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秀英 《辅导员》2012,(12):32-33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让小学生找到写文章的感觉。因为小学生拥有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可他们却毫不珍惜,绝大多数没有感觉,也没有给予他们感觉的方法。作文是心灵的反映。生活的笔墨涂画在他们心灵的宣纸上,他们的心灵就会有感觉。当然要留心这"感觉",要教给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找到这"感觉"。人间世相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是要用心去感觉的。有了这"感觉",就会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阅读"转化为"我要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给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推荐合适的读本,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还提倡亲子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少年的心灵就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是和弦,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他的弦一起震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发出美妙的音乐。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如何能准确地找到并拨动这根琴弦呢?我的体会是班主任除了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外,还要当好"三员"。一、当好情感管理员多年来的班主任实践经验告诉我: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冲动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小学生的脸就是他们内心变化的"晴雨  相似文献   

4.
考题讲评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讲评时有发生:一是照搬标准答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评,让学生感觉像是"天外来客",只能感叹"数学看上去很美";二是只以追求正确答案为目的,单纯为了解题而讲评,没有重视学生错解中所暴露的思维过程;三是片面追求教学任务,针对课堂中的"意外"没有重视更没能有效的处理,对效果不好的讲评没能勇于"回炉再讲".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所以,考题的讲评要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不断探索,水到渠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选准活动内容,提练主题. 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需求是最真实的.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日常的观察与发现,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己选题,选取他们喜爱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读,学生跟读;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只有教师布置了作业,学生才会去完成,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兴趣就发生了弱化.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人.通过总结反思自己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发现教师需要从"心"开始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即抓住好奇心,激起求知心,树立自信心,以此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形象语言,没有生动有趣故事情节的数学是很枯燥无味的,因此很多小学生都不愿学数学,甚至畏惧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基础学科,学好它,为他们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激趣",即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管理方式方法上,常怀一颗博爱之心,更多地关注心灵的成长.教师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微笑、赞扬打开学生的心窗,找准思想工作切入点;由权威者转变为指导者、参谋者,积极引导者;学会跟学生交流、沟通,用真爱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在班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用宽容对待犯错的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树立进步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本文提出"关于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研究"这一课题,意图通过观察、经验总结.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孩子,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找到正确的矫正方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中的难题.在教学中创造情景激发兴趣,唤醒他们的思维;呵护其脆弱的心灵,使其找回自尊;给其机会展现特长,使其找回自信;在作业批阅中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其找到成功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家"指涉的并不是一个住所,而是内心的一种安适落定的感觉.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多是一群有居住地,却没有"家"感觉的儿童."家"的消逝使他们失去了安全感,并很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破坏行为.消解这种危机的现实策略是通过教育,从充分利用农民工及其子女现有的居住条件出发,帮助他们逐步完善自己的相应素养,从而帮助"小移民"找到"家".  相似文献   

12.
文章感人是因为字字句句中流露出浓浓深情,而小学生懒得阅读,则是没有被文章叙述的情感打动.语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字、词、句、篇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为许多幼小纯真的心灵及时点亮明灯.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运用数学的习惯,调动他们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小,使得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等,以便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走进小学生的心灵,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要善于读懂孩子们的心声,多理解、宽容、善待孩子们,真心关爱学生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良策。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在成人的眼里,孩子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他们是快乐的天使.其实,这是成人对孩子的误解.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体惜他们幼小的心灵,稚嫩的生命所要承担的生活责任和承受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是一个十分枯燥无味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呢?我感觉: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再教给他们识字方法,然后培养他们的识字习惯。本文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兴趣-方法-习惯"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识记运用汉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韩愈在《师说》中也写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首位,这"传道"即是现在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犹如一张白纸,幼小的心灵纯洁、善良,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科学知识,更要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懂得真善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生作文中的"流水账"现象很普遍,这也是很多教师感觉比较棘手的问题。让学生不再记"流水账",已经成为教师作文指导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记"流水账"是小学生作文的起点,不管是什么人都要经历这个写作的过程,包括那些天才作家。因此,没有必要对学生流水账式的作文耿耿于怀。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和方法,促使学生尽快升级这些"流水账",才是语文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升级第一步,淡化时间概念小学生作文时间观念很强,特别是在叙事的时候,唯恐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的习作源泉,这是毋庸置疑的。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学生每天的生活、学习都是丰富多彩的,也没有一天是一样的,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习作素材的宝库。但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即使搜索到了习作的素材,表达时却缺乏个性,语言空洞、苍白无力,这是因为在习作中,学生没有独特的心灵感受,使习作缺少"唯我性"。从2012年上半年起,我以《在生活作文中提升小学生心灵感受力的实践研究》为课题,在习作教学中,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年龄小,稚嫩的心灵正在被塑造中.而小学生心灵的塑造,尤其需要阅读的引领.阅读,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获得真善美的认知和品德修养的提升.如何使小学生的阅读层次得以提升,协助他们建立起健康快乐的精神家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