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分析 教材先引入《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再在例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更具有逻辑性和一般性的假设法和方程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2、113、115页。教学目标①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3.
熊露 《湖北教育》2023,(8):42-43
<正>《鸡兔同笼》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教材借助《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展开探讨,以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体会画图策略化繁为简、辅助思考的作用。“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编排了例1,渗透化繁为简思想,引导学生先探索解决简单的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再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如何运用画图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感悟化繁为简和数形结合思想呢?  相似文献   

4.
<正>“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在小学阶段教学此问题,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画图、假设、转化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能力。笔者以画长方形图法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以画长方形图法直观地分析、解决问题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师常用的画图法是用一个小圆圈代表鸡和兔的头,在圆圈的下面画2条或4条短线分别代表鸡脚的只数、兔脚的只数。这样的画图法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笼中动物的头数不能太多,否则画起来费时、费力。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引入画长方形图法(如图1)。  相似文献   

5.
“鸡兔同笼”问题,(见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尝试与猜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假设,计算、验证,在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1.设计问题,让学生认识“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奠定基础。课始让学生填空“:在一个饲养笼里,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活动中,通过尝试用不同的列表方法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的数量问题。2.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7.
无论哪个版本教材,“鸡兔同笼”这节课的核心目标都是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鸡兔同笼”只是一个载体.编者是想借“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决”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教字过程,这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索、研究、反馈、应用全部教学过程,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有利契机。那么如何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拓展学生思维,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鸡兔同笼”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具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等教学功能,具有较大的探究空间。本文结合“鸡兔同笼”单元内容,阐述其所蕴含的穷举法、假设法、化归法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并通过具体案例探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单元教学中渗透的过程。一、穷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础方法穷举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解决有关计数问题时,如果需要计算的次数不多,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研究“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聚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模型,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方法,提炼出两点实践经验:一是基于学生的基础认知,引导学生通过对常规方法的归纳、类比发现“假设思想”应用的规律,建立“鸡兔同笼”问题解决的基本模型,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基于问题解决基本模型,探索一些非常规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研究“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中的数学推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推理“载体”非常单一,只是把推理运用于几何图形教学之中。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契机,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下面笔者谈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以来,对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研究缺乏系统性。由于苏教版实验教材中首次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而以培养策略为主要目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又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为:解决问题到底有哪些策略?策略与方法有什么区别?策略与思想有什么不同?怎样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如何使学生初步形成策略意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心理学和逻辑学,探索在英语听力教学中两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联想和推理.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课改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学推理是学生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它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品质。由于数学推理与数学解决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并不依靠课堂上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在数学实践中产生的,教师如何把握推理教学内涵,有效搭建平台,使学生在推理中获得思维的发展?本文从在提问中渗透推理,灵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解题中渗透推理,灵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推理中渗透技巧,灵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8.
徐斌 《福建教育》2007,(11):40-43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解决问题活动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应对“解决问题”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本文试从《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相关目标出发,联系当前“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通过几个教学案例,分析“解决问题”教学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模型意识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四基”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操作层面上体现为数学思想方法,故落实模型意识的培养可建立在数学思想方法基础上。基于此,文章聚焦“鸡兔同笼”问题,重点以人教版教材中“鸡兔同笼”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下培养学生模型意识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模型意识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中的“推理能力”修改成“推理意识”。推理意识是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必须具备的素养。如何理解推理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是培养学生推理意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新旧课标关于推理阐述的比较《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推理的阐述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推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