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认为童话是男权社会教育、驯化儿童,尤其是麻木女性思想的工具之一。其作品揭露了男权话语霸权,成为上世纪英国开创利用经典童话批判男权思想的先驱之一。卡特成功地对经典童话进行了改写、戏拟和仿作,从而达到颠覆,消解男权话语霸权目的。她或是揭露童话的伪善欺骗性,或是把扭曲的女性还原到本来面目,以张扬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慧 《阅读》2007,(4):6-8
同学们,提起童话,我们自然就会想起丹麦作家安徒生,想起《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我们还会想起德国作家格林兄弟,想起《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小红帽》……直至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童话从脚底下的泥土地里,终于冒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童话人物——稻草人,中国文学的园地里,终于诞生了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叶圣陶。这位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童话第一人”,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成为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在暖暖的春风里,在融融的春日下,让我们放飞心灵,一起来读一读《稻草人》吧,那朴素自然的风格,那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叶圣陶童话既有安徒生式的诗情画意,又有本土文化的质朴纯真,定会让我们得到爱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世界各地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已被人们翻译成多种语言和多个版本。本文从《安徒生童话》英译版本的词汇层面去分析其文体特征,继而感受译作中所用词汇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4.
反映周朝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的《周易》与《诗经》,在对待女性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诗经》无疑承继《周易》,不过,《诗经》收集的反映西周晚期以来的诗歌,对女性束缚之严厉,比《周易》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也可以得出一般结论:即在男权社会较为稳定,男人们管理社会游刃有余时,就会对女性待以宽容;相反,在社会...  相似文献   

5.
简·奥斯汀通过《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但借助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方法,通过作者对骗子韦翰过分宽容的态度和对结局似是而非的"灰姑娘"童话式的理想化处理这两个症候的分析,可以得出作品的总问题即为奥斯汀作为19世纪初英国中产阶级女性存在的隐在的男权主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李昂的《杀夫》与方方的《奔跑的火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男权意识对女性的身心束缚,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苦闷、哀怨、彷徨、抗争和觉醒,表现出对女性生存、命运关注的热情。比较分析两部作品,以探索主人公林市与英芝两人在男权意识禁锢之下自我意识的复苏及女性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美国著名短篇小说《美女,还是老虎》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文章认为,无论给予这部具有开放式结尾的小说以怎样的结尾,都无法使其中女性角色的命运得到救赎,说明她们的悲剧是男权制下所有女性的共同生存悲剧,并简述男权文化对当今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玛格丽特并不是特殊的,和大多数妇女一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命运得到救赎。本文主要以《茶花女》为例,阐述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希望可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电影《大宅门》通过对白文氏这一形象的塑造,更反映了当今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和深层次的男性意识形态。表面上看,白文氏具有很大的权力和自由,其实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在不折不扣的执行封建社会的男权秩序。另外,《大宅门》中一些女性的“符号暴力”,是男权制“惯习”的深深漫染所致,无意中成为男权制度的合谋和帮凶。  相似文献   

10.
毕飞宇是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善写女性、喜写女性的男性作家之一。在《玉米》系列中,作者通过对女性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书写,揭示了乡村底层社会女性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审视女性由于男权文化和自身弱点造成的灵魂伤痛和精神裂变,反思造成女性共同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圣经》是一部对西方文化影响巨大的宗教盛典,也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文学巨制。《路得记》就是其中一篇田园牧歌式的伟大创造,讲述的是民族女英雄路得的生命故事。文章试图用女性主义来解读《路得记》,通过分析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倾向以及揭示同时存在的男权主义色彩(androcentrism)来倡导社会早日实现男女平等,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色戒》作为张爱玲用三十年时间不断修改的珍爱之作,在人性的讨论之上隐含了作者对政治的思考与批判。本文从男权话语下的女性悲剧和革命话语下的女性悲剧两个角度深入文本,探讨了战争年代被压抑的人性,以及男权统治下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3.
通过《白鹿原》中女性的整体形象分析陈忠实等男作家的男权思想。我们认为,《白鹿原》中多角度地再现了一夫多妻制,表现出作者对一夫多妻制的潜意识推崇;作品突出地表现了女人的物性和工具性,并且用美貌、贤良等男权审美标准评判女性,女人的凶死命运也表现了宗法制度仇视女性的价值倾向。《白鹿原》还采用了典型的男性化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三代女性精英知识分子的女性形象,女性精英知识分子的性格与命运映照当代社会中女性生活的多样形态。《应物兄》中有三类典型的女性形象:被规训与物化的女性、反抗男权的叛逆女性和圣洁而苍白的“理想”女性。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阐释,可以发掘隐藏于社会中的父权结构与男权意识,揭示女性主体意识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与重构。  相似文献   

15.
艾丽丝·沃克在《紫颜色》中,通过描写西丽的成长、发展过程,揭露和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压迫,讴歌了女性意识和姐妹情谊,阐释了女性和自然的密切联系。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紫颜色》,旨在阐明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的文学长廊中,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可以说是在众多文学画卷中独树一帜,小说中对于女性意识的描写可谓空前绝后。在当时男权奉行的社会中,《简爱》中所散发出来的女性意识一直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7.
《阅读》2012,(3):F0003-F0003
安徒生(1105-1875),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奥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自幼酷爱文学。他创作的文学作品种类很多,而犹以童话闻名于世。他的童话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至今还为世界上众多儿童和成年人所传诵。 2005年6月1日,我国邮政部发行《安徒生童话》特种邮票1套5枚,分别是:《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志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我们将在本期和下一期带领同学们欣赏这套系列邮票。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读童话。童话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源于古代的神话和传说,通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和夸张来编写故事。语言生动浅显,一般采取拟人的手法。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无论是动物、植物、普通人,还是本来没有生命的静物,都具备情感和生命。除了在课本里学到了一些童话,你们一定还在课外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中国当代的童话作品吧?这些童话呀,是我们成长必需的营养呢。我们可不可以像安徒生、郑渊洁那样写出自己的童话故事呢?我觉得,我们都能行!今天,陈老师就和同学们谈谈怎样学习写童话。  相似文献   

19.
吴文喜  吴根元 《阅读》2006,(10):F0003-F0003
一年一度的“诗韵莫小”校园学艺术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气势磅礴的艺术节开幕式令我们心旌为之摇荡;优美清新的“经典诵读”出古人今,是人性光辉的感受:“寻找《安徒生童话》阅读伙伴读书联谊活动”、““草房子》读书报告会”让我们这些小书虫心心相印;  相似文献   

20.
袁博 《职大学报》2013,(2):47-51
城市女性的出走问题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城市女性的出走渊源在现当代文学中始于五四时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城市女性的出走这个问题依然是很多作家的关注点,其中包括毕飞宇。毕飞宇《家里乱了》与《林红的假日》两篇文章,分别从自我的发现、性欲的涌动、宿命的表象和男权的主导几个方面展开,探究城市女性出走的背后所隐含的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