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舞台美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着一切造型艺术的各种创作与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派生出了现代感强烈的具有个性的新型舞台表现模式.因此,设计者应经常地、不断地去学习,把最新技术应用到舞台美术中来,以创造出观众满意的、最佳的舞台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崔薇 《文教资料》2008,(4):11-12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需要优秀的剧本,还必须经过舞台演出和观众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沈汤之争"触及到了戏剧的本质及其价值定位问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围绕剧本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问题而展开的.从二者的主次关系、接受群、艺术感染力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剧本的表演价值应高于其文学价值.剧本的创作是为戏剧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可以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戏剧.  相似文献   

3.
中国戏曲(京剧或其它地方剧)的表现形式,是根据舞台形式而组成的,基本上是一种歌舞形式,它是通过综合性的“‘唱,做,念,打’的手段,在固定范围的舞台上反映历史或近代的广阔生活,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程砚秋语)它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把优良的文学和艺术的精华吸收进来,综合成一种包含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综合性的新型艺术,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和美学价值。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体系鼎峙于世界剧坛,形成了东方戏剧美学学派,这与它舞台时空处理的写意性这一特征是分不开的。戏曲艺术在对时空的处理上可以说有极大的自由性,灵活性,其创作原则是自由时空式的,是“放射性的”。它可以把舞台空间放射到客观世界的任何地方,也可以把舞台时间延伸到任何一个瞬间,所以在这小小舞台上戏曲演出可以自由地运用舞台时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舞台时空的  相似文献   

4.
戏剧中潜台词的处理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戏剧潜台词的挖掘可以更接近人物,感受形象和剧本的灵魂。舞台表演中,可以紧扣舞台行动发挥潜台词的魅力,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潜台词丰富的内涵,还可以针对规定情境准确表现潜台词的内容。演员只有熟练把握潜台词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表演更加深刻,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舞台表演即通过表演的艺术形式把要表现的作品转化为舞台艺术,通过塑造出的形象和意境来表现人物感情、反映人民生活.它是表演艺术的精髓,一名合格的舞台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表演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表演的技能上,还体现在表演者在舞台上是否能体会到舞台表演在艺术上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所要体现的深刻的背景和整体内涵,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形体、眼神、表情等表演方式,准确、完美地表现出来,呈现给观众,使其与观众就作品的灵魂、情感产生心灵的共鸣,进而达成心灵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6.
舞台空间是一种专属于舞台上的空间美学,台湾戏剧翘楚赖声川编导并制作的《如梦之梦》的出现,对当代舞台空间造成了一种颠覆性的突破。在这出长达8个小时的舞台剧巨作中,编导、演员连同观众一起共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舞台空间呈现。这出戏的舞台空间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在传统场景和空间实体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这种直观性颠覆变化的背后所蕴含的当代戏剧人对整体表演空间的探索,对观演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创作中美学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戏剧演出中除演员以外的一切造型因素的总称,包括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绘景、道具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美术设计.舞美设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和结果.最早出现于演出中的是和演员直接有关的化妆、服装和随身小道具,后来才逐渐有了布景.演出进入室内后又逐渐有了灯光照明.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它主要是在演出中发挥"实用"性功能.随着各种演出技术条件的日趋完善,艺术造型手段逐渐增多,它的艺术作用也逐渐加强,艺术创作的价值和品位也愈来愈高,遂成为戏剧综合艺术中重要的有机成分.  相似文献   

8.
陈健 《华章》2013,(22)
灯光是舞台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照明演出、帮助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氛围等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戏剧创作是知觉性的创作,戏剧欣赏是知觉性的欣赏。因此,戏剧舞台灯光必须以知觉性意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架构起一道戏剧作品和观众沟通与对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曲鹏 《华章》2012,(27)
所谓“第四堵墙”,原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除了三面被为包围的空间外在心中还必须想象与观众之间还存在着第四堵墙,想象舞台上有一层透明的玻璃将观众隔开,仿佛舞台是一个特殊的被封闭的盒子,演员在里面自在的表演,与观众没有关联.这是一种古老的表演理念,与今天开放的戏剧理念完全不相适应.随着戏剧的演变,使我们看到了今天的戏剧,其实就是一个将“第四堵墙”拆除的过程.推倒“第四堵墙”一直是我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在戏剧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于中国的剧作家来说可谓具有更加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在影视领域的讨论正在进行之中,其复杂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舞台美术不同于其它普通美术样式,它依附于舞台而存在,它必须为舞台表演的特定内容服务。因此舞台美术的形式要更多地受舞台表演内容的制约。但是,舞台美术也有自身独立的美学品格和审美特性,探讨舞台美术的这种独特的审美特性,必将更有利于舞台艺术的全面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话剧《雷雨》从一诞生,就被删掉了首尾,对此,曹禺先生曾深感惋惜.作为一种“欣赏的距离”,“序幕”和“尾声”的设置可以达到对观众心灵的安抚和灵魂的净化.删掉首尾,既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又破坏了剧作的戏剧结构,更不能表现它的悲剧审美意义,同时,观众对周朴园的认识也会缺乏客观的分析与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戏剧的表演剧本是基础,其演员是整个戏剧表演的核心,戏剧的表演可以说是舞台上综合艺术的表现。演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与观众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能品味戏剧中人物语言的魅力,等等。观众通过观看戏剧作品,从而融入剧本的情境,感受戏剧中人物的性格文学性和舞台性。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每一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或多或少包含了戏剧的选段。本文笔者就根据高中语文的戏剧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戏剧教学的相关策略,给同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国粹"京剧是中华民族戏剧的灵魂,那么梅兰芳就是这个"灵魂"的支撑。在他的艺术人生中,不断地缔造着一个个经典,在观众的心底烙下了永恒的印记。能够把梅兰芳的一生搬上银屏,是很多艺术家的夙愿。著名导演陈凯歌精心制作的电影《梅兰芳》已确定将于12月12日在全球同步上映。人生如戏,一生都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京剧大师拥有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相似文献   

14.
传统戏剧讲究所谓“第四堵墙”,它矗立在演员和观众之间,不仅让演员高高在上,而且使演员与观众泾渭分明,以引起观众对舞台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从而增强演出效果。现代派戏剧则主张拆除表演中的“第四堵墙”,将舞台向观众开放,将表演延伸到观众之中,甚至积极鼓励观众参与表演,竭尽所能地调动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让台上台...  相似文献   

15.
舞台美术是戏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物质手段,是戏剧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舞台美术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和设备,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潮流,满足广大戏剧观众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6.
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在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在创造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而这种舞台人物形象,是由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创造出舞台行动的过程来完成的.这种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是否能够称之为艺术,不仅在于他(她)应该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更主要的还取决于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因为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目的不是为创造而创造,而是要通过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评价生活;尽可能地去揭示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观众从中领会生活的真谛;并且它还应该以优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话剧表演艺术让观众从演员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中获得对于人生有益的启示,在艺术修养上有所提高,最终能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7.
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到剧场看话剧。当观众度上的灯光逐渐暗下来时,微弱的灯光照射着舞台上晃动的帷幕,小明和同学们看到了很有意思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舞台是让我展示自己的地方,戏剧舞台是我的一块土地.舞台、大屏幕,电影等在这一系列迅猛的视觉冲击下,如果演员在台上的表演无法让他们信服,那么也许剧院将会再一次地被观众遗弃.所以在新形势下要做到与生活逻辑相近,要做到使现代观众信服,除了要改变演剧形式外,演员在舞台上是否进行着有机互动自然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欧洲是歌剧的发源地。其主要形式是将声乐、旋律、舞蹈、戏剧、文学等相互融合在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歌剧在西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古希腊戏剧,而自歌剧传入我国之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则起源于20世纪初期,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直至今日,中国歌剧不仅在作品创作,更在表演形式上有了很成熟的发展,中国歌剧的发展也更加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也使得歌剧这门"西学东渐"的表演艺术在中国人自己的舞台上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20.
戏剧的生命力究竟何在?戏剧是否已经衰亡?这些疑虑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然而,戏剧这门高雅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在艺术史上举足轻重,在文学史上更是功不可没。戏剧丰厚的文化积淀更决定了它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