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9,(3):124-12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客家体育文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客家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同时,客家体育文化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文化动力支撑.客家体育文化发展面临地域、民族差异与文化误读;国际竞争力不足;创新与传播乏力等诸多挑战.建议树立科学的客家体育文化价值坐标;建设客家体育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客家体育文化现代化传播体系等,以更好地发挥客家体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和价值,继承与弘扬优秀的客家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为客家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客家地区的民间信仰十分普遍,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应树立正确的理念,积极开展客家民间信仰的旅游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地域特色,优先开发民间庙会和宗教建筑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本论用景观人类学的方法重新考虑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迄今为止许多客家学者认为客家建筑内涵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风水等起源于中原的文化思想体系。但是,在客家的大本营——梅州其实不少当地人更加重视另一种环境知识,假如仅从中原文化的角度说明客家建筑会妨碍理解客家建筑文化的全面性质。本论以梅州的传统民居围龙屋的个案指出客家建筑文化的重叠性,从而提出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9,(4):11-15
"蓝屋"是客家著名海外侨领张弼士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故居"光禄第"俗称。随着国内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侨文化的研究兴起,客家华人华侨及与其相关的事物也逐步引起人们关注。在此,就张弼士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故居"蓝屋"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方面,探讨其对客家建筑与装饰的传承,以及与欧洲建筑、装饰文化元素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9,(2):16-21
千百年以来,客家人从"过番"到达东南亚国家而成为居住国华侨的时候起,两种文化(文学)就不断交流与相互传播。即使在"海禁"时期,海外华侨凭着这份少有的执著秉性,依然守护着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薪火传承,浴火重生。客家华侨拥有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客家文化、文学与东南亚南洋诸国的文化、文学的交流与融合,极大地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文化交流与相互传播,也为当今"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赣南客家民俗摄影与影像文献记录研究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以及对社会实践的依赖性。通过摄影手段让深层的地域文化尽可能丰富地反映在其民俗摄影中,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昨天,并帮助我们留住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拓展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广度,挖掘民风民俗的深度。为"一带一路"的实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不仅对丰富和完善赣南客家民俗影像纪录起到文献价值的作用,对中国客家文化的丰富和完善,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为了促进各国各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中国政府于2013年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进而在2016年提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民族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高校应抓住机遇,并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为此,民族高校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定位办学方向;应具有全球意识,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应保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实现人类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当前湖湘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助力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统筹湖湘文化资源,实现湖湘文化整合传播;发挥湖南传媒产业优势,打造对外传播的湖湘品牌;寻求人类文化契合,减少对外传播中的文...  相似文献   

9.
客家祠堂是客家宗族祭祖的首要重地,也是客家人的情感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明作为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的重要地区,拥有大量的客家祠堂,其堂号、楹联、建筑格局反映了客家人崇祖观念之深;其族谱、祠碑、楹联反映了客家人移民道路之艰;其祖训、功能反映出客家人耕读思想之重;其选址、布局反映出客家人风水文化之盛。客家祠堂是研究与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文化的交融与沟通,尤其是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传播已成为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共识。推动音乐文化的互联互通,对客家山歌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互惠的机遇。通过对客家山歌传播的现状、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对外传播的影响等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客家山歌的传播和交流,以及海外客家人对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辈子     
有时,人的一生会在一天发生彻底改变,夏萌本期就给你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 Ralph was my coworker in Germany,also a good friend of mine.He has dark skin,round eyes and crazy Einstein like curly hair.When I met him in 2005,he was already over 50, but looked young and behaved like a little kid most of the time.His motto was,"man has to look good,and life has to be carefree".  相似文献   

12.
13.
一天一辈子     
夏萌 《海外英语》2010,(4):55-55
有时,人的一生会在一天发生彻底改变,夏萌本期就给你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掐指一算,咱们离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可没有几天了,不好好恶补一下奥运知识那可不行。话不多说,赶快进入Olympic(奥林匹克)百科的海洋吧!  相似文献   

15.
拥有美术学位的管道工沃德女士在行业内卓尔不群.像她一样的从事传统的以男性为主的行业的女性境遇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揭示了一分为二与合一为一这一哲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了人们思维运动中分与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本文Mark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祖国——美国对全民防震意识的教育及在技术上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这对我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当然,地震来临时,政府也应该调集各种有效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对受灾群众迅速进行救助,这是一个人性化的政府应该具备的功能,也恰好是中国政府在5?12大地震中所展现出来的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为中国现代文学殿堂塑造了许多寓意深刻又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鲁迅在刻画人物时用语精妙,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描写临终前的祥林嫂时,鲁迅精选角度,变换语序,简笔勾勒,使得祥林嫂的形象丰满又洗炼,鲜明又深刻,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不能不服务于救亡急务,由经学附庸蜕变为政治附庸,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落传统文化的"诗魂"。这一命运,在如飓风般迅速推进的时代浪潮中,是不可避免的。"文"与"雅"逐渐衰落,最终成为陪衬和点缀,而"白"与"俗"则逐渐成为正宗和主流。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语境中,诗教传统仍得到了隐性绵延.当语教理念成为独尊并罢默多元之后,语文教育的诗魂就进一步迷失了.在"大一统"的格局中,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不可能异彩纷呈,更不可能形成流派.尊俗敌雅的偏颇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质量,也降低了全社会的语文水准.在商业驱动和畸形评价的双重挤压下.语文无法不急功近利.语文教育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到常识,续接传统.并在诗与语之间找到平衡,使雅与俗达成交融,全面实现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