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学术天外     
《世界文化》2014,(12):I0010-I0010
<正>中日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与教学国际研讨会为期两天的会议研讨中,来自国内四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就"汉日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与探索""日汉互译教学实践研究与发展""汉日日汉词典编译研究与传播""文化交际中翻译的协同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九歌》与《九章》是《楚辞》中富有鲜明艺术特征的两组诗歌,前者是带有浓郁神话气息的楚地民间祭歌,后者除了《桔颂》以外,其余八篇作于屈原流放汉北和迁逐江南期间,连续性地表现了诗人立志———受用———被疏———放逐———自沉的生命过程。偏于感性的宗教诗性和偏于理性的生存诗性是这两组诗歌的人文主题。比较《九歌》与《九章》的文本结构、诗思方式与审美风格,能更好地把握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个性。一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是指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它包括作品的整体结构、篇章结构以及句式结构。《九歌》的整体结构宏大…  相似文献   

3.
韩冰 《寻根》2008,(2):13-17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艺术史上特定时代产生的一种雕画相济的艺术形式,以浮雕为主的方法在粗粝凝重的石材上创造出形、意、神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在表现手法上,南阳汉画像石作品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特征。在实际创作中是以生活中存在的实物作为原始模特儿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群像。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南阳汉画像石以各种类型的形象交叉配合使用,其中多以人物与神、兽等一起构成图画。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代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书,一部是司马迁用手撰写的《史记》,另一部是石匠们用刀镌刻的史记——汉画像石。文字的史记和石刻的史记皆属呕心沥血的艰辛劳作,就艺术风格而言乃一样的深沉雄健,活跃奔放,它们也同样得到现代文化巨人鲁迅的关注与叹赏。他称颂前者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赞美后者为“汉画的图案美妙无伦”。近日,在鲁迅博物馆观看《鲁迅收藏汉画像展览》,聆听来自河南南阳、山东济宁等地的汉画像研究专家的讲解,陶醉于2000年前石刻艺人的杰作,有面对古人促膝恳谈的欢欣惬意,竟不知己身属谁,今夕何年?鲁迅对汉画像的青…  相似文献   

5.
李竞恒 《中华文化论坛》2023,(3):106-121+190-191
朝鲜士人对“汉衣冠”与剃发有强烈的关注,他们看到清朝戏台上还穿着“汉官威仪”,并多次预言“后世王者起必取法于此”。辛亥革命后,朝鲜人的预言成真,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革命者以穿戏服表达恢复“汉衣冠”的行动。“汉衣冠”与头发,既承载了朝鲜人对明清交替的悲情投射,同时又成为朝鲜人自夸的一种想象符号。在朝鲜人笔下,汉人会为衣冠头发而哭泣,有人因见衣冠而提出想逃往朝鲜,还有人通过偷穿戏服、家藏旧衣或朝鲜冠服来体验“汉衣冠”。甚至满洲人也对“汉衣冠”表达出欣赏与向往,其中或有夸张与想象。到晚清,朝鲜人则配合清朝防范太平天国可能利用“朝鲜服色”,衣冠头发之悲,又指向了明治维新后改穿西装的日本。  相似文献   

6.
正三汉宫室文化深受楚地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延续楚巫乐舞之风。汉武帝尤敬于鬼神而好仙道,在甘泉宫祭祀天帝泰乙,以女乐祭祀请神、降神,《三辅黄图》卷五《台榭》载:"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淮南鸿烈解》卷四《坠形训》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  相似文献   

7.
在汉王朝开通南丝路以前,南丝路上的商品贸易采用的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主要出土于大型滇墓中的海贝不能满足构成流通货币的三大条件,所以并不具备货币的职能。汉王朝开发西南夷将该地区带入了汉王朝经济圈,汉式货币得以在南丝路沿线的汉移民与土著民族中流通。到东汉晚期,随着土著民族文化的消失,南丝路沿线基本上完成了商品交换形式的变更。蜀人与滇人相同的用贝方式,是蜀文化南传的另一种形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远安花鼓戏     
谭岩 《寻根》2021,(2):141-142
鄂西有一个独特的戏剧种类:远安花鼓戏. 清朝余治编纂的《得一录》记载,道光时期,花鼓戏在南方农村广为流行,但称呼各一,"吴俗名滩簧,楚中名对戏,宁波名串客班,江西名三脚班".意思是说在楚地湖北,流行的小型"对对戏"也属于花鼓戏.  相似文献   

9.
宋军 《华夏文化》2014,(3):35-37
正燕下都遗址是已知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时代,它的最大特点是其高台建筑——即在地平面上用夯土技术建立起高度不同、体积不同的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高低错落,巍峨壮观。考古材料证实,商、周、秦、汉时期,重要建筑的高大台基都是夯土筑成,宫殿台榭也是以土台作为建筑基底,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夯土技术是非常发达的。统治者之所以兴建如此多的高台建筑,除了这些建筑  相似文献   

10.
正吟诵是传统国学教育中汉诗文的诵读形式。吟诵作为基本的教学与读书方法,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文化变革,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语文课应运而生,吟诵教学法被废止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于读过私塾会吟诵的人至今还  相似文献   

11.
帽小考     
帽小考王家国帽的起源甚早。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中提供的资料是安阳殷墓出土文物中的玉立人像与安阳四盘磨村出土的商代石造像,头上均戴帽。虽起源甚早,但正史上不见汉以前有帽的记载。究其原因,汉以前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冠、冕、弁的建制,以辨别上下贵贱,帽...  相似文献   

12.
汉王朝建立后,因承秦制,不仅实现了政治统一,而且完成了文化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渭水流域作为西汉的首都所在地,其区域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从物质文化来说,渭水中下游的关中平原是西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关中也是西汉重要的丝绸产地和世界上最早...  相似文献   

13.
王郅庚 《寻根》2014,(6):25-29
<正>汉画像石中的侠士故事侠出现于春秋,盛行于战国。这一时期有许多侠士千古留名。荆轲就是著名的侠士之一。《战国策·燕策》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中,一个怒发冲冠、沉毅勇决的侠士荆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中,有四幅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图1的画像上,荆轲右手扬起,匕首刺在柱上;秦王张皇失措,躲在柱后;秦舞阳匍匐在地,不敢抬头;盛樊於期头的箱盖已打开,头已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汉画像天文星图与民族传统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画像天文星图与民族传统观念陈江风汉画像中有大量的天文内容,其天文星图,不仅数量上在历代天文文物中首屈一指,而且与著名的敦煌星图以及黄裳、苏颂星图等在功用上有显著不同。1.敦煌、黄裳、苏颂等著名星图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性质的文物,它们是自然天象的真实而客...  相似文献   

15.
从南阳汉画像石看汉代原始道教的孕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南阳地区是汉画像石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国出土的汉画像石墓有百座之多,南阳地区发掘的汉画像石墓已经有50余座。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神仙思想是其最核心内容。原始道教酝酿、孕育和创立之时,也正是南阳汉代画像石丧葬风俗产生和发展之时。一个时期的艺术是一个时期哲学思想的反映,是特定文化的隐喻与表征。  相似文献   

16.
备受瞩目的中国国际时装周2004—2005秋冬系列发布会已于4月3日落幕。本届时装周以秋冬流行趋势发布、中外知名品牌发布和“汉帛奖”第12届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益鑫泰”第5届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浩沙杯”首届中国泳装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为主。来自中、法、意、德、英、澳、加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及中外知名品牌、商界名流、媒体记者数千人汇聚京城。以“世界的中国”为主题的“汉帛奖”第12届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便是最好的证明。与会的各国、各地区的33位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年轻设计师,在服装周期间得以展…  相似文献   

17.
正"汉"这个字是我们汉民族的族称,但它是如何而来的,一般人可能不大了解。要弄清汉族名称的由来,还得需要从"汉"字本身说起。"汉"字繁体为"■",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安州六器《中■》铭文,写作。上面■(难),下面■(水)。造字本义与水流有关。晚期金文字  相似文献   

18.
徐州汉画像石是中国汉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画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汉画是中国汉代时期的艺术,汉画像石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不朽瑰宝,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  相似文献   

19.
《周易》在中国经籍中最富有哲学意义,影响深远。相传孔子老而喜《易》,作《易传》,近人多怀疑其说,然而一九七三年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经传竟能证明孔子与《易传》确有密切关系。孔子嫡孙子思所著《子思子》已佚,尚有四篇存在《礼记》书内,其思想及所载孔子论《易》语,均可与《易传》印证。荀子也以《易》学著称,其学来自年辈和子思相若的馯臂子弓。《荀子·天论》的思想本于《易传》的《繋辞》,在《大略》中还直接引用《彖传》、《说卦》和《序卦》。继荀子之后,汉初的陆贾、穆生等都精于《易》学,他们或久居楚地,或本来就是楚人。这为流传在楚地的帛书《周易》经传提供了历史背景。帛书的发现和下面两篇文章的论述说明,《易传》绝不是晚出的作品,研究孔子及先秦儒家不可离开《易传》。  相似文献   

20.
正南阳汉代画像石较之于山东、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在艺术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笔者认为,南阳汉画像石在艺术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特色。1.艺术风格:粗犷、豪放南阳汉画像石风格粗犷、豪放,它不像山东汉画那样注重刻画细部,也不像陕北汉画那样稚拙。南阳汉画像石对各种形象的刻画,注重整体效果,不注意细部加工。例如,对于人物面部的表现,着重刻出面部轮廓,而对眼睛、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