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磨砺教育。把磨砺教育内容纳入素质教育一体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多,一些家长对学生的爱护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对孩子百般地呵护,害怕孩子受苦,使青少年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下降,缺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克服…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对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艺术,而且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培养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的现状入手,剖析问题,探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学校教育正在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轨。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欲搞好心理素质培养就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适合学生心理要求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我认为,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大体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二是平衡作用,三是充实作用,四是提高作用。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集中的反映是求胜心理、求知心  相似文献   

5.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教育“从课外引进到课内,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的品质、强调知识的内在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它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进而实现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目标。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在构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规律的多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生产和再创造自身素质为目的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素质教育观强调知识向素质的转化,重视教育的训练养成作用,把培养为人的基本品质、做事的基本态度与治学的基本精神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重视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素质是可以优化和培养的。心理素质越高、越优化,心理潜能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展,从而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成功人生的取得提供更大的可能。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获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北师大心理发展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经过调查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指目标为多方位综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育模式,其本质的要求在于对每一个受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都要进行全方位自由的培养与发展。我国的国情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目前来看需要立即加强音乐素质的教育。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性格、情感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健全人格及良好道德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大的影响。因此音乐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存存的理论问题,探讨了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素质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很多。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想结合我们的工作体会,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姜艳春 《辽宁教育》2023,(24):56-59
科技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凌源市朝阳街小学以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为己任,以实现学生的科技梦想为目标,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刘永佳 《考试周刊》2012,(76):103-1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益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显得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体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实将学生能力培养定义为新课改的核心目标,优质的教育思维与科学的教育理念构建,逐步成为教育教学开展的关键重点。目前,高中教育为凸显素质教育深化改革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质影响,在强调各科能力培养方案落实的基础上,正逐步意识到高中生心理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高中心理学教育的主导者,本文将立足于学生心理成长引导的思维视角之上,明确高中心理学课程优化的重要性,拟定适合于高中心理学教育发展的科学教学方案,以便发挥高中心理学课程作用,引导并培育高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更是开拓创新,积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医学院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应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从文化素养、审美鉴赏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创造能力等方面加以提高。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文化素质的内涵,着重分析了音乐素质拓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医学院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必要性,旨在探索培养医学院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英语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引导学生怎么做人,培养其美好、积极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情感智商,即"情商"的研究已引起了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极大兴趣.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因而对学生有效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当代教育家柳斌曾经说过:"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普遍加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一是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心理门诊,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但关键在于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之中。校长、教师应深刻认识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一方面,心理素质教育要有相应的目标、内容、手段;另一方面,要与德智体美劳结合,相…  相似文献   

18.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要切实地进行素质教育,除了必须树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建立以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又包含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劳动素质、身体素质评价,还包括学生心理素质评价。当然每种素质评价体系对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在此,只对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对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作用作一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其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以及个性特点的综合反映。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稚嫩的心灵,面对畸形的应试教育和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准备不足,常常由于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异常,是特定条件下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这是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课题。学校心理教育,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