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舒柯 《档案天地》2010,(12):54-55
广播媒介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大众传播声音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区域广、收听成本低、收听人数多等优点.如果恰当地运用广播媒介的这些优点.能够以少量的投入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电子媒介,广播曾给人类传播史上带来一次重大的革命,后来随着电视时代到来,声音与图像结合的强大冲击力使电视迅速成为大众传播的新宠,广播的收听时间急剧下降,再加上纸质媒体、网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众传播媒介利用回忆元素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诉诸于情感的传播理念为娱乐化的媒介环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种不同的娱乐方式也开辟出了传媒市场的一个新领域。论文初步探析了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回忆元素,通过对《泰坦尼克号3D》和《年代秀》等一些案例的分析,认识回忆元素及其与大众传媒的结合;通过与舆论类比,了解其在媒介中的特质;阐明这一娱乐化新形式的具体应用;探讨回忆元素与社会现实间的关系,对社会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声音,如同文字和图像一样是文化现代性的表征。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往往是一个社会声音景观的记录者,以声音的方式记录着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现代性变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没能从古典帝国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而是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党—国家形态,并模仿苏联以集体化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本文便以1949—1978年为研究时间,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历史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广播史料,描绘这一时期中国广播中的声音景观特点,以"声音"为切入口探究当时中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并揭示媒介技术、声音、国家权威与民众听觉现代性的勾连关系。  相似文献   

5.
广电传播媒体包括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广播媒体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大众传播声音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区域广、收听成本低、收听人数多等优点,如果恰当地运用广播媒介这些优点,能够以少量的投入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电视媒体是指以电视宣传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或平台,与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户外媒体合称为六大媒体.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媒介是本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概念,它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大众传播学所要集中研究的是其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亦即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变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深深走进并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大众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在社会多样性、开放性发展的趋势下,大众传播媒介因其特殊的传播方式,对大众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各方面都起到了影响。由于当今社会形势的复杂与多变,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起到的独特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尤其注意大众传播媒介引导与运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明确大众传播媒介的责任,从而使大众传播媒介更好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吴艳 《东南传播》2013,(4):125-128
这是一个视觉文化主导下的大众传播时代,但是以声音为符号的文化产品依旧具备其独有的魅力。本文以视觉文化为考察背景,指出声音产品在当下的几种使用特征,并提出从听觉元素奇观化、声音元素亲近化、消费过程主体化三方面来创造其声音产品的审美价值,为相关实践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9.
以是否在传播过程中使用机器媒介为划分标准, 可以把“大众传播”这一概念分为广狭两义。狭义的“大众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介必须是“机器媒介”, 而广义的“大众传播”所使用的媒介可以是“机器媒介”, 也可以是“非机器媒介”。这就扩大了现有的大众传播一词的词义, 传播史的研究范围不再仅仅是古腾堡印刷机之后的书籍、报纸、杂志等三大印刷媒介和电影、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四大电子媒介, 还可以是古腾堡印刷机以前的一切面向大众的传播形式, 这就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大众传播史研究的领域, 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人类大众传播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寻找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以电波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广播声音一般由有声语言、音乐、音响三要素构成。有声语言是广播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广播语言是一种听觉艺术,故笔者认为,听众收听广播,通过有声语言理解接受  相似文献   

11.
重复手法常见于文学作品,有一唱三叹之功效。广播是以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在广播新闻的写作中,适当运用重复手法,对提高听众的收听效果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其自身的优势成为覆盖率广、收视率高并受欢迎的信息传播媒介。电视传播学中,一般把电视传播的符号分为图像、声音、文字,在以往的研究中,电视传播的特性集中在声画的研究中,文字往往被忽略。在少数民族语言节目中,电视节目字幕还未引起重视。为此,本文从电视视觉传播等方面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完善电视节目字幕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有线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缆传送声音、图象的宣传技术工具,在企业宣传教育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企业有线广播电视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程晨 《新闻爱好者》2017,(12):87-89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作为信息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体对受众的环境认知、社会行为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深刻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受利益的驱使,很容易在媒介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缺失,更甚者,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媒介的社会效益弃之不顾。基于此,从媒介伦理的角度,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以及实现路径,旨在为大众传播媒介重拾社会责任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梁璐 《新闻传播》2010,(6):40-41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一直被看作是社会舆论的母体,其舆论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假说,都是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著名理论。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发表意见和观点,由先前的受众变成传者。这种情况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理论对媒介与受众关系的设定,给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功能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段京肃  段雪雯 《当代传播》2011,(2):47-49,53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时媒介的控制权力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现象已经为社会所关注.本来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在不断地拉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面对大众传播市场的大众传播媒介所说的话(传播内容)却只是为受众中的一部分人服务的.媒介为谁服务的决定性因素同社会精英阶层的需要和观念联系在一起.那些真...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 ,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的新局面正在出现。南京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州有线电视台于1999年10月下旬联合在江苏常州举办了“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新格局”学术研讨会 ,就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国际背景、我国媒介竞争新格局、媒介产业化趋势、媒介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 ,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世界传播业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产业的异军突起 ,与…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习惯于把电视看作一种纯粹的视觉媒介,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声音在赋予图像意义、整合图像碎片与传递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如果声音缺席,电视将不可理解。在这个意义上,电视更是一种听觉媒介。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主要借助声音来传播信息,这就决定广播类媒体在录音报道中对声音元素有着极高要求。记者在录音过程中需要具备敏锐的声音元素采集能力,且在后期的节目制作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做好后期的处理,利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还原新闻现场。本文结合广播新闻录音实践,对录音报道中的声音元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是科技时代兼具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广播电视也是人类文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社会发展的辅助任务。播音员是广播电视的标志之一,人们通过其声音表达获得相应的信息,因此播音员的声音是否符合观众审美意识,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发挥。要求当代广播电视播音员的声音具备自然美,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的必然社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