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区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承接点,对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它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充分重视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需要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社会,我们深感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意识到有大生活就有大教育,有大社会必有大学校,现代教育必须走与礼会融合的发展道路,使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向社区拓展,这样,才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的材料,教育和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就可以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所普通的初中校,我们积极投入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学校为主导的学校与社区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唐丽萍 《教师》2010,(12):103-103
少年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组成的。三者是一个整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孩子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我们应增加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教育界都认为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但在理论研究上,对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关系研究不系统和全面,缺乏可操作性;实际工作中,尚未建立起三者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文章指出,当前需要系统地研究三者之间和谐有效的互动与融合,探讨如何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两个层次六个互动的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体系主要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影响的首先是家庭教育,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及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到现代“狼孩”的故事都无不说明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某一方面去做,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建立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才是实施协同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我校在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8.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联合培养在高等教育方面现有经验还尚少。在此,为了强化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功能,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西安外事学院学生、家长及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而对我国构建一体化教育模式提出高等教育中家—校—社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加快我国学习化社会进程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必须密切结合,实施全方位的整体育人,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三者之间,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是决定性的环节。学校教师必须主动联系家长和发挥社会力量,形成三位一体的和谐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校情,开展小学自觉教育实践研究。从理念体系上,阐明为什么要开展自觉教育;从目标体系上,明确培养自觉向上的人;从实施体系上,提出自觉觉人之师、自觉向上少年、自觉共育家长的培育策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自觉向上发展,打造自觉型、精致型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家庭教育的十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即将进入 21世纪之际,回顾近 20年来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历程,正确认识以下 10个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是有益的。   一、"大教育"的观念。儿童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环境下成长的。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应该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构成。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教育,或者课堂教学,或者学科教学,这是对教育的一种狭隘的理解。教育应该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替代的,我们不能只是强化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社区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本文在阐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注重家庭教育、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从教育的分类来看,又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缺一不可。在这里,笔结合本校的教育实践,仅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谈一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教育实质上就是全民的终身教育,它是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化为模式的一种教育.从大教育观点来看,教育绝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它从横的方面寻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要求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提到“教育”时,一般是指狭义上的教育,即把其限定在学校教育范围之内。个性化教育也不例外,它也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视点而展开。因此,它的实施策略主要指学校教育在运行过程中的策略,即内部策略。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密切联系,受二者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放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来说,学校教育更是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有必要简单勾勒一下学校系统以外的策略: 1.“三教”统筹安排,协同发挥教育功能 在这里,“三教”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教育结构角度说,人类的教育基本是由3种形式构成的,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也是教育的3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当今所提倡的“三位…体”教育,就是紧紧围绕学校、家庭、社会3大关键环节,努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网络。既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缺一不可,那么它们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从大教育观念看,现代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社区是孩子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社区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只有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家庭、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机综合,整合三者的教育资源,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到现代"狼孩"的故事都无不说明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某一方面去做,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建立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才是实施协同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都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来实现的。虽然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自可以独立起作用,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在单独影响作用对象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保障,三者的作用处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状态中。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必须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功能、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功能、社会教育的保障性功能。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人更大的社区。二十一世纪是世界教育大发展的世纪,终身教育的思想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它是连接社区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各类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社区全员实施素质教育和社区构建起终身教育体系,要从家长教育抓起。概言之,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具有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培养社区角色等主要功能。社区教育也一定能冲破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形成一个各种教育因素的集合体,实现教育与社会一体化,最终达到学习化社会的目标。这样,社区教育应该是社区范围内的整体教育。社区教育必须发挥其对整个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