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闺怨诗是以闺中思妇的忧愁哀怨为主要描写内容的诗歌,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征人之妇的痛苦,受到了诗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重点分析了以"征妇怨"为描写对象的闺怨诗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性描写作为文学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文学性描写也有美丑之分,那些进入文学作品的性描写,本质上应为一种伦理与美学的情感.在文学作品创作中,性描写应该为作品主题服务,应当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应当为创造艺术美而存在,不能为性而性,把文学与性科学混淆,使性描写做了作品的佐料.  相似文献   

3.
尹小曼 《初中生》2006,(7):12-14
巴尔扎克说"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因为,无论我们描写什么,惟有"小",才能细;惟有"细",才能详尽具体;惟有详尽具体,才会生动形象.典型的细节就如一颗跳动的心脏,它使整个作品血肉丰满,血脉贯通.  相似文献   

4.
毕艳红 《文教资料》2008,(32):43-45
国内关于费德里科·托齐的研究非常少,但实际上他在意大利文坛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托齐的主要作品"无能"三部曲采用卡夫卡式的命运描写.表现了个人的烦恼与痛苦,反映了现代人的异化,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式的文本阅读方法为基础,通过解读这些作家作品中的象征物,分析"性"主题和"死亡"主题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及他们对待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的不同态度,阐明其学说对"迷茫一代"现代派作家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的塑造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德莱塞的“欲望三部曲“通过弗兰克这一人物一生的商场和情场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新时期一代巨人的崛起.通篇充斥着对女色和金钱的欲望,在三部曲中,女性的形象都是美丽的化身,这种描写是对女性的尊崇还是对男权的肯定?通过对作品中男性和女性行为和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德莱塞作为作者和男人身份对创造作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龙启瑞是广西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之一,为“岭西五家”、“杉湖十子”中的大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他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描写妇女的作品比较多,特别是描写节妇烈女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作品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节妇烈女形象,突出了她们刚烈的一面,与传统诗歌中的妇女有较大的区别。但由于道德色彩太浓,影响了这些作品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8.
歌剧《白毛女》看过已多年了,杨白劳除夕夜为喜儿扎红头绳的细节,却长时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只要一提到喜儿,我们就会想到那条红头绳,这就是细节描写特有的艺术魅力。细节描写往往决定作品的高度和深度。《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中,写晴雯病重,宝玉去探视她。作者通过摘掉银镯、咬下指甲、互换小袄等一系列细微精妙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晴雯纯洁炽热的情怀,对宝玉深沉执著的爱,以及她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而它的伟大是由无数典型的细节来体现的。细节描写是写活人物的主要手段。契诃夫的小说《醋…  相似文献   

9.
"The Distracted Preacher"是Hardy的悲剧主题作品之一.从其独特的悲戚之美足以窥见Hardy那精于描写宿命观悲剧主题的文学才华.  相似文献   

10.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符蓉 《文教资料》2008,(20):25-26
哈代在"威塞克斯小说"中对自然景物描写风格独特,巧妙运用了象征、隐喻、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服务于小说主题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其小说伟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了众多描写女子借助易装或沙场建功立业,或科场一举夺魁,或勇敢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而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作品,从中可以梳理出中国文学"女扮男装"母题的嬗变流程,并探寻其所揭示的反封建主题的演变与时代变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艾米莉的人生遭际来看,《呼啸山庄》带有半自传的性质。作品通过对呼啸山庄的自然景色,男主人公的复仇行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表达了她向世俗抗争的意志和对自由的追求,其中对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小说的主旨定下了悲凉、冷峻的基调。  相似文献   

14.
梅仲蘅 《文教资料》2009,(31):54-55
本文结合文学作品中具体的描写事例,分别从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绘味五个方面,对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进行了阐述,这对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丰富作品的意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文本自身和整体的角度重新审视余华作品中的人性描写,很容易看到其作品中一直存在着"残酷与温情交融"的现象,进而会发现其"暴力"、"温情"话语背后有着"发生"和"存在"的更广阔空间.并最终让人深思"人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埃德加·爱伦·坡的思想和作品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评论者.<厄谢府邸的倒塌>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和坡的其它作品一样,<厄谢府邸的倒塌>不仅讲述了一个惊悚故事,同时渗透着坡的艺术思想和人生观.通过从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的独特描写,对应和铺垫手法的反复运用,文章的精髓和主题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17.
张建国 《新作文》2022,(2):67-68
当下学生作品所呈现的主要问题是,将大量的语言描写简化成了转述句,导致本应生动有趣的语言变成了干巴巴的叙述,这样的叙述让读者很难感受到那种真实的场景,自然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生写作的意义在于通过再现生活的真实,从中有所领悟和体会.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会"说",是作文教学研究的重要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扬州评话<伍子胥>是用扬州方言创作的一部作品,该书中的"把"字句同普通话比较表现出了极大的特殊性,它既有动词的用法又有介词的用法,显示出了语言演变的轨迹,本文试图对该书中的"把"字句作具体的描写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穆天子传>描写了西周穆王巡游西域的故事.作品无论是构思还是文本线索,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天命人事"观.天命威严,神性的不断显现昭示着天命拥有绝对的权威;人事繁杂,德治和礼治的有效结合保证了"天命"统治下的人事活动行之有序.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初,茅盾创造了中国式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新观念,即:创作方法上,它把反映现实和展现理想结合起来,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合;艺术手段上,它把客观描写和主观见解统一起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本质上,它是比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更高一层的新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