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硖江行卷》为王献唐先生载书南迁时的诗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献唐先生南迁途中爱国忧民,淡泊名利的心路历程,今据原稿及屈万里先生《载书播迁记》参证酌补,为学人提供王献唐先生艺术领域的研究资料,让世人领略这位学者非凡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迻录献唐先生于1956—1959年写给四子文华的家书,通过这些家书向世人展现献唐先生作为父亲对儿子既慈爱又严厉的一面,从而对献唐先生有感性的认识和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战火,山东省立图书馆的部分善本藏书迁至四川。在此期间,王献唐先生与当时西迁成都之金陵大学李小缘、商承祚教授有书信来往。信中探讨了考古、出版等方面的问题,对于研究王献唐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活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献唐先生在本文中通过毛公鼎的递藏情况的介绍,表达对旧军阀们祸国殃民、中饱私囊的痛恨及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深爱之情。  相似文献   

5.
王献唐先生在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期间,创建金石保存所,收集社会流散文物,并举办展览。变私人收藏为公家收藏,由个人玩赏变为面向社会大众,是新型金石学诞生的重要标志。旧金石学的收藏坐等贾人送货上门,而献唐先生则进一步对出土文物地点实地调查。旧金石学重收藏、著录而轻研究,献唐先生则对文物进行历史、制度、地理、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不少超迈前人的成果。献唐先生是新型金石学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山东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本刊决定开设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溯历史、总结现代、展望未来。本期组织3篇文章:一是台湾东吴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院教授丁原基先生的《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考》,考索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五十余个;二是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在读博士李勇慧女士的《近年新发现王献唐题跋三则》;三是离休干部于先知老师的《<山东省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新法>简介》。馆藏珍品、特色服务、业务建设等系列论文将陆续在专栏刊出。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山东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本刊决定开设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溯历史、总结现代、展望未来。本期组织3篇文章:一是台湾东吴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院教授丁原基先生的《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考》,考索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五十余个;二是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在读博士李勇慧女士的《近年新发现王献唐题跋三则》;三是离休干部于先知老师的《〈山东省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新法〉简介》。馆藏珍品、特色服务、业务建设等系列论文将陆续在专栏刊出。  相似文献   

8.
有关王献唐先生的史料,尤其是抗战时期的资料,一直比较缺乏,以至后人很难全面了解王献唐先生这一时期的事迹.本文收集了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的一些王献唐先生的史料,希望这些材料对于研究王先生生平以及学术贡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献唐先生一生刻苦治学,成绩斐然,一时俊彦,多相往还,留下了大量信札。这些信札,或商借秘籍,或切磋学问,或互通信息,或交流情感,时值国难,伤时感世,救亡图存之怀,每流于书翰,可谓实录。自献唐先生过世,已近半个世纪,保存于献唐先生家中的师友信札也历经劫难,现在幸存下来的近八百通,是一批涉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尤其是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国学术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鲁迅翁尝言:纸墨更寿于金石,余所设之题似拂逆斯言,当自有其解。文史家景唐先生藏书宏富,其所藏之鲁迅版本书及研究著作,瞿秋白版本及研究著作,以及相关文史典籍为业内人士赞为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