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1世纪社会的激烈竞争,给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社会发展和变革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许多挫折。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抗挫折的能力,使之以良好的心态和过硬的本领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剡小琴 《甘肃教育》2007,(5S):15-15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挫折无可避免。素质教育中不能没有挫折教育,因为个体只有在不断经历挫折、不断反省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懂得“不幸是一种最好的大学”和“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的深刻内涵,对他们健康成长、获得成功、实现自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那么,挫折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使他们形成了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就为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使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很弱。一些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往往采取消极态度,或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或离家出走,甚至轻生。这些现象告诫我们,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重大的课题。 一、教育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 1.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学生受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肤浅的和片面的。可以结合学生成长的经历开导他们:他们从小到现在,无论是身体,还是知识、能力都在不…  相似文献   

4.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情感脆弱,对挫折的忍受力差,已成为妨害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探究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和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片面追求赏识教育容易使学生变得虚荣脆弱,教育者应该在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适当地进行一些挫折教育。科学发挥挫折教育的积极作用,以增强受挫折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磨砺他们的意志,增长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挫折,将会是学生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这使家长和教师都普遍感到担心和困惑。如何使幼儿面对挫折正确把握自己,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奋进,克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一般可以给孩子创设哪些“挫折情境”呢?  相似文献   

7.
一、一堂严挫折教育”课的设计思路与实践初一年级的思想政治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初一年级第四课“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我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打破了教材原有框题的限制,通过“体验挫折、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自我激励”五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让…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面临很多社会压力,他们在各个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引发了种种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挫折教育已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本文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分析挫折教育的内容,并对学校的挫折教育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从而达到使青少年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抵抗挫折的目的,为学校开展青少年挫折教育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挫折无可避免。素质教育中不能没有挫折教育,因为个体只有在不断经历挫折、不断反省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懂得“不幸是一种最好的大学”和“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的深刻内涵,对他们健康成长、获得成功、实现自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那么,挫折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在挫折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挫折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学会在挫折面前克制自已,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以微笑和勇气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父母的过分宠爱 ,激烈的学业竞争 ,学校教育的欠缺等 ,当今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低 ,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校应积极开展挫折教育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提高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使他们真正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认识挫折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必然性、普遍性、随机性和两重性 ,夯实学生随时迎接和从容应对挫折的心理基础 ,降低受挫损害程度。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 ,社会生活纷繁…  相似文献   

12.
对溺爱型家教中小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感是人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挫折是生活的大课堂,它对造就人有着特殊的作用-既能毁掉一个人,也能激励一个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倍受娇宠的独生子女中的小学生各人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的抗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迎接社会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未来的竞争不仅是智力的竞争,也是心理品质的较量,孩子们将来面对社会,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帮助他们战胜挫折,培养其适应能力,成为生活的强者。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一个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特殊时期。他们有着尚未发育成熟的特殊心理。由于目前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仅使他们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而且也给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挫折心理形成的诸多原因,希望以此作为借鉴和着手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积极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被挫折轻易地打倒,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研究挫折教育,探讨耐挫力形成的条件,分析认识挫折后的种种适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一、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入手,在教育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挑战1.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冷静对待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遭遇挫折并不是命运的“不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人都会遇到挫折,所以一定要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这样,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不会不知所措。同时,正视挫折还应懂得辩证地分析困境,在比较中认识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所以,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要做生活的强者,必须接受各种挫折的挑战。2.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仅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比如,在许多情...  相似文献   

17.
秦梅华 《山东教育》2003,(23):92-93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碰到失败和挫折。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他们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能力有限,经历和经验缺乏,更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有时在成人看来是很微小的一次失败,对于孩子来说,则可能是一次不小的危机。因为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孩子可能会不知所措,失望退缩,而这种退缩行为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行为障碍,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缺乏进取心,影响他们日后的交往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文太 《考试周刊》2013,(8):116-117
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管理上的种种原因,他们处于一种养尊处优或无人监管的家庭位置,也就逐渐形成了骄横、孤僻等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同样的,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升学第一的片面错误观点的影响,学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围绕学习为中心在转,没有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性格、个性变得异常脆弱,经不起失败或挫折的考验、磨炼,就产生了奇特的心理障碍,甚至产生了极端的错误行为。由于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个性及良好的承受和抗挫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羡君 《教师》2012,(8):6-6
中职生挫折心理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分析他们挫折心理成因的基础上,寻找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挫折心理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形成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性格,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对在小学阶段如何实施家庭挫折教育、学校挫折教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