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意识流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衍生物,因以人物内心生动展示为广大作家普遍采用。本文解读了《尤利西斯》中的西方意识流中瞬息万变的意识活动和离奇复杂的感性生活以及通过意识流手法体现出的西方社会的现代意识和精神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意识流原是心理学术语,小说中的意识流,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意识流小说的特点: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  相似文献   

3.
凯瑟琳·安·波特运用跨时空蒙太奇、梦幻、内心独白、象征意象多重意识流艺术手法,以松弛、随意的流向,深刻地展示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流程以及各层次的意识和矛盾心理;在表现人物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的同时,含蓄地发掘作品主题,使貌似平常的事件意味深长,从更深的层次唤起读者去思索:妇女如何从内心真正摆脱从属的心态与角色。作品中意识流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获得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伍尔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创作经历了由传统小说向意识流小说的转换过程,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转换的历程,即:由前期作品中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逻辑性转换到后期小说意识流技巧的跳跃性;由前期作品使读间接进入人物心理,转换为后期作品使读直接进入人物心理;由前期人物心理描写的客观性,转换到后期人物心理描写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心理描写指的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以求更好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长篇叙述类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手法,甚至还出现了以意识流动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心理小说。在篇幅极为精短的古典诗歌中,这种笔法按理很难有用武之地,可是,中国古代诗人神机妙用,使巧写心理成了抒发思想感情、突出诗歌艺术形象的一种重要的诗词笔法。  相似文献   

6.
晓君 《同学少年》2008,(10):10-10
梦境与幻想,是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展示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心理描写手法,在作文中巧妙运用此手法,情节会更加错落生辉,情感会更显细腻。运用此手法,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放飞想象:让梦幻带有神奇的色彩梦幻之景虽然源于生活,但作为一种写作方法,绝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这种梦境,应该  相似文献   

7.
詹姆斯.乔伊斯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创新性地采用了顿悟以及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该两种手法并非简单地以传统的方式从旁观者的视觉角度来描绘人物,而是直接向读者展示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内心所经历的种种思想及情感变化。鉴于《画像》中顿悟和意识流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作者更为准确地揭示了斯蒂芬隐秘的精神世界,因而有必要在此对于它们各自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以及意义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8.
心理描写在诗歌里,除了直截了当表露心声以外,作者还可间接地表现人物心理世界,如人物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景物描写、意识流等。一、借助人物的内心独白来描写心理内心独白是指规定情境中人物(演员)在自己内心即兴地产生出无声的内部语言,在心灵中自我对话,生动灵活地再现人物的思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8,(13)
作品中的人物由于无法达到某种目标,便会陷入空想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常会通过梦境等形式得以体现,比如鲁迅的《阿 Q 正传》中,阿 Q在土地庙做的白日梦,就是典型的通过梦境表现人物心理的片段。梦境描写具有描述生动、能深刻揭示人物思想的作用。如果写作时能根据文章的需要运用这样的手法,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相似文献   

10.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意识流作品。在该作品中,伍尔夫进行了小说技巧的创新。她熟练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从心灵意识片断把握人物的总体内心世界,同时将作者个人的意识和所塑造的人物心理相结合。在角色创造中,作者将人物角色背景进行清洗,通过角色的内心意识来塑造人物。同时,伍尔夫对作品进行了非个人化的叙述,把原本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凸显地丰满,进而揭露了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不同,在意识流文学里,人物内心活动仿佛是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前面不冠以“李想”“他自忖”之类的导语;这些内心描写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到另一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心理学的科学基础》一书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一股斩不断的"流",就像河水,称为"意识流"。意识流作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内在世界的意识流动,而不是从外部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谈论意识流小说,就不能不谈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深刻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的应用及其应用的理由,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识流的写作风格及福克纳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奠基人.她的短篇小说标志着英语短篇小说进入现代成熟阶段.她以着力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注意心理表现和运用意识流技巧写作著名文坛.在她的小说里,情节退居次要地位,而细节描写得以突出.她常用细节描写揭示主题,描绘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以及用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她的细节描写在她的短篇小说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心理描写与“意识流” 心理描写是现实主义文学塑造形象、刻划性格的重要手法之一。其描写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通过描写人物的肖象、行为、动作、语言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间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有的则由作者潜入人物的心理直接叙述或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的则完全是人物的“内心独白”,即“内心的自我谈话”(柏拉图语),犹如电影里的主观镜头。然而,现实主义文学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的思想和人格总是活跃于其中,那些以作者或作品中的“我”出面来直接叙述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自不必说,即或是人物的内心独白,也并非完全是人物的原始状态的内心语言,而是经由作者按照一般的语言、逻辑规则或形式有意选择、提炼、加工和整理过的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的语言。正是在这一点上,“意识流”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5.
学生能否把人物的形象写得具体、生动 ,能否让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往往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 ,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 ,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所谓间接描写 ,就是不直接描述对象 ,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景物、场面等的描写中衬托、渲染 ,从而突出描写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烘云托月”的手法 ,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 ,从而为正面直接描写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使刻画的人物更丰满更完美。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作品中多有成功地运用间接描写刻画人…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向生活学习之外,还须向优秀作家的作品学习,从中汲取写作经验,汲取艺术养料。中外名家通过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艺术境界,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 《红楼梦》就是通过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精巧的构思、超凡的语言功力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作品中大量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时而正面,时而侧面,时而实写,时而虚写,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特别是根据人物的出身、教养、身分、地位、经历和个性的不同准确地描绘他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他们的典型性格。仅以下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学写儿童诗     
儿童诗,灵气中有韵味,稚拙中显纯朴,清新中显自然,反映了童真、童趣、童乐。写儿童诗靠的是灵感,而灵感则来自于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当然,一首优秀的儿童诗,与孩子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意识流的写法。当你看到某种事物时,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这种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表现人的深层思想活动和自然心理流动的写作方法,就叫做"意识流"。意识流的写法可以把某一事物在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著名小说中,《嘉莉妹妹》的读者众多。在19世纪的美国文坛,任何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都被认为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而遭到抵制。德莱赛在此时推出现实主义小说《嘉莉妹妹》无疑给这潭死水扔进了一块巨石,也造成了这部小说的坎坷命运。尽管这样,德莱赛独特的写作特色仍然使得《嘉莉妹妹》成为了一部广为流传的不朽之作。本文从人物的心理描写、对比手法和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嘉莉妹妹》的写作特色,从而再次证明了德莱赛在《嘉莉妹妹》这部小说中使用的独特的写作特色和深刻的揭露性。开辟了美国文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独白、对话的描写,用来表明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方法。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语言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从而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意识流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就是通过作品中“我”的意识流动表现生活,刻画人物。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自觉不自觉地渗入到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中。选入中语教材的七篇小说,其中有五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因为第一人称便于展示“我”的心理流程,就是运用第三人称的《阿Q正传》,也较多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通观选篇,意识流在作品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用时空交错法谋篇布局。这种方法不受时空限制,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社会生活浓缩在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