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名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训练,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提高了适应各种比赛的能力,并能在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双打比赛发球段战术进行统计,从中找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双打比赛发球段具体战术的使用率、得分率,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使用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和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对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赛前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估,并提出赛前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休息、强化自信心、确定适宜的比赛目标、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运用心理训练方法等心理调控手段,积极调整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旨在为改善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增加了比赛的强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频繁的赛事使运动员面临身体和心理的极大挑战。每场比赛都获得满意的成绩是每名运动员的目标,在这其中解决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问题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生理方面的剖析,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恢复措施。来帮助运动员以充沛的体能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训练和比赛当中。  相似文献   

5.
《体育世界》2011,(6):55-5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调节运动员比赛焦虑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比赛成绩与乒乓球各分项身体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运动员无论在训练还是在比赛中,其各项技战术都是在意识的支配和指挥下完成的,意识支配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训练的效果和比赛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运动员乒乓球意识进行阐述,探讨了乒乓球意识的内涵、种类、重要性,分析了影响运动员乒乓球意识的因素,总结出运动员乒乓球意识的培养及训练要点,希望能够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乒乓球战术思维在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乒乓球战术思维运用水平高低是衡量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在比赛中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运用可归纳为:观察思维、记忆思维、想象思维、整体性、纵深性、快速反应性、批判性、变通性、敏捷性、创新性。这些战术思维运用可以帮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解决比赛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驾驭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乒乓球步法训练的重要性。步法是乒乓球技术的灵魂,它直接影响每个乒乓球技术动作结构的完整性,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概括了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训练,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浅见,以更好地指导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有效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须晓东 《体育科研》2005,26(3):108-110
本文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了乒乓球运动员的患病率及损伤特点,分析损伤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在今后的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预防和减少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于红  邢超 《体育世界》2011,(11):45-46
乒乓球运动员的判断能力直接影响到步法、手法技术动作的使用效果,从而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判断的内容、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判断意识,通过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战比赛有利于培养乒乓球运动员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中国乒乓球运动改革的需要,加强竞赛管理,提高竞赛质量,调动全国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中国乒乓球协会于今年起实行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积分电脑排名。 一、中国乒乓球协会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参赛积分电脑排名,主要以国内比赛的成绩为基本依据,并结合不同级别运动员的胜负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训练中的"同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球比赛,从全局来说,是检查和表现训练效果的基本形式,训练就是为了比赛,训练必须服从比赛;从局部来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战术训练和适应能力的提高等,又要通过特定的比赛来进行。因此,比赛又是训练的一种基本手段,比赛是提高技、战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运动员疲劳的特点出发,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阐明每种方法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适合消除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主要有营养补充、认知行为干预及中医药治疗。这些方法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的疲劳消除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查访问测量等方法,对国家乒乓球运动员,优秀田径运动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及普通大、中学生等共295人的拇指形态与下肢移动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时:短跑运动员全部是蜂腰型,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蜂腰型高于一般运动员,获有全国比赛名次的高于未获名次的,运动员高于普遍人群。这一研究为选拔速度型乒乓球选手时提供了一项遗传因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蔡振华解析九运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元澎 《乒乓世界》2001,(12):16-17
九运会乒乓球比赛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全体教练员莅临汕头,观摩比赛,选拔人材。总教练蔡振华赛后评价说:“九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届,不论男子还是女子、团体还是单项,都竞争得非常激烈。运动员打得很投入,表现出了顽强的拼博精神,大部分运动员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有时甚至是超水平发挥,出现了以前没有看到过的精彩球和很多超常的球。—些世界冠军在团体和单项比赛中失利,这既是坏事又是好事。中国乒乓球运动要发展,就需要年轻的运动员—批—批地顶上来,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  相似文献   

17.
运用调查、访谈等方式对2006年四川省十运会乒乓球比赛直拍运动员的打法特点、比赛成绩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发展和提高我省青少年乒乓球直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双打训练体会胡凤兰,孙鼎顺乒乓球比赛中的双打和混合双打是我省的体育强项。我省乒乓球运动历史上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就是混双冠军。我省运动员刘伟与乔云萍分别获得过六运会和七运会女双冠军,刘伟与解放军运动员王涛合作蝉联了第41届和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朝着更加积极主动、凶狠,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战术变化多样的方向发展。2000年10月以来,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进行的一系列改变,增加了乒乓球比赛的悬念,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了,同时对运动员的前三板(包括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技术也要求更高,准积极主动抢先上手,谁就会占得比赛的先机,反之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境地而输掉比赛。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未来,加强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前三板训练任重道远。本文谈谈自己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前三板训练的粗浅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比赛的数学模拟竞技诊断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战术行为、击球位置、击球方向和击球技术4个转移概率矩阵模型和竞技效率值,对高水平乒乓球比赛进行模拟诊断。结果表明:相持和进攻是影响乒乓球比赛获胜概率的两个最重要的战术行为;运动员在侧身住的直接击球效果要好于正手位和反手位;击球方向从“本方反手长球到对方反手长球”的竞技效率值最大;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横拍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