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暖的冰水     
又到了炎炎的夏日,我小雪人可最怕热啦!今天没什么事儿,到《小雪花》编辑部避暑去,说走就走———哇!这么热的天儿还在工作,真让人心疼!看到各位编辑叔叔阿姨埋头苦干,我顿时没了主意:该怎么帮帮他们呢?我正琢磨着,可爱的雪花姐姐走了过来,笑眯眯地说:“小雪人,今天怎么这么有空,来看我们呀?”听她这么一说,我真有点儿不好意思:“没什么,我就是来问候问候你们,看看我能帮着做点什么。你们这么辛苦,我代表读者小朋友谢谢你们啦!”晓晨阿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小雪人,为了所有的读者小朋友,吃点儿苦又算什么!”望…  相似文献   

2.
当我遇上我     
如果相信“反物质”,也许就会在我看不见的空间里存在一个一模一样的我。这么一来,我对能遇见另一个我的幻想又多了一份信心。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承载了太多理想。有含辛菇苦的父母对我的关爱,有亲戚朋友对我的希望,有这一片纯朴憨厚的土地对我的馈赠,  相似文献   

3.
在我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发生过不少事儿。有高兴的事儿,有让人伤心的事儿,除此之外,还发生过几件怪事。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三年前发生的一件怪事。那是六月的一天下午,两点多钟,大多数同学都在看书,教室  相似文献   

4.
"不得了,KTV这种地方你也放心让女儿去,万一出点儿事怎么办?也不告诉我,我好歹也能照看着点儿啊." "你看,又来了.你老是把我们闺女想成三岁小孩儿.什么事儿都帮着做,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会变差.等咱们将来都老了,孩子怎么去生活?" 一听就知道,这一定又是我那崇尚"圈养式"的老妈和我那坚持"放养式"的老爸对我的教育方式起了争执.不过,我正要感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我.  相似文献   

5.
父母吵架     
父亲坐在客厅里,点起一支烟。 “不就400块钱嘛!村里又不是拿不出这钱,你一句话这事儿不就办成了!”母亲带着怨气。“村里有账,不是我说给就给的!,,父亲提高了嗓门。“这么苦的活儿,要400块的补贴又怎么了,况且这油价又涨了,钱就得跟着涨,你个死脑筋!动动嘴皮子的事儿!你这不是存心让我丢面子吗?那可是咱舅……”“村里的事,你懂什么!说了不能给,就不能给!亲舅也不行!”父亲的脸铁青了,又把嗓门提了提!  相似文献   

6.
陈泳澎 《小火炬》2010,(9):16-16
时间飞逝,一眨眼,我学弹钢琴已有两年多了,现在弹琴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忆自己学弹钢琴的过程,那真是有太多的苦与乐。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享受     
生活是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话题。生活就是我们每天干的事儿,这些事情有大有小,有甜有苦……生活,就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每天,我们在为社会和他人奉献自己;每天我们又要靠自己的付出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其实生活就是过日子,  相似文献   

8.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 这首歌给你快乐 你有没有爱上我 跟着我鼻子眼睛动一动耳朵 装乖耍帅换不停风格青春有太多未知的猜测成长的烦恼算什么皮鞋擦亮换上西装佩戴上一克拉的梦想我的勇敢充满电量昂首到达每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9.
父母吵架     
父亲坐在客厅里,点起一支烟。“不就400块钱嘛!村里又不是拿不出这钱,你一句话这事儿不就办成了!”母亲带着怨气。“村里有账,不是我说给就给的!”父亲提高了嗓门。“这么苦的活儿,要  相似文献   

10.
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爸妈总会跟我说又有哪位叔叔阿姨想让我去开导开导他家的孩子某某。"都快要高考了,这孩子也不知道着急,一点都不用功。"因为学的是教育心理学专业,所以经常会碰到学习方面的心理咨询,而"高考那些事儿"也是问得最多的一个话题。现在,都快成我们家乡的"明星"了。孩子不用功,按照心理学术语来说,这叫"学习动力不足",这是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一直是一个进行时,教与被教者都希望能让教育与时俱进,教与被救者都希望能让教育更加以人为本,教与被教者也都希望能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语文教育到底耍担负什么职责,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职高的语文教育又应该以什么为目标,怎么达到目标呢?太多的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也常常琢磨。  相似文献   

12.
中秋兼职记     
转眼又要到中秋节了,这是我职高生活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因为我是就业班,所以我现在已经在实习了。我学的是文秘专业,现在每天在办公室里协助公司行政经理打理日常行政工作。我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是一家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快到中秋节了.公司领导让我们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尽早去物色合适的中秋月饼礼盒,及时地送给员工,  相似文献   

13.
在职高上的第一节英语课愉快的暑假过后,日历又翻到厂9月1日。这一天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今年的9月1日对于我这个刚刚初中毕业,即将跨入职高校门的学生更加有意义。因为这是我在职高生活的第一天。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课程,使我们感到新的生活即...  相似文献   

14.
我是男生     
我是男生,勇敢的男生;我是男生,顽皮的男生;我是男生,一个敢做敢当的男生。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表现肯定会让你竖起大拇指。体育课上,我和同学打篮球时被撞伤,我会忍着痛,咧着嘴,一边揉着伤口,一边潇洒地说:"这点小伤算什么。"然后拍一拍尘土,偷偷地擦一下眼泪,又去和男生们玩起来。在这一点上不像女生,稍有磕绊就知道哭鼻子。  相似文献   

15.
<正>拥抱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力量呢?一个真诚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我们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教育让我们都比较含蓄,很多的时候,太多的话说不出口,表达不了,很多孩子心里藏着事儿,又不好意思开口,那就让我们用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来包容这一切吧!2015年11月30日的一个下午,上完第一节课之后竟然还有人来请假,她就是古灵精怪的何××,我们的副班长,她来请假说家长要带她回去有点儿事,我就问具体什么事儿,她说她也不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坚守着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这一办刊宗旨,《教学与研究》已走过整整一个甲子. 我于1982年毕业留校,有幸被分配到《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工作,直至2009年退休,在这里工作了27年.《教学与研究》给予我太多太多,可以说这里是我的一所学校,在这里我跟各位老师学做编辑,更学做人. 《教学与研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她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工作在这里的人都感觉到这个集体充满正气和温暖,工作起来快乐、舒心;让曾在这里工作过的同志对这个集体永远怀有留恋之情;让那么多的优秀学者愿意把自己最有质量的学术成果交由这里发表.究其原因,不得不说《教学与研究》无论怎样发展变化,一直有一种传统和精神维系,虽然没有人对其作出过准确的概括,但大家又都承认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清醒中奉献自己,在“醉”中得到满足。我且不说感谢清贫.宁静是福,但我知道:心静自然凉。只要置身于其中,你就能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瑰丽。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我为人师已有十个春秋。回首美妙的时光.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我心头涌成潮汐,已足够组成一曲交响乐。值得品味的太多,值得思考的也太多……迈出师范大门,脑海中充满对未来教师生活的憧憬。面对着一群活泼平纯、真挚无邪的孩子时,我清醒地学着严厉.学着树立威信,学着做学生的贴心人,学者做教师应该做的一切。不知是毛孩们逗乐了我,还是我让毛孩们开心…  相似文献   

18.
吃苦瓜     
我是一个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一点苦也没吃过。妈妈常说,要让我尝试着吃点苦才行。这不,她千辛万苦地弄来了两根苦瓜,决定炒苦瓜给我吃。  相似文献   

19.
一、改善家庭教育 (一)接受挫折,磨练意志 许多家长说:“我们吃过的苦太多太多,不能再让孩子去受苦,要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但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应是让孩子成熟、成人、懂事。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挫折,又怎能成熟、成人?一个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你尽管费心费力地给了孩子那么多,可孩子未必能理解、能领情。由于没有苦的体验,就很难有甜的感受。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经受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苦与难、失败与挫折的切身体验,使他们得到一种悟性,并得到意志的磨炼,从而学会自立自强,学会自己成长。  相似文献   

20.
提及大庆这座油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铁人王进喜的伟岸形象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在这片黑土地上,有太多的文化等待我们去开采,也留给下一代更多的精神文明的传承。带着这样一种思考,我在想,如何把大庆的孩子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更加热爱我们的石油文化,让每一个孩子为生活在这里而自豪。我要找到一个切人点,寻找课堂与这片黑土地有联系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取材生活,贴近人心。往往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在一次偶然的外出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