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璟玥 《文教资料》2012,(34):112-113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是研究中古汉语的珍贵语料,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值得关注的语法现象。通过列举和分析材料,试谈书中"大"和"相"作状语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郭乃鑫  丁雪梅 《文教资料》2013,(32):132-134
量词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本文选取中古时期语料《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量词进行分类描写,力求展现各类量词在书中的使用情况,并以此来管窥魏晋南北朝时期量词的部分特征。  相似文献   

3.
《隋书·经籍志》史部载 :“《应验记》一卷 ,宋光禄大夫傅亮撰。”此《应验记》即指南朝刘宋傅亮撰《光世音应验记》 ,国内久佚 ,1 943年在日本京都天台宗派佛教寺院———青莲院发现了该书的古抄本 (原书可能唐时传入日本 ,后经再度传抄 ,而青莲院本乃日本镰仓中期所抄 ,日本的镰仓时代相当于公元 1 1 92 -1 3 3 3年 ) ,其中包括南朝刘宋时傅亮撰《光世音应验记》7条、张演撰《续观世音应验记》1 0条、南朝萧齐陆杲撰《系观世音应验记》69条 ,合称《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笔者 1 992年在日本得到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的影印本 ,其中大量的中…  相似文献   

4.
以《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调查的静态描写、举例说明的动态分析以及共时历时的比较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定量研究,旨在揭示中古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副词发展和运用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晋谢敷撰《光世音应验记》传于傅瑗,后经孙恩之乱散逸,瑗子刘宋北地尚书令傅亮据记忆追录7条.二、《续光世音应验记》,刘宋太子中舍吴郡张演,据其所闻续记10条.三、《系光世音应验记》,齐司徒从事中郎吴郡陆杲(张演外孙),据当时书籍传闻辑录69条.全书共计86条.此书在我国早佚,日本学者于1943年即在京都东山区粟田口青莲院的经藏《吉水藏》中发现此书的完整抄本.据日本学者推断,此书抄写约在镰仓时代中期(约当公元1192—1333年),50年代初,京都国立博物馆馆长、著名佛教史专家冢本善隆发表《古逸六朝<观世音应验记>的发现——晋谢敷、宋傅亮<光世音应验记>》一文,首次刊布了有关研究的成果及傅亮《光世音应验记》的原文.70年代初,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牧田谛亮教授将《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注释,由平乐寺书店出版.但可惜的是,一直无人将它介绍到中国来.最近获读孙昌武教授校点的《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11月第一版),甚感欢欣.因为此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无论从六朝佛教史资料、文学史资料,抑或语言史资料的角度来看,均弥足珍贵.相信此书在国内出版,必将有助于上述各个领域的研究工作.笔者1992年至1994年曾在日本京都花园大学任教,有幸从友人处  相似文献   

6.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是在我国久已失传而新近从日本介绍回国的南朝小说,书中保存了不少南北朝时期使用的较为特殊的词语。本文考释了十一条这类词语,同时对《汉语大词典》和今人的一些说法加以补正。  相似文献   

7.
董志翘的《〈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一文在影印本、他书的基础上进行精校,尤其以理校法为指导,分析并纠正了学者在校勘方面的失误,为还原抄本的原始面貌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其理校思想具体分析,并归类举例,指出理校法给校勘工作带来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49-151
《宣验记》《冥祥记》中观音故事主要通过诵念《观世音经》、设观世音斋、诵观世音名号等方式体现,其观音形象的描写较为简单。小说主要借救苦救难宣扬观音慈悲、借观音送子宣扬其灵验、借道教徒信佛、崇佛以扬"佛"弃"道",最终实现为宣扬佛法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采访近世之事”的著作,《搜神记》(二十卷本)中有很多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保存了晋代当时很多的常用语汇,为后世研究魏晋词汇面貌提供了材料;书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既可补充现有辞书的不足,又反映出这一时期汉语词汇的真实面貌。这些都说明《搜神记》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具有很大的语料价值,我们在研究汉语词汇尤其是中古汉语词汇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话     
与上古汉语、近代汉语相比,中古汉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还需要加强中古汉语的专书、专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萧红的《六世纪汉语疑问词语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分布》一文选取了中古汉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对其中的疑问词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还与同时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太平广记》中的特殊被动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广记》一书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中古汉语的面貌,本文从中归纳了中古汉语的三种特殊被动句:“为A见V” 式、动词后出现宾语的被动句、被动式与使成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     
正与上古汉语、近代汉语相比,中古汉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还需要加强中古汉语的专书、专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萧红的《六世纪汉语疑问词语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分布》一文选取了中古汉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对其中的疑问词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还与同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颜氏家训》中的语气词"乎"作了静态描写,并将其与《论语》、《孟子》、《搜神记》、《世说新语》等著作中的语气词"乎"作动态比较,认为中古语气词"乎"的用法基本与上古相同,主要表示反诘语气、疑问语气,只是使用频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现藏于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内的《法句譬喻经》残卷为西晋法炬及法立所译出,不仅在语汇和语法方面对研究中古汉语有较高的语料价值,对于中古的字词使用也有重大研究意义。文章选取常用词替换、同素逆序、脱文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中古汉语字词在用法、意义演变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搜神记》的疑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搜神记》的疑问句的穷尽性调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该书疑问句的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古汉语疑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晚唐五代时期禅宗文献《祖堂集》疑问句句末语气词既有新兴的,也有沿用的,且主要用于是非问句。新兴的"摩"使用频率最高,用法上不仅相当于"吗",还相当于"吧"。新兴的"聻/你/尼"尚未得到广泛使用。在新兴的语气词的使用速度方面,《祖堂集》要快于敦煌变文。上古汉语就已使用的语气词"耶"、"也"、"乎"在《祖堂集》中的使用频率都较高,"哉"、"欤"、"焉"已呈现消亡的趋势。中古汉语产生的语气词"那"未得到普遍使用,用法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尚情"原则是《世说新语》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修辞精神原则,它贯穿全篇始终,指导着文章的创作思维与表现的模式。文章分析了该原则的两个内涵:"辞以情发、情寓辞深"和"深而不诡、修而有节";总结了它所蕴含的三种精神,即"情深无邪"、"情深无限"、"情深无忌"。期望探讨此题,借以推动中古时期的汉语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访近世之事”的《搜神记》(二十卷本)中有很多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是研究魏晋时期汉语的重要资料。《搜神记》中保存了晋代当时很多的常用语汇,为后世研究当时词汇面貌提供材料;常用词的运用则可以为我们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常用词演变情况提供语料。  相似文献   

19.
李丽 《语文知识》2011,(3):34-36
中古时期汉语复音词蓬勃发展。《魏书》中的单义双音词有的首见于《魏书》,或为北朝新语词、或为旧有概念的新表达、或为古已有之的语词出现新的意义;有的始见于中古时期,在《魏书》中亦有应用.这些新词新义反映了汉语复音词在中古时期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20.
观音灵验故事属于“释氏辅教之书”的一种,是当时一种通俗的佛教宣传品,具备小说形式,该如何评价这些作品,如何充分估计其艺术价值,如何看待它在小说史上的地位,这是今天的人们需要考虑的。观音灵验故事目前尚有不少遗文,尤以《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收集最集中,论文即以此书为主要研究文本,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小说文体本身来考察唐前的观世音灵验故事的产生及其叙事特色,以期更好地认识六朝时期小说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