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现教育公平,缩小校际间差距,以区域名校树勋小学为中心组建大学区,学区内各校间取长补短,实现教育的最大均衡化,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在树勋小学引领带动下,以塑造精英型校长团队引领学校发展方向,培养出决策有远见、管理有水平、指导有能力、工作有创新的学校管理者;以学区化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锻造领军型优秀教师,构建名师团队;打造专业型学科教师,形成教师梯队为发展策略,不断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新样态.  相似文献   

2.
"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简称"大学区")是吉林省申报立项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岭县是全省5个试点实验县区之一。本文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在对承担实验试点工作的长岭县实验小学大学区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建构学区内各成员校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优势互补作用等方面进行的尝试、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大学区不仅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还能深入学校内部的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东盛学区包括东盛小学、春城小学、公平小学、同兴小学和吉林小学,学区结合区域特点,发挥各校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学区化教师专业发展是基于学区化教育管理制度而进行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探索。本文在对长春市南关区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分析基础上,在南关区实施学区化管理制度背景下,基于区域发展实际以及对学区化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通过构建大学区研训保障体系,转变研训策略与方式,重点实施大学区"一二三三五"工程,扎实开展了学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积极构建了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众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和促进者,了解其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认可度,有助于把握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提升策略提供依据。基于S省117个县(市、区)的调查问卷,从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六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认可度。调查结果发现:S省社会认可度为78%,达不到85%的要求,县城、乡镇、农村不同地域类型的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六个维度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身份的人群对社会认可度各维度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市的人群对社会认可度的各个维度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省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府责任,健全教育发展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优质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学校艺术教育的共同追求。在美国,制定并推行"2020年推进艺术教育行动纲领"便是重要举措之一。"行动纲领"的产生以美国教育界重视艺术教育独特价值、对优质均衡艺术教育的强烈需求为背景,以AEP工作战略计划及行动理论为基础,由AEP组织制定并进一步推广。"行动纲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大优先领域:强调艺术学习应成为所有学生发展及评估中的关键要素、重视教育工作者入职准备与专业发展中的艺术学习、关注优良艺术教学环境的营造、明确相关领导者知识能力的补充更新对艺术教育政策制定与推行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注重发挥区域优势,通过实施"大学区联盟"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富集区、均衡发展样板区、素质教育示范区"强区目标,实现教育惠民的跃升发展。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新需求、新矛盾.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缩小城乡不平等,缩小城市与城市、学校与学校不均衡,缩小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办新时代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笔者在分析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基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关键等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路径与建议,为贵州城乡尽快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吉林市龙潭区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数量比分别为70%、56%、77%,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区。城乡校际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城乡师资水平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各类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发展。龙潭区教育局提出了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工作思路,通过强化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政策扶持、成果推广等有效手段,不断促进全区幼儿园及中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城乡教育水平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教师均衡流动是针对目前教师的不合理流动提出的,其意向是推动城乡教师的共同发展,消除"马太效应";消除城乡差异,促进教师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活跃教师队伍,促进校际互助合作,缓解"择校热"。教师均衡流动以"耗散论"、卡兹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诠释教师流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育优质均衡的重中之重,抓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核心。本文从理性思考、科学设计、有效实施、阶段成果、未来展望五个方面阐述了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以"吉林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为载体,对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所做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开放与共享是开放大学秉持的核心教育理念。上海开放大学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中,与上海市多所高校合作,探索校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期实现高校优质资源开放和共享的最大化,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对专业建设中人力资源、学习资源、教学信息资源以及实践教学资源等的校际教学资源的校际共建共享展开了实践分析。主要结论包括校际合作遵循“现有优质资源的共享→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资源共建成果的共享”的共建共享模式,并通过注重资源错位共享、强调优质资源的全过程共建以及推动共建成果的转化共享等三大途径得以实现;同时,依靠分级的合作协议体系、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不断完善的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以及不断优化的信息化平台作为共建共享的机制保障;并提出了有关注重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开拓共建共享范畴和形式以及扩大合作方范围等三方面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区域内优质师资非均衡发展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促进同一区域内优质师资校际均衡发展的三点建议,即:推进社区化经济文化发展模式;在中小城市建立全城教师流动机制,在大城市建立分区教师流动机制;建立同城教育资源网,让同城的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笔者也提出促进区域内优质师资城乡均衡发展的三点建议,即:提高待遇,筑巢引凤,建立培养与留住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建立优秀提升机制,结合支教制度,促进城乡师资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联盟体"为洮北区全体教师搭建了宽阔的专业发展平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打破了校际壁垒,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有走向共享,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目前已经完成了"局—联盟体—校"三级层面的管理框架、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构建,并开展了多项基于局、联盟体、校三级层面的研修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区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年择校现象普遍,从城市内择校发展到农村中小学生进城上学,这不仅反映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的提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校际、城乡及东西部发展失衡,其中以城乡失衡最为严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途径。其具体措施有:完善地方政府绩效机制,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统一全国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标准,重点扶持农村及城市薄弱学校,实行城乡教师同工同酬等。  相似文献   

16.
正苗圃小学始建于1948年,坐落于长春南部新城核心地带。学校占地面积10541平方米,建筑面积4727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53人,16个教学班,560名学生。自2013年起,南关区政府及教育局投入大量资金,全面升级改造校园校舍,配置最先进的教学设备,使苗圃小学成为南关区政府和教育局重点打造的以"新优质"为目标的南部新城亮点学校。近年来,苗圃小学坚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教  相似文献   

17.
大学的理想,是大学教育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精髓,关系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本质、现实功能与价值目的。英国教育学家纽曼认为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虽然其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的传播受到时代环境、个人意识的局限,但这并不能阻碍人们透过纽曼的大学理想去追求知识、培育理性。同时,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演变中,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外在挑战与现实危机。因此,营造社会发展氛围、提升高校精神价值、强化学生学习思维成为了构建现今大学理想的重要渠道。综观来看,大学理想的建构并不是对于大学精神理念虚无缥缈的探求,而一旦形成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本质,也就发现了当今大学之道的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18.
扎根基层毕生从教十分光荣大有作为,这是温家宝在湖北"资教"教师来信上作的重要批示。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发展遇到许多困难。湖北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从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上支援农村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本文在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资教生在优化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促使义务教育面临由实现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过渡的新挑战、新机遇,吕梁市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目标的革命老区,大力兴办教育,谋求全面振兴的发展新区,如何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进而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本文立足吕梁实际,汲取先进经验,前瞻国际视野,重点从办学机制体制改革、优秀师资培育培训、优质均衡标准把握等几个方面,探析吕梁市迈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地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地影响着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因为地处偏僻,农村中学非但不能吸引外学区学生,相反学区内大量优质生源外流,学科骨干教师也逐渐流入城区学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就自然走了下坡路,出现教育、教改滞后的现象。与示范性中学挂钩,加强校际教研,可以在较短时期内改变这种滞后现象,提升农村中学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