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东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通过对山东省12所高等院校的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山东省高校网球教学、竞赛、场地设施等现状,提出开展网球运动的建议,为山东省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广泛调查、充分论证、深入分析,对苏南地区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苏南地区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状况,认识苏南地区高校网球运动的一般规律,掌握苏南地区高校网球发展的特点,运用因子分析理论对影响苏南地区网球运动开展的相关社会学因子做相应的理论分析,确定影响苏南地区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苏南地区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校学生对体育观念的转变,网球运动在我国高校得到快速、有序和良好的发展,参与网球运动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根据当前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探究在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表明,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增加我国网球人口数量,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见,普通高校开展网球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高校师生体育观念的转变等,促使网球运动在高校得以开展。根据网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的现状,探究在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价值和意义,为增加我国网球人口数量,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与功能,就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对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网球人口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在开展网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雅文明的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高校掀起了网球热潮。但是,高校体育网球课中的学生生理负荷较最佳负荷却有些偏纸。从网球运动本身特点、网球在高校开展情况、高校体育课课时安排以及开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将对网球选项课教学提供参考依照。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南京市20所高校网球运动的网球场地数量和种类、网球课程的设置、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开放及收费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便能够发现并归纳影响网球运动在高校开展普及的不良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为高校网球运动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丁梦园 《灌篮》2021,(2):43-43
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提升和情操陶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之一的网球运动,同样具备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通过建设网球文化,能使网球运动各类活动及比赛更频繁的开展,可带给网球发展的契机,吸引更多学生关注网球。本文剖析了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并探讨了网球文化建设对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4所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普遍喜爱网球运动,很多学生渴望加入到网球运动当中,但是在网球教学、课内外活动、竞赛状况和场地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该项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开展。本文对加强网球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场地建设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对推动网球运动在浙江省普通高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透过文化视角去研究网球运动,重点分析了网球运动与高校品牌形象建设之间的联系以及塑造网球文化氛围对高校品牌形象建设的意义,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 :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正面临巨大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田径运动的价值认识不足 ;田径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缺乏趣味性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研究结合健康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对田径教学在普通高校体育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论述 ,并对改革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疆高校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新疆高校健美操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健美操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高校健美操教师几乎是女性,运动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较薄弱,教学内容和形式缺乏多样性和力量性,不能满足男生生理、心理特点,因此男大学生没有显示出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健美操内容的选择上,学生更喜欢富有时代潮流的搏击、街舞、拉丁等健身运动,这些项目较符合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豁达、奔放的性格特征,深受民族大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特点及阶段训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并与少儿田径训练实践相结合,论述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的特点,即训练过程的阶段性、训练内容的多样性、训练方法的双重性;以及早期基础训练、主要基础训练、专项初级训练等阶段训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迎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到来,对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 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本科一、二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结果显示:(1)北京大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较早,方式多样;(2)在大学里获得奥林匹克教育的机会最多;(3)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了解总体较好;(4)学生对奥林匹克态度整体趋于积极.为了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要更广泛吸收高校学生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开设基础课程和讲座;多渠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和世界顶级田径高手相比差距还很大,多数研究证明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制约田径项目发展的瓶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搜集有关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材料,从运动员现状、教练员现状、运动员训练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目前我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状况,分析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并就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对我国的奥运战略提出5项措施:1)进一步扩大选材和招生力度,加强后备人才的储备;2)对基地教练员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3)制定长期训练规划,做好基地的育才工作;4)建立健全青少年竞赛机制;5)建立国家少年奥林匹克单项集训队.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运动应激能引起血浆谷氨酰胺的浓度下降并发生短暂免疫抑制,从而增加运动员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胃肠疾病的发生率.运动员补充谷氨酰胺后,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这与谷氨酰胺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和耐力运动后疾病的发生情况作一综述,并探讨了补充谷氨酰胺的作用及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Sternberg编制的教师教学风格量表(TSTI),对242名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教师的教学风格以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和执行型4种为主;(2)相对于教龄较短的教师,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教学风格更加倾向于保守型;(3)1~4年教龄教师中高效能教师的比例远低于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4)相对于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术科课教师更加倾向于执行型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8.
田径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调查访问,探讨在田径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度。本研究从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复印报刊资料.体育》这三种国内主流数据库中采集数据,对发文量、被引量、H指数、转载量、高频次被引论文和高频次被引论著等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并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加以论证。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基本反映出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分布状况,可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entail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 science and ethics by analysing various forms of ‘fairness’ rules and polic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ethics can have an impact on professional careers and competitive balance. The generation and adjudication of some of the more traditional formal rules and policies utilized to authenticate fairness, and thus support prevailing concepts of fair play, will be challenged from a philosophical and feminist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