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标准挺举技术是由提铃至胸和上挺两部分组成。自六十年代末以来,提铃至胸动作早已普遍采用下蹲式。而上挺支撑历来国内外普遍采用箭步式分腿支撑技术。近几年国外有些优秀选手用半蹲式上挺技术创造了几次世界挺举纪录,国内的一些大型比赛中也有运动员采用半蹲式上挺。今年四月份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中,国家举重集训队队员廖继光第一个用半蹲式上挺技术举起了183.5公斤,创造了75公斤级挺举全国纪录。  相似文献   

2.
研究运用三维运动学方法,获取评价抓举技术动作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廖辉、石智勇等5名运动员8次成功试举与7次失败试举中每个特征时刻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动作稳定性的角度分析抓举失败的原因。研究认为人/杠合重心与人体支撑面中心在前后方向的距离(两心差)是评价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各阶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两心差越小,技术动作稳定性越强。抓举过程中运动员的两心差数值曲线呈现出双波峰双波谷的特点,较为合理的两心差变化趋势应该是:两心差于发力阶段初达到第一个波谷,惯性上升阶段初达到第一个波峰,于下蹲支撑初达到第二个波谷,杠铃速度最大时刻达到第二个波峰。大多数抓举试举失败都出现在接铃完成阶段,而下蹲支撑阶段两心差过大是导致运动员在接铃完成阶段无法对杠铃形成有效制动的重要原因。研究中成功试举在接铃完成阶段末两心差几乎为零;接铃完成末两心差过大,将导致运动员在上举时失去平衡。  相似文献   

3.
论力量和速度在竞技举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重动作中速度和力量究竟起什么作用?二者的关系是什么?本文作者运用生物力学中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在理论上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论证举重中速度和力量之间的必然联系,澄清并统一认识。结论认为,举重中力量的大小直接决定杠铃高度和速度的大小,它对试举动作的完成起支配性、决定性作用。速度对试举动作的完成起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4.
1.在第二、三次试举时给杠铃增重的战术方案在专门的文献里,对第二、三次试举时给杠铃增重的战术问题尚缺乏研究。根据布舒耶夫(1963)的观点,在第二次试举时杠铃的重量应增加5公斤,而在第三次试举时增加2.5公斤,也就是举重比赛规则所允许的杠铃重量的最低增加量。鲍日科(1967)认为,在第二次试举时杠铃的重量应增加7.5或10公斤,而在第三次试举时则应增加2.5或5公斤。我们多年的研究和观察证明,最近几年来,在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参加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种用不太大的重量  相似文献   

5.
在抓举两项竞赛技术动作中,上拉发力是整个技术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对整个试举的成败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发力后如何转入下蹲支撑的这一技术环节,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时间发力;发力结束转入下蹲支撑前的动作状态;肘部弯屈的时间;屈肘的作用以及对整个技术环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许多学生身体过早抬起。分割了蹲踞式起跑起动动作的内在完整性,抑制了身体的快速向前位移。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地改进尝试。   一、身体早起产生的原因   1.动作概念不清   学生往往由于动作概念模糊,普遍存在摆动腿着地拉大步,造成重心滞后,身体早起。   2.手臂力量和腿部力量不足。   二、身体早起的纠正方法   1.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   教师有意识的多安排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的练习内容 (如蛙跳、跳深、立卧撑、俯卧撑等 )。并且组织上、下肢力量较差的学生进行专门性…  相似文献   

7.
如何选定试举重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举成功率低,这是近几年来我国举重比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试举成功率的因素很多,例如赛前训练、准备活动、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心理因素、试举重量等等,然而影响试举成功率的直接因素却是试举重量。运动员的试举重量应该根据其平时(特别是赛前一个月)的训练最高成绩、体力好坏、技术稳定性、竞技状态、心理因素、比赛经验、是否减体重以及对手情况等各种客观因素,综合起来慎重地研究而定。选定试举重量这是主观的东西,然而其依据却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试举重量选得是否合适,就看我们的主观判断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符合了就能够使运动员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当然成功率一般也就比较高;反之则否。如何选定两个动作总共六次的试举重量呢?确定试举重量是否存在一些客观规律呢?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和国际举重比赛的统计分析,企图探讨某些客  相似文献   

8.
李顺柱(身高1.7米)是我国75公斤级优秀举重运动员之一,曾多次获全国冠军,23届奥运会上名列第五。在六届全运会的比赛中,他的抓举成绩为150公斤(亚军)。本文要报道的是我们用Ariel立体分析系统对他试举150公斤成功的整个技术动作进行三维分析的主要结果,并就某些技术环节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0,(4):56-57
<正>保加利亚深蹲又叫保加利亚分腿蹲(Bulgarian split squats),是训练下肢的一个经典动作,即在箭步蹲的基础上把后腿抬高放在卧推凳上(卧推凳也可用其他高度适宜的物体代替),高度根据个人身高腿长调整,一般不超过膝盖高度。此动作减少训练下肢时脊椎的压力,发展腿部肌力,改善平衡,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下肢爆发力。传统的保加利亚深蹲膝盖和脚尖保持统一方向,做起身动作时支撑腿后脚跟发力,臀部往前冲,做下蹲动作时后腿膝盖尽量接近地面  相似文献   

10.
一、运动素质 (一)力量和速度在竞技举重的作用 1、举重训练力量的大小,直接决定杠铃高度和速度的快慢,力量是对试举动作的完成起支配性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速度是对试举动作的完成起保证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谈挺举的预蹲角度与预蹲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蹲技术是挺举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挺举预蹲技术的研究早已被国内外举重界所关注。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我国1972年恢复举重运动后的屡次重大比赛中,研究工作者对影响挺举技术发挥的关键环节一预蹲作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76年国家体委举重调查组对该年在武汉举行的青少年举重比赛的统计。调查组对八十一名运动员的二百五十六次挺举试举作了全面的观察,得出了挺举的失败,有百分之六十三是出在上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不同膝关节角度(60°、90°、120°)下进行的颈后蹲刺激,对4名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在随后的15s、4min、8min、12min、16min完成跳马动作时助跑和踏跳过程中的运动学数据以及下肢肌肉肌电数据的影响。希望找到一种最佳的颈后蹲刺激条件和方式,以提高后激活效应在体操跳马项目中的运用效果,并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本研究同时使用两台JVC GC-P100对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影像数据采集,随后利用APAS三维解析系统进行影像解析,以获取运动学数据。同时,使用Noraxon 16导遥测肌电仪对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时所需大量动员的相关下肢肌肉(包括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肌电数据进行测量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60°膝角下的5次90%1RM颈后蹲刺激后的4min会使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显著性提高,运动学数据及i EMG值大幅上升。结论:(1)60°、90°和120°膝角下的5次90%1RM颈后蹲预刺激,均可使男性跳马运动员助跑和踏跳阶段的运动学表现和i EMG值显著提高。60°膝角的刺激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该比赛于1992年11月26日—11月2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比赛的裁判工作。现将比赛中本人观察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及处理方法介绍给同行们。1 临场执行裁判员的判决尺度1.1 对场上运动员试举出现明显错误的判决:当运动员试举出现提肘之前横杆触及胸部,肘、上臂触及大腿或膝部,臀部触及举重台,两次预蹲,两次点名之后运动员超过所规定的试举时间等现象时,临场执行裁判员都能果断地判该运动员试举失败。  相似文献   

14.
郑宏伟  闫苍松 《体育与科学》2004,25(1):66-69,59
研究目的:以提高短跑的途中跑能力为目的,考察采用普通下蹲姿势、宽足间距下蹲姿势、髋关节伸展下蹲姿势三种不同下蹲姿势的力量训练,记录下肢主要运动肌的肌电图反应和地面反作用力所产生的影响,从生理和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表面双相诱导法的肌电图检测及应用录像轨迹系统对三种下蹲动作进行三次元解析。主要结果和结论:采用髋关节伸展下蹲动作的下肢力量训练对短跑选手提高途中跑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采用初动负荷法中的超等长收缩的蹲起方法对提高短跑选手的肌肉爆发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蹲杠铃训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13名男生为期3个月的蹲杠铃训练调查,浅述蹲杠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使我们通过蹲杠铃这一训练手段达到发展下肢力量,提高弹跳力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蹲跳式后空翻,即技巧中的快速低空翻上高低杠,除靠部分小翻技术之外,还靠蹬(跳)杠的反作用力来完成动作,空翻动作较高。小翻式后空翻和蹲跳式后空翻,两个动作的类型基本相同,但由于高低程度不同,结束姿势不同(小翻式后空翻展髋,蹲跳式后空翻屈髋),所以两种空翻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小翻式后空翻在高低杠上空翻低、握杠快(翻到3/4就握杠), 接大摆动作为好。蹲跳式后空翻在高低杠上空翻高、握杠迟(一周完了握杠,不握杠也可以接动作),接摆振转体、腾身回环、弧形转体、蹲低杠等动作为好。并且可在空翻完了之后握杠之前,加转体180°、360°、540°等,因此蹲跳式后空翻在高低杠上可出现许多精彩巧妙的连接。  相似文献   

17.
浅析挺举上挺技术中的预蹲动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本人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和观察,发现我国挺举上挺技术中的预蹲动作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基础教学或训练中人们大都认为,上挺预蹲正确姿势是上体严格保持正直、屈膝下蹲、臀部沿足跟方向垂直下降。但我认为正确预蹲动作应为上挺预蹲,在屈膝的同时相应屈髋,臀部在向下移动时稍向后移动,上体稍出现相应的倾度,这一观点已在国内外运动实践和许多研究资料中得到证实。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预蹲动作,初步探讨该预蹲动作的理论根据,旨在改进上挺预蹲动作,使挺举技术得到改善和提高。2 研究方法运用人体重心稳定平衡原理、运…  相似文献   

18.
16岁的保加利亚举重选手,奈伊姆·苏莱曼诺夫是当今举重五十六公斤级三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人类的举重史册上,记载了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三日苏莱曼诺夫在瓦尔纳的辉煌战绩。其中挺举一百七十公斤,打破了他自己在两周前欧洲举重锦标赛上刚刚创出的一百六十八公斤的世界纪录,同时以三百公斤的总成绩将自己十四天前创出的二百九十七点五公斤的纪录提高了二点五公斤。二个月之后,(十一月二十四日)苏莱曼诺夫由于体重的增加,告别了五十六公斤级,进入了六十公斤级的比赛。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的举重台上他又一次威名大振。苏莱曼诺夫第一次试举就以一百四十五公斤,把六十公斤级举重纪录的保持者,他的队友斯特凡·  相似文献   

19.
一、对上挺前预蹲动作的评价有的同志提出,预蹲是上挺成败的关键,认为预蹲动作做不好,上挺就很难成功。对于这点,我认为,预蹲的确是上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能不能就说预蹲是上挺成败的关键呢?正确的预蹲作用在于保证较合理地发挥腿部伸膝的力量,使杠铃沿着较正确的上升路线运动,以达到所需的高度。但是光做到这点还不一定能使上挺成功,即是它对上挺的成败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或称之为关键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运动员预蹲较准确,杠铃上升的路线也好,杠铃也上升到足够的高度,但上挺还是失败了,原因是支撑不好,缺乏合理的积极的支撑姿势和足够的支撑力量。上挺本来就是由预蹲和分腿支撑两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完整动作。预蹲好可以为支撑创造良好条件,但预蹲  相似文献   

20.
影响起跳效果诸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多数体育项目中均有起跳动作.起跳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动作的效果。人体起跳时,下肢弯曲下蹲,手臂向后,躯干前弯,然后下蹲起,手臂向前上摆,躯干后伸。在这过程中人体通过足对地面作用,地面以方向相反的力反作用于人体,形成一定的速度离地腾空达到一定的跳起高度,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表现,最终取得起跳外效应.起跳分原地起跳与助跑起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从原地起跳这动作着手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