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如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他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种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所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多种感官感受音乐,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那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笔者认为要从课内外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情感。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情感呢?这就要靠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笔者认为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6.
李海艳 《课外阅读》2011,(4):182-182
音乐能唤醒人们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音乐欣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谈了谈自己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西部地区是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相对落后的地区,在音乐教育上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中学音乐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音乐教育环节,它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音乐知识、音乐感受以及音乐爱好的任务。因此,怎样配合当前的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西部地区中学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中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音乐欣赏课由于在教学性质上属于教学内容相对丰富、知识涉及面相对较广、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音乐教学,因此,它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欣赏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于所学习的欣赏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把…  相似文献   

8.
张琳 《考试周刊》2013,(84):188-189
中学音乐欣赏课的现状是,学生边听音乐边说话聊天,有的甚至看书写作业.造成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音乐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对方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真正的兴趣和爱好,成为具有音乐审美修养和艺术创造激情的人.那么怎样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呢?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教师、学生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永玲 《成才之路》2012,(20):95-95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节好的音乐欣赏课可以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在音乐美的享受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那么,如何上好欣赏课,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还需多下哪些工夫呢?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情感,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老师应设法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更有智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杜君山 《考试周刊》2011,(17):232-233
中学的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音乐欣赏,提出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材编入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在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开阔音乐的视野,发展情商,而且可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激发创造力。我们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课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重视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发展学生“听”音乐的能力;中学音乐教师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感受音乐、进行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这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完善学生的性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要靠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4.
正一直以来,学生最怕上音乐欣赏课。他们普遍感觉,课上欣赏的音乐太过深奥难懂。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让音乐欣赏课单调、枯燥的现状持续下去,则根本谈不上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教师应该怎样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把单调、令学生感到"云里雾里"的音乐激活呢?培养想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开设的音乐欣赏课,目的不仅是提高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也是中学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是经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当我们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必定会受作品中各个音乐要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同情绪的反应,我们对音乐作品的这种情绪的反应,是感性的,它并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过程。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乐声中感受不同乐器的色彩,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艺术美的存在。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7.
薛晖 《儿童音乐》2011,(5):41-44
探讨时间:2010年12月14日晚参与人员:薛晖、永州初中音乐国培班辅导老师及学员薛晖:老师们好,我来啦!很高兴能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初中音乐教学问题。谢玲:音乐欣赏课比较难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感觉教材中大部分的欣赏内容与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知识层面较远,上课效果不理想。何佳玲:我觉得上欣赏课,就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根本就没兴趣,也提不起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中学音乐欣赏课应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突出其音乐艺术的特点。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通过潜移默化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过于强调艺术理性,把学生音乐审美框定在认知结果的认识论层面,忽略学生音乐感觉与审美经验培养的生存论和价值论等问题。基于“感觉唤醒”的小学音乐教育指向学生生命能动的美感能力、生命发展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本真的价值意义。教师应在具身、沉浸、生成“感觉唤醒”的教学路径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回应学生音乐审美的现实需求,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在初中教学中开设音乐欣赏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兴趣的培养,更是发展自我的一种途径。新课改以来,中学音乐教育更加提倡学生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