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从定义上来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  相似文献   

2.
教育和德育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和德育均指学校教育和学校德育。所谓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和德育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和德育均指学校教育和学校德育.所谓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吴小建 《考试周刊》2013,(55):166-167
<正>一、德育的概念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传递社会实践经验并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对于教育,通常有这样三个层面的理解:“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生活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指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本所讨论的教育是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能力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德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狭义德育单指道德品质教育。本文重点探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广义德育,即"是把本学科内蕴涵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就教学德育的本质而言,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现象。教育分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狭义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所谓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  相似文献   

9.
李研 《职业技术》2010,(4):56-56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力搞好成人教育,对于加强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成人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  相似文献   

11.
鼓励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自我教育倍加赞赏。他在《帕夫雷中学》中 :“称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自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教育是指在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中 ,受教育者为形成良好的品德 ,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智力、体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养成健康的体魄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而进行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自我教育 ,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 ,依靠主观能动性 ,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进行…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就其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地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就其狭义(即学校教育)来说,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和教育的自身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什么?按辞书的解释,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智力发展、身体健康以及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几乎每本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何谓网络教育?这是网络教育研究的首要问题。网络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育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网络教育是指以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以及因特网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旨在服务于人的健康、持续和全面发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常常可见“教育教学”的连用,抑或“教育与教学”并列存在,那么,教育和教学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教育学已经将“教育”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清晰地界定,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并不是从非此即彼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狭窄的发生场域,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种影响,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对一个人思想、品质、智力和体力诸方面的有意识的影响。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教育评价中,有一部分人把学校的教育质量错误地当作学生考试分数去理解,去领会和要求,即哪所学校的学生分数考得高,升学率高,就表明哪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其实这是一种较片面的观念,这种观念与要求,若长此以往,则势必导致学生,学校,甚至整个教育向畸形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得以传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从广义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从狭义讲,指具体的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成云雷 《继续教育》2002,16(6):48-49
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决定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多寡和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企业继续教育理所当然成为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对企业继续教育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看法。狭义的继续教育是指对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所进行的高新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和扩展,即大学后教育。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包括狭义继续教育在内的,对所有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而又需要更新和增加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所进行的知识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由于我国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程…  相似文献   

19.
小学德育是小学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 ,而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它是指教育者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那种教育活动。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各方面都处在奠基阶段。小学的奠基程度如何 ,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小学时期的基石奠正了 ,那么人生的大厦也就牢靠了 ,因此研究小学道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小学道德教育属于启蒙教育。何谓启蒙 ,《辞海》解释为…  相似文献   

20.
《云南教育》2008,(24):26-27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支持,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难题。德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德育长期性、持久性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