访对象接受记者的采访。 采访对象的态度如何取决记者投入感情的多寡。记者高高在上,采访对象就会缄默不语或者无可奉告;如若记者一片真心,那采访对象便会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中的沟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宏 《新闻窗》2009,(4):54-55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和后期的精心撰稿,而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则关系到整篇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来实现,在这一过程当中,记者无法要求改变被采访者,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采访的成功,因此,“沟通”在新闻采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要善于利用沟通来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打破陌生人之间对话的尴尬,这样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新闻报道也才能做到真实。  相似文献   

17.
罗花 《声屏世界》2013,(8):49-49
一、表情作用。表情作用是体态语通过传递情感信息,使言语在采访中更加具体形象、准确明了。这种作用主要通过眼神、手势等表现出来,记者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运用这些非语言符号,可以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采访进行得更加顺利。如认真倾听的姿势、关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传达给对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对方得到这种反馈,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  相似文献   

19.
细节永远是打开采访对象心灵的钥匙。同样,能否抓住细节的关键,不是所谓的技巧,而是记者的阅历,更重要的是记者的情感。持之以恒的采访的动力何在?记者靠什么来保持采访热情?采访就是寻找美,发现美,展示美,要把我们内心对美的追寻和感情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持久保持采访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采访,是记者,通讯员为传播新闻而进行的搜集新闻事实、撷取信息材料的活动,是采访主体(记者、通讯员)与采访客体(采访对象,一般是人)的一种双向交流,其交流媒介主要是语言符号。然而,人的一切活动毕竟又是异常复杂的,很多活动又都属于有着丰富的心理情感活动。采访中的人际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交流,而且还存在着非语言交流。比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看成“信号”,一到达对方脑海,便形成交流。古人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非语言交流的贴切入微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