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常听一些中学生说:“我们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作文课老师一般都作指导,讲的是一套怎样选材,怎样剪裁,怎样开头和结尾等,老师越讲,我们就越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学生觉得无话可写呢?为什么老师越讲学生越不知道怎么写呢?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独特感受。最近,笔者尝试用“作文三步法”中的“感知”去指导学生写作,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感知”的确可以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吴美玲 《现代语文》2006,(5):110-1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提高不上,有些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脑发胀。有人曾作了这样一副对联:“头也空,脚也空,肚子空空空对空;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作文。”为什么学生觉得作文难呢?我想,除了没有掌握好基本的写作方法外,最重要的是学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强化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3.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凌章亮 《广西教育》2007,(9A):36-3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觉得教作文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作文难,难在哪里呢?为什么难?我认为原因有三个。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致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小学作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偏高,收效不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1990年,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地、系统地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是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造成的,致使学生越学越难。厌烦作文的人数…  相似文献   

6.
作文难,学生喊难,教师也喊难.如此,作文教学效率自然高不到哪里去.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呢?有没有具体实用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法呢?本文就作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的三“给”四“让”式作文教学法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老师反映作文教学难:一是很多学生不愿上作文课,一听上作文课就无精打采;二是不少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东拉西扯;三是部分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元静 《小学生》2011,(6):52-52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让师生不为之“头痛”呢?下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李岚 《新课程研究》2009,(11):143-144
《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语文教师部应该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也是致使学生越学越难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汪春秀 《湖南教育》2005,(20):32-32,30
一、教师是学生写作过程中“平等者中的首席” 低年级多是看图作文,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内容写话,一般都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也不难写。但是一到三年级不以看图写话为主,需要学生自己选择材料、组织材料,他们就会觉得难,甚至无从下笔。为什么呢?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成为评判作文的权威。其实,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不是权威,而应成为学生“平等者中的首席”。如何体现“平等者中的首席”意识呢?  相似文献   

12.
王彦章 《小学生》2011,(6):51-5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不难,并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3.
不少语文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作文课上。教师布置完作文题后,大部分同学都已在打草稿,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咬着笔杆。苦思冥想。直到下课仍未能写出来。如果老师规定在下课前必须交上作文,就只能东拼西凑,像挤牙膏似地硬“挤”出一篇作文来。而这样的作文得到的评语往往只能是中心不够明确、描写不够具体生动。那么。造成学生缺乏写作能力、作文课“无话可说”的原因何在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据笔者从教多年中学语文的经历,有以下几方面的感想:  相似文献   

14.
吴美玲 《现代语文》2006,(4):109-10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提高不上,有些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脑发胀。为什么学生觉得作文难呢?我想,除了没有掌握好基本的写作方法外,最重要的是学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强化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5.
怎样写作文     
对于教师来说,教作文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一直是令人“心惊胆战”的一项艰巨任务。长期以来,作文“难”的状况一直没见改观,学生的作文越写越差,千篇一律,偶而有一篇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仔细品味又是学生搬来的“他人之作”。这是老师们在批作文时的共同感受。此现状,无疑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如何教学生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16.
“作文难”是多少年来小学生的通病。究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不会表述;②缺乏材料;③不会安排材料;④不会突出中心。这都是怎样造成的呢?“不会表述”的原因有两个:①起步晚。有许多教师在一、二年级只重视字词教学,忽视作文教学,到了三年级突然出现作文,学生不能适应。因此教  相似文献   

17.
徐琳 《语文天地》2009,(5):30-31
“语文难教.作文难改”.说明了语文教学难在作文的批改。学生一直误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写完了便完事。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而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体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因而。造成了作文批改劳而少功、写作兴趣索然的现象。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变单一为多样,化被动为主动.做到“百家争鸣”.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可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     
前年,参加中考作文的评卷工作。作文以“礼物”为题,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套用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小木船》一文的情节,内容更是换汤不换药,笔者不禁为学生作文中惊人的雷同现象而深感忧虑。而此种现象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又何尝少见呢?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作文资料储备少;选材缺乏典型的人和事;内容不真实,讲空话、大话;拟题能力差;语言表达华而不实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中急于解决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的。怎样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关注语文复习课的课堂,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教师在上面一讲到底,嚷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听得云山雾罩。要不就是学生埋在练习题和测试卷中抬不起头来,之后是教师从头至尾地订正,学生无可奈何地被动接受。于是乎,教师感叹“复习课难上”,学生埋怨“复习课没劲”。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历来如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搞得好不好,将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什么历来会存在着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的问题呢?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曰:“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以次第著力。”这里说的是关于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意志的重要意义,属于心理因素的范围。语文老师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就永远解决不了“教作文难”的问题。笔者多年来在郊区农村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