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与工具书蔡宝珠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学者。他一生酷爱读书,读书在他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是他革命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作为特种书──工具书,同样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毛泽东喜...  相似文献   

2.
《广西教育》2010,(19):F0004-F0004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被认为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他们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却反对印象派纯客观理性的描绘,提倡事物的实质和象征意念,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先驱。他的早期画作喜欢用荷兰画派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该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赚了3000万     
尼克·阿洛伊西奥,一个普通的17岁小伙子,邓文迪、小野洋子和李嘉诚是他的投资人。如今,他以千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他自主开发的App程序。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一生,充满着独特的传奇色彩,从一开始,他就以“乡下人”执着的性格走着他的路,写着他的文。他的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启示;他的文,又以湘西美丽的山水人事、“乡下人”纯朴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透视角度,使人们深深地陶醉和痴迷。时隔60年的今天,我们又重提他的小说《边城》,因为它既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能够真正代表作家风格的成熟之作。下面,本文就着重分析《边城》中所体现的对一种自然、至性、自为、自由生命形式的探索和追求,并从当时现实和历史原因探究作者以这种生命追求作为小说中心的原因和社会意义。一、作…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在众多的城市流浪中找寻,骆英无疑是他们中的佼佼。他直接参与了都市的开发和建设,经营着一个颇具实力和颇具影响的企业,是一个成功的中青年企业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城市的受益”。按理说,功成名就之后,他完全可以尽情享受成功带给他的喜悦,尽情享受都市的繁华与便捷,但作为诗人的骆英,其内心的荣耀与世俗的荣耀似乎并不相称,他偏偏“站在了城市的对立面。尖酸、刻薄、激进、变形,似乎是城市不共戴天的敌人”。当他看到“城市化的过程加大了社会的不平衡,在城内和城外,有着许许多多的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强烈反差,使他内心充满矛盾和苦痛,也使他以批评的姿态,对城市和自身的生存状态进行重新的审视和确认。“对社会良知的渴望,对社会公平的渴望”决定了他的人生态度——以激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儿子贝贝是一个健康、乐观、通情达理的孩子。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在一段时间迷上了电脑游戏,玩起来不顾时间,对父母的劝说也不听。我们试着给他规定时间,但由于他从小固有的任性和游戏的新奇、吸引,很难约束他。再加上开始我的态度简单粗暴,教育以失败告终。为了改变他任性的性格,培养他说话算数,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了 34年,他从学年组长、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主任、教学副校长到一校之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特别是当校长以后,他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突出的业绩,赢得了领导、同行、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先后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市级拔尖人才和中学特级教师,并兼任省教育学会会员、地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市政协委员等职。  他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多年来,他以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先进的治校理念,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安达高中的大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他…  相似文献   

8.
理论和实践的简要回顾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贯穿于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最重要、最令人向往和最富魅力的思想之一。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欧文曾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在英国和美洲进行共产主义的试验,他创办了模范移民区、工人参加管理的工厂、孩子的乐园幼儿园等。其实验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一度部分地取得成功。欧文当时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满意。他认为,他给他的工人创造的较好的生活条件,还远不是合乎人的尊严的。他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奴隶”。在他看来,“他给他们安排的比较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谢冕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其主要贡献集中于新诗方面,但其开拓精神、研究视角、批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都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甚至越出了文学的范围之外。他早年生存和成长的背景不仅影响了他对文学的选择,而且养成了他视文学为济世手段的庄严、神圣和虔诚的信念,从而在对以诗学以中心的五四以来新文学乃至新文化的研究中,注入了具有他个人特殊风格的开放观念、忧患意识乃至本能般的对僵化的文化模式地批判精神和近于汪洋恣肆般的诗情。他自八十年代初自领风骚,富于先锋性和敏感性,长于对文学现象高屋建筑式的把握,既能推波助澜,又能逆潮流而动,对文学现象加以适时地批评和引导;在今天他似乎比以往更为执着地呼唤和坚持文学的理想,希望能给社会人心以导引。  相似文献   

10.
张含是一位受到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文艺思潮影响,与之呼应而又有突破与超越的诗人。他以独创精神,以“宝石”为着力点,反映了滇缅边境人民痛苦的心声;其诗以情胜,凝结了他对人民、对朋友、特别是对杨慎的真切同情和深厚友谊;他以毕生精力作诗,广收博采,求变求新,自成一家,实为云南乃至全国明代诗坛上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学者,胡适的思想理路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同时,更多地体现在他大量的报章文字和报刊编辑实践中,编辑报刊成为他与现代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特殊方式,他以启蒙立场关注社会现实,以自由主义的理念构建公共论坛,以负责任的态度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2.
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毛泽东一贯的主张。在这方面,他身体力行,他的诗词不仅绝大部分采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而且善于旧题新作,借用神话、典故,化用旧句,他以对传统诗词的巧妙继承和革新,反映了崭新的内容和意境。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与马文瑞同志相识以来,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位值得钦佩的老前辈。他是领导,但从不以领导者自居;他是长者,却从不以长者自恃。他的一贯作风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近八十年的革命生涯,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道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向他提出矛盾的观点,看他的辨别能力;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同他反复辩论一个问题,看他的辩才和机智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请他出谋划策,看他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  相似文献   

15.
倡议书     
《初中生》2007,(5):10-10
孙江波同学人小志坚,身处逆境不低头,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和身患重病的父亲一道,向命运抗争,有着对健康生命的愿望、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孙江波同学以他朴素的大爱对待身患重症的父亲。在父亲眼中,他是阳光,温暖着父亲受伤的心;在老师眼中,他是种子,刻苦学习,自强自立,让自己在知识的浇灌下发芽、吐蕊;在同学眼中,他是春风,以赤子之心为大家树立起一个新时期孝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沈从以给他留下深刻烙印的湘西作为背景,在他的小说中营造了一个诗意朦胧的湘西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对爱、美和生命的赞颂。他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里汲取了创作的灵感,选取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物作为题材,追求语言上的简洁、含蓄、平实、朴素,以超常的恒心和毅力进行创作,并本着经济、妥帖、恰当的标准进行修改。从而构成了他小说的特色:清新、自然、朦胧、诗意。  相似文献   

17.
苏轼富有魅力的完整人生是由他独特的人生态度、艺术学术成就、社会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受儒、释、道三种思想的熏陶与浸润,他审美地观照人生和世界,赋予普遍的东西以更高的意义;幽默地化解困顿与挫折,显示了积极人世、超越世俗、随缘旷放的生存智慧。他以佛家为安身之法;以儒家为治世之具;以道家为修身之术,聪明地将儒、释、道三者沟通起来,值得后人回眸钦佩,感叹深思。  相似文献   

18.
论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 《教育探索》2005,(1):14-1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课程建设的开拓。他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思想,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舍乎社会和个人发展为目标,内容涉及生活、社会、科学、艺术、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他主张实施教学做合一,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评价标准。研究和借鉴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于当前课程改革和未来课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渭的本色论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俗”和“真”。徐渭的禀赋遭遇和人格思想决定了他的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使他确立了新的戏曲美学标准。提出了以心灵觉醒为基础,以通俗自然为核心,以摹写真情、真性为目的的本色论。在他的杂剧《四声猿》,理论作《南词叙录》、《西厢序》等中都有确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大昕的诗作总是透露出浓厚的史学趣味,他在经史方面的知识积累及思维习惯,影响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他以史品诗,由“史家三长”引申出“诗学四长”,以惩恶劝善的史学功能观倡导通过诗歌来进行社会教化,主张诗作敦厚古朴。他用考据家和史学家的眼光训释注疏诗作、品评诗歌内容,主张以学为诗。同时,钱大听还以诗论史,他的怀古咏史诗总是表现出史学家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在“明体致用”的治学宗旨指引下,他的诗作还有因古鉴今,关心现实的特点,严密考订的史学方法在他的诗歌中也有表现。钱大昕诗作的主要价值不在于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而在于含经咀史、评史论经、诗史互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