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怎么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昕昕是个爱举手、好表现的孩子,只要老师提问,他都会举手。请他回答,他说的常常是前言不搭后语,没完没了;不请他回答,他的手仍然高高地举着,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我”。尤其是有人观摩活动的时候,老师更觉为难。您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2.
开心巧克力     
《科学启蒙》2012,(12):56
校园里的小笑话惯性实例物理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讲废话。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依然我行我素。老师就问:"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说:"惯性。"老师继续问道:"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回答道:"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暗示了我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我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些很美的青草,不过…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不要错过芳草◇田语编译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  相似文献   

5.
这学期,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要请学生站起来个别朗读时,他们就会一下子矮半截——头都埋得低低的!没有几个愿意站起来朗读;然而叫他们集体朗读时,他们一个个都精神饱满,读得有滋有味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找来陈涛同学询问,他是个胆大的孩子,回答问题挺积极的,可最近也不肯主动站起来读课文了。他的回答令我吃惊。他说:老师,你检查我们朗读时,总先说:‘请大家仔细听,××同学有没有读错的地方?’于是,大家都扳着手指头数他读错了几处。想到将要接受同学的‘弹劾’,我就会特别紧张,越紧张就越读不好,就不愿读了。”啊?问题竟然出…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新班,好多学生的名字都还叫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几天来,我发现教室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挺腼腆的,不爱多说话,上课时似乎很胆怯,一般很少举手回答问题,间或有一两次想回答问题,手也是似举非举,低着头,显得非常自卑。一次,在他刚想举起手的时候,我就果断地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小男孩站起来了,可回答问题的声音跟蚊子似的,我站在讲台上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周围的学生也哄笑起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落在了小男孩的身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可笨了,什么都不会。”“老师,他是个不算分的学生。”我顿时一愣,因为我知道“不算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注视着这个小男孩,这时,他惊慌地望了我一眼,我感到那慌乱的眼神中有一种委屈的神情,他的脸红了,头也垂得更低了。于是,我连忙制止了同学们的喧闹,大声问道:“同学们,有谁告诉老师,他回答得正确吗?”同学们都默不做声了。这时,有一个女孩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他答对了。”我便又一次鼓励男孩:“请你再大声回答一遍。”男孩又回答了一次。这回我听明白了,便格外大声地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相似文献   

7.
情境一老师请豪豪去上面和小朋友们玩碰球游戏。他说:"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8球碰1球。"(应该说成"嘿嘿,我的8球碰几球",小朋友们齐声回答"嘿嘿,你的8球碰1球"。)结果,小朋友们哄堂大笑,都在笑他。他有点惊慌失措,站在那儿不知道该做什么。老师说:"这个时候就神气了,上面的小朋友出一点错你们就笑成  相似文献   

8.
学生答问卡了壳怎么办?我听到过一件感人的事例:某特级教师任教初一,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只说了两句就支支吾吾地说不下去了.这时,班里许多同学都高举着手,叫嚷着:“老师,让我说吧!”但老师并没有请另外的同学替他回答,而是耐心地诱导启发他继续讲下去,终于使他基本上回答了那个问题.这位学生十分感动,后来在一篇作文中写道:“………那时,我真恨自己,站在那里,低着头,慌得不知怎么好…….这时,我听到老师亲切柔和的声音:‘不要紧,你冷静地想一想再回答.’我抬起头,正遇上老师向我投来的信赖、鼓励的目光,我平静下来,有了勇气…….”  相似文献   

9.
出了两身汗     
胡友江到河仓供销社打油买盐,走到孟家岸,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拦住他,亲热地对他说:“伯伯,你去买东西吗?请你教我几个字。”说着从小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给胡友江看,“老师写给我的,我认不得,请你教我一下吧。”小孩子一对圆溜溜的眼睛盯着胡友江。胡友江楞了好一会,对那张纸看也没看一眼回答说“我有紧要的事,你去问学校里的老师吧。”嘴里说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活动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回答问题的声音轻了,老师再帮他重复一遍;一个孩子回答不出问题,就请另一个孩子帮助他回答,老师最后满意的是孩子们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我们平时都会说: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殊不知教师要学会等待,多一份温情、冷静而  相似文献   

11.
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先让学生读,把课文读熟,然后提出一个一个的问题,由学生个别回答,或集体回答。有些学生就端坐在那里,不动脑于,反正我不举手老师也不会请我,集体回答他就当南郭先生。多数  相似文献   

12.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2年级,成绩还算不错。但他特别害怕上课回答问题,老师提问时他就会紧张,明明很容易的题也回答得结结巴巴。老师和我谈到这个问题,说除了老师会多鼓励孩子之外,也希望家长平时多关注,培养孩子大胆一些。其实我知道我这个孩子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他,怕答错了同学笑话。我应该如何帮他呢?蔡建新:这是个上小学2年级的男孩子,学习成绩不错,总是担心老师提问,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结结巴巴的。这个孩子的状况可能是源于某次回答问题时,  相似文献   

13.
三还MP3     
下课后,小龙跟了过来。我回头问他干什么,他低着头,说想要Mp3,请我还给他。我说“:就这么还给你,你自己说行吗?”他说“:那就请老师处罚我吧。”  相似文献   

14.
《义理、考据和辞章》的教学进行到第一部分4—7段的时候,我改变了原先逐段分析讲解的设计,作了这样的处理:首先,我说:“以往总是我提问,大家回答,今天,我当学生,大家当老师,请大家根据我的回答帮我设计出应该提出的问题,好吗?”话一说完,学生们就催促我说,“老师快回答吧”,一个个迫不及待。我按课文回答:“(正确的观点)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即第四段  相似文献   

15.
<正>在班会课上,我问学生们长大想干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想当科学家。""老师,我想做一个音乐家。""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警察。"……我很满意他们的回答,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小手一个劲儿地往空中伸,哦,原来是班里的学困生——吕斌斌,我请他回答他的志向,他大声地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清洁工!"班里一阵哄堂大笑,同学们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谁最丑 某天,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说:谁觉得自己是班上最丑的?请站起来。一会儿,有个班上最聪明的同学站了起来。老师就问:你觉得你是班上最丑的吗?这位学生回答:不!老师,我只是不忍心你一个人站在那……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你有话想说在一堂心理班会课上,老师提问:“你们对视频中提到的两种思维方式是怎么理解的?请大家思考一下。”几分钟过后,老师点名了一个同学回答,他摇摇摆摆地站起来说:“不知道,我是一个废物。”脸上的表情是戏谑中带着骄傲。顿时,班上传来一阵哄笑:老师压着随时会爆发的脾气继续引导他,问他视频的关键词是什么。那个男生反而提高了声音,又说了一次“我是一个废物。”老师随即问其他同学,没想到并没有人站起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周围反而响起了几个声音:“对,我们都是废物。”  相似文献   

18.
《今日教育》2007,(3S):62-62
一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请他回答:“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话?” 学生大胆地说:“老师你刚才说的是普通话。”  相似文献   

19.
张智萍 《班主任》2004,(2):19-19
有位家长向我反映,说女儿十分怕老师,问及原因,孩于的回答居然是"老师太高了."这样的回答让我觉得十分诧异.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身材高大的朋友聊天,我请他坐下来聊,他说他喜欢站着.于是,他站着我坐着,整个交谈过程我都得用力地抬着头,用力地抬着眼皮,虽然话题很轻松,但这个交谈过程却让我感到万分费力.空间上的垂直距离,给我带来一种扑面而来的压力,使我产生了莫名的紧张感.  相似文献   

20.
辩证思维     
<正>哲学课上,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辩证思维?"老师想了想说:"我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吧。有两个学生,一个成绩优秀,一个成绩很差。我准备办个补习班,你认为他们谁会来参加补习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成绩差的。"老师摇摇头:"不对,是那个成绩优秀的。因为他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