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霞 《新闻爱好者》2023,(11):79-81
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是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其心理感知和情感认同的文化融合产物。以河南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研究为依托,通过品牌重塑创新设计,全新打造河南文化创新品牌视觉新形象,给公众崭新的视觉印象,以新创意营造新机会,以新设计衍生新产品,以新产品迎合新市场,突破河南城市文化原有品牌服务僵化、落后,经济效能低下的旧局面,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真正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为河南城市文化品牌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更新的有效契机。  相似文献   

2.
口品牌标识作为一种重要文化呈现形式,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发展的趋势,树立品牌形象的主要意义在于表现事物自身的独特性,受到商业竞争下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影响,城市对品牌形象的塑造愈加重视,从而逐渐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民俗村.民俗村是与城市现代文明互动中“被创新”的传统文化,在CIS理论指导下构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民俗村,不仅能够吸引愈来愈多的参观者,而且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文价值观念的承载.因而,民俗村需要建立系统的品牌形象传播体系,确立目标受众群的需求,明确自身品牌定位,突出优势资源,从而形成民俗村的品牌认知,以此推动民俗村的全方位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传播资源,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成为当前旅游城市参与异常激烈的旅游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潮州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城市,塑造和传播潮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成为发挥潮州文化资源优势的有效竞争手段。基于拉斯韦尔"5W"过程模式对潮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传播策略,对塑造和传播潮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智化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诠释城市精神,推动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共情设计理论框架,结合文献查阅、城市微影像现状调查、个案研究结果,分析阐述城市微影像共情设计内涵价值、三维遵循原则及创新路径。【结果】具有超强参与性、传播性与互动性的城市微影像表达,赋予城市与受众无缝对接与深度对话的机会,日益成为表达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城市微影像社交媒体自身具备的情感属性以及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城市形象的共情传播提供了新路径。【结论】城市微影像创设者应充分认知微影像在城市形象的多元化塑造及城市新商业模式建构中的重要价值,着力从内容筛选、语用表达及平台融合等方面对城市微影像内容生产与传播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直播是一种塑造出版品牌形象的有效方式.文章结合公关文化的情境、仪式、修辞三大特征,诠释直播浪潮下出版行业新动向.从情境分析层面看,出版与直播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构建具有亲民意蕴的文化空间;从仪式分析层面看,"直播+出版"营销模式创建的集体记忆,可以帮助出版社完成从受众情感培养向出版品牌树立的跃迁;从修辞分析层面看,出版行业跨界直播,能够促使受众对出版社形成情感归属与品牌认同.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化情境是受众获得和强化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档案文化情境中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CAPS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对哔哩哔哩网站《档案》节目弹幕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机理,并构建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建构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档案节目受众身份认同涉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总体上遵循“档案文化情境—认知情感单元—行为反应”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重庆黄桷坪"为例,具体分析了该地区网红打卡点的发展和2019年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的空间实践对于其地方构建的意义,探讨在城市更新和网红审美发展背景下地方感的塑造问题。发现,仅由网红审美发展出的地方感是视觉化的,具有消费主义倾向的,这不能代替地方文化和在地实践所激发的人-地情感。城市的地方建构应更好将这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8.
张潇艺 《传媒》2022,(3):48-50
近年来,"青春化"表达逐渐成为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面向年轻受众传播传统文化、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文化遗产类节目通过视觉符号的重构,打造青春化影像景观;采用多元叙事方式,打破心理隔阂;完成价值重塑,使青年群体与古老文化间形成情感共振等方式不断进行"青春化"的创作转向,获得了青年观众的认可,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李霞 《声屏世界》2022,(3):13-15
文章先介绍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历史和当下城市品牌竞争的现状,梳理了部分国内有代表性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并在不同群体中做宣传片观后的调研访谈,研究如何通过城市形象宣传片来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符号,挖掘符号深层的文化内涵,把宣传片符号系统和城市符号系统有机融合在城市形象宣传片这一载体中,使之相辅相成,更好实现塑造城市品牌形象这一服务...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和元素。大众传媒在塑造、重现大众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凝结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国家认知、建构国家认同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为例,探讨文物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重构大众集体记忆的方式,分析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内在联系,以及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最后总结《国家宝藏》对重塑集体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琳 《新闻世界》2014,(1):105-106
广告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利器,它不仅可以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还能加深受众对品牌的印象,起到塑造品牌形象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起初的单纯硬件设施的比拼,到现在综合实力的竞争,特别是软实力的较量,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城市品牌形象广告的传播备受瞩目,成为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论文论述了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内涵与构建原则、图书馆文化品牌塑造的需求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构建图书馆文化品牌形象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曦 《新闻窗》2015,(2):67-68
自南方日报落实品牌战略以来,品牌建设意识逐渐向下级党报组织渗透,城市党报品牌意识开始觉醒,品牌经营慢慢取代了传统产品经营,在充分发挥城市党报作用的基础上拓展自身品牌价值空间和生存发展空间。但就现状来讲,国内有关城市党报品牌形象塑造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未能构建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所以,对城市党报品牌形象塑造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14.
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方式有多种,运用旅游纪念品可以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本文从旅游纪念品品牌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角度展开研究,希望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如何深刻地理解、把握城市品牌形象?应采取哪些传播手段更快、更好地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本文拟对此作探索性研究,以求教于方家。城市品牌形象及其特征要想做好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  相似文献   

16.
影像设备普及、互联网发展、城镇化、传统文化保护、消费主义盛行等因素互相激荡,催生出形态各异和数量巨大的村落影像。影像构建的乡村景观看似个性鲜明、内容丰富,实际上没有消除刻板印象。碎片化的景观不仅聚合为乡村社会图景,也折射出记录者的愿景和消费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心境。不同的村落影像在本质上都是城市人的想象,在影像记录时对现实有遮蔽,同时也通过遮蔽而实现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社会群体加速分化,更加多元化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与之相应的不同的阶层文化与身份意识也处于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媒介化社会"的兴起,大众传媒对现实的反映和塑造能力日益提升,其在塑造阶层意识和认同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增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民的实证调查,分析电视媒介对社会阶层身份与认同的影响和塑造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对现代传播媒介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视觉化时代,城市形象的媒介化呈现和影像表达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表现方式.在各大城市激烈竞争、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未来西安的城市发展也依赖于影像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文章以视觉修辞为方法论,以讲述西安的影视剧为文本,思考影视剧呈现了怎样的西安城市形象,并思考怎样才能通过影像建构一个更丰富多元的西安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保证。认同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沟通性、宽容性、和谐性、渗透性的基本特征,它有利于塑造先进的学校文化,凝聚师生的情感和意志,激发师生的热情和创造力等。  相似文献   

20.
当下城镇化进程中人们更关注城市建设,强调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塑造关乎大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水平离不开物质基础和文化认同。城市形象塑造是文化创造和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户外广告的力量。广告与城市的关系源远流长。为更好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从挖掘户外广告的功能与作用入手,提升户外广告的文化品位和美学追求,探寻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之间关系,提出二者融合共生的方略与设想。通过户外广告思考城市形象塑造,提升城市形象。也希望本文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从而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同时更好地传播城市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