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选材广泛、署名的新闻评论.它篇幅短小到通常为千字以内,有的甚至只有三五百字;选材广泛到大至国内外重要事件,小至衣食住行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短小篇幅再现现场实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了人们快速阅读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各大报纸版面上独领风骚。现场短新闻不仅现场感、时代感和主题感强烈,...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人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写好短新闻.做到长话短说.长短做。同时,也要求广播人要按照广播的收听特点.善于用尽量短的篇幅.尽量少的字.在对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一个问题、一个观点的表述中.将更多更广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听众。  相似文献   

4.
写消息,语言要简洁. 报纸上的消息,篇幅一般比较短,往往只有几百个字。它报道新闻事实,简明扼要,不仅内容要求精粹,而且表现形式也要求精粹。因此,消息本身的这个特点,决定它的语言文字应该是简洁精炼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报道因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而备受关注。以下将通过实例来分析中西方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的标题特点和文体特征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并深入探索其中的文化背景,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信息的传播。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的新闻报道在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西方新闻报道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英语新闻的出现让全世界的人民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由此可见,了解新闻英语的特点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铺路石。以下将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回顾西方报纸、电台向来把社会新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的报纸、电台以及今日台湾、香港、澳门的报纸、电台,都以较多篇幅刊登社会新闻。他们采编社会新闻,单纯追求“异常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以此招徕读者、听众。美国报人庞德对西方社会新闻的内容和特点,作了如下概括:“它综合了性欲、矛盾、踌躇不安、同情、乃至有关风头人  相似文献   

7.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中央电视台打破常规,充分发挥其快速、直观的优势,采用直播形式,全方位、滚动式播出战事新闻。与此同时,在屏幕下方,字幕新闻不断映入观众的眼帘,为人们及时提供了鲜活、丰富的相关资讯。 很多同行将这种“飞字幕”的形式称为“袖珍新闻”。这一是因为它的简约,短的十多字,长的不过二三十字,观众读起来省事;二是因其鲜活,字幕新闻都是人们欲知、急需了解的“短平快”信息;三是精干,字幕新闻虽然篇幅小、不起眼,但新闻要素基本具备,新闻来源清晰;四是朴实,字幕新闻语言平白,惜字如金。  相似文献   

8.
近日,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李大钊年谱编写组在搜集整理有关李大钊同志的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方面的资料时,从北京《晨报》上发现一九二二年二月十四日第三版上刊登的一条新闻,其中报道了“北大新闻记者同志会成立,徐宝璜、胡适、李大钊均到会讲演”。消息只有二百五十个字,三位教授的演说词依次附在后面,占去了近半个版的篇幅。徐宝璜的演说很简短,五百多字,  相似文献   

9.
新闻为什么要短新闻媒体必须强调多写多发短新闻,这一宗旨永远不会改变。什么叫短新闻?短新闻是报刊上的一个品种,而不是一种体裁。它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字数少,篇幅短。一般短消息应把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短通讯和短评论在800字以内,最长不超过1000字。新闻为什么要短?一是新闻规律决定新闻要短。新闻就是告知信息。当今  相似文献   

10.
在报刊业的激烈竞争中,一家专业报要生存、要发展、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认清自己的性质和特点.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专业报的“专”字.不“专”不行专业报姓“专”,这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必然,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新兴的部门和行业相继诞生.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变动和发展的频率日益加快,人们对新闻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加.人们已不满足只了解综合性新闻,也要了解专业性新闻,专业报便应运而生.因而社会分工是专业报诞生的本源;反映社会分工的信息,是专业报的使命所在.专业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离不开“专”字.  相似文献   

11.
南珠 《当代传播》2003,(4):89-89
新闻的基本特征,就是一个字:“新”。新闻的基本功能,不单是向社会传播信息,而且要通过信息的传播去“影响人”、“引导人”。新闻只有“新”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而新闻的“新”不仅表现在事实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揭示出新的思想观念,甚至是“超前”观念。这便是新闻内涵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13.
简讯是一种最简便扼要的新闻体裁。通常只有一二百字,甚至少到几十个字。由于篇幅短小,内容还要求做到概括完整,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常常以“叙述”为主。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就是  相似文献   

14.
郦梅 《声屏世界》2002,(2):36-37
多年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播音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文件宣读式,语速每分钟230字上下。这种模式显得呆板迟缓,缺乏生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希望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新闻和信息,以了解社会和天下大事,这就给新闻播音提出了如何提高播音速率的问题。认真备稿是前提。新闻稿件讲究短小精炼,篇幅不长,但内容涉及面广,政治、经济、科教、文体、卫生无所不及。按新闻规律讲,稿件要讲究时效性、内容新,使得播音备稿时间相当紧迫。加上编辑、记者、通讯员的手体字千姿百态,辩认难,而且往往有许多生涩、拗…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是指侧重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人们某种情感反应或富有情趣的新闻。趣味性与人情味是社会新闻的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社会新闻有着较多的读者。在西方,社会新闻的繁盛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报纸长风颇盛的情况下,《河南日报》着意提倡短新闻,这对提高报纸质量,更多传播信息、更加贴近读者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从1988年9月至11月,共评出获奖短新闻54篇。短新闻篇幅短,文字少(消息高限500字,通讯高限900字),要写得丰富多彩,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从已评选受奖的短新闻看,有这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国际新闻界普遍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提高,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新闻表现形式多媒体化,以此来改变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单一的新闻信息服务形式,发展越来越深受社会欢迎的多媒体新闻。因此,新闻媒体需要制订一套新闻工业标准,实现多媒体新闻信息的可行性、长久性、共享性和高效性。路透社率先研制了适用西方世界的新闻工业标准,并得到了美联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新闻传播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人们开始学着通过新闻来建立信息的平台,来将其作为一种公开信息的交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看,新闻传播是当前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只有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有可能被文化所牵制,只有让新闻传播者熟悉各个国家和地方之间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跨文化中实现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9.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再现当时的景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短新闻,顾名思义,便要篇幅短。由于篇幅短,也就要求短新闻的写作要适合它的这个特点。最近,读了一本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的《短新闻辑览》,在这方面很受启发,觉得对当前的短新闻写作,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启示之一:由点到面,扩大容量短新闻的篇幅短,相对而言,它的容量是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如果选择好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点,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把它反映出来,就能由点到面,达到“纳须弥于芥子”的境界,从而扩大短新闻的容量。比如,《短新闻辑览》一书中有篇题为《河南农民降价售陈粮腾仓装新麦》的新闻,全文只有173字,却具有较大的容量,现将这篇短新闻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