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教育》2021,(8):67-70
<正>【设计理念】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积极评价的结果,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心理特质和人格特质。学生在高中时期会面临"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感)发展的任务,开始形成全面的自我认识,因此,建立自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及自我认同感有着重要影响。本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教育》2007,(5S):24-25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你的心理状态、心理疾患以及紧张程度、压力大小等,通过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可以有目的地来控制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树立自信,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薛巧 《山东教育》2009,(4):30-31
心理健康对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期的孩子如果拥有了健康的心理特性,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将会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所谓自信,是使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形成自信、乐观等为基调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呢?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年代80年代之后,年龄在16岁至30岁之间(包含16岁和30岁)以非城镇户口在城市就业的群体。自信指的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设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文章结合自信的理论和自编问卷研究,从新生代农民工、自信、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信三个方面展开述评。最后,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自信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慧芳 《考试周刊》2014,(45):190-190
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重要的心理"营养素"。培养孩子们相信自己的心理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树立。  相似文献   

6.
<正>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个人感受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心是指对自己及自己从事的事业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自信心强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无穷,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若经常  相似文献   

7.
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心理学领域中有关自信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该文尝试用系统分析的观点提出了自信概念:自信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正面肯定和积极确认程度。自信是通过对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及身心反应过程等若干中介过程的调节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自信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当前,自信研究在人才选拔与培养、健康人格塑造及具体教育实践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愿望或理想一定能实现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说:“自信就是自己信自己”,“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一点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自信,人们才能充满希望地去追求,去奋斗。  相似文献   

9.
郭艺 《成才之路》2010,(29):15-15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心是成功第一秘诀。"音乐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活动,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会不畏艰难,敢于发扬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千方百计争取成功;在生活中,会充满热情,热爱生命,追求精神的欢乐,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是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伍梦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34+236-234,236
自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本文以笔者在中专民间舞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上述关于自信心的定义、从一份教学问卷的结果出发,浅谈中专民间舞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心得.  相似文献   

11.
刘蓉 《广东教育》2006,(11):33-34
自信是一种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培养孩子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总是不如别人,成就愿望较低,就会消极被动,实际能完成的事情也会半途而废;而那些做事充满自信的人,才是将来最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才。正是因为自信,才能使他们的个性、才能、智慧,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在现实中,有时人们对自信心的理解会产生偏差。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的孩子有绝对的自信,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认为:“我表现最好,我该得第…  相似文献   

12.
谈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洋 《教育探索》2001,(5):20-21
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专任教师的职责,也是全体教师实施教育的重点。学校心理教育应以预防学生心理偏差、塑造积极个性为根本任务。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是至关重要的。自信心即是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具有高度自信的人意味着一个人信任和尊重自己;缺乏自信心则意味着对自己的轻视、自卑和对自己持否定的悲观态度。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灵力量(mental power and psychic po…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31):118-119
<正>何谓自卑?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充分肯定自己的力量,即相信自己能将事情做好,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初中学生中,心理存在自卑现象相当普遍。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卑心理,也就是说自卑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自卑心重的学生,意志薄弱,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缺  相似文献   

14.
事实告诉我们,当代农村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社会群体,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懂得: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们从事工作、学习的重要条件,有了健康的心态,才会有自信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人格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心理健康的催化剂。心理健康的人大多数相信自己,接受自己,喜欢与人交往、合作,他们也同样地相信和喜欢别人。因此,他们通常都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乐于与人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人际间的沟通,促进人们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人们和睦相处,增加生活的乐趣。人格和人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力量。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缺乏自信的学生则缺乏进取的动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调查发现城镇寄宿制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具体地讲就是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互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助人品格和自助能力,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包括组建大学生心理社团、设立大学生心理互助员、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发挥非正式群体的心理互助作用等多种方式。学校要把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作为进一步完善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大学生、让大学生充分体验,要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自信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击败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唤起自尊,树立自信,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1.赠名言,鼓自信。根据“学困生”心理,针对其各自特点,分别向他们赠送了“相信自己,便会攻无不克”,“相信自己就是强大”,“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有信心跨出每一步”等名言铭记在他们心中,鼓起他们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