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针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作文教学十要诀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写”为“主动写”,变“害怕写”为“喜欢写”,可以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焦点”。我校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练说—写话—写段—仿写”.到“写物—写事—写人—抒情”.形成了“先说后写,连句成段;由段到篇,先仿后写;由易到准,由篇到面;循序渐进,先叙事后抒情”的序列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作文有“序”可循。  相似文献   

3.
许聪悟 《新疆教育》2013,(2):110-110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写话”目标的第一个分目标,既低于后面的两个分目标,也明显不同于后面学段的“习作”与“作文”的阶段目标,目的在于使“写话”教学日常化、生活化。在这一定位下,“写话”教学必须成为日常教学的常态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才能进行。由此,我理解为,二年级的“写话”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培养和提升学生“写话”兴趣的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师范生“写”与“导写”能力培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科学体系应该由“写” (师范生的自身写作 )与“导写” (师范生指导中小学生写作 )两大块有机构成 ,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同时培养师范生的“写”与“导写”这样两种能力。在传统的师范写作教学中 ,教师往往重写作理论的传授 ,而轻“写”与“导写”技能的培养 ,从而导致师范生毕业后难以胜任作文教学的局面 ,造成中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低这一毛病经久不治的后果。师范生“写”与“导写”两种能力的并重培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万天晶 《考试周刊》2023,(11):65-68
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和“双减”政策的提出,给低年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说写融合”教学方法的实践提供了良好契机。文章拟从“说写融合”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新课标背景下“说写融合”教学要求、“说写融合”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阐述小学低年级语文“说写融合”的教学思考,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关于“说写融合”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喻富强 《教师》2012,(19):56-56
语文,“语”语言“文”文章。有人概说语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说话和写文章。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可见,“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写好作文更是学生综合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不少活动类习作教学,学生对于“写什么”都不存在问题,问题出在“怎样写”上。即学生都知道写什么,但在动笔时却不知道怎样写。基于此,应调整活动习作教学目标,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指导学生“怎样写”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如此,从“内容”走向“方法”,方可有效提升习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吴玲 《文教资料》2011,(27):53-54
要让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交往功能,真正把中学作文教学“为写而指导写”的观念,转变为使学生作文“因为有用才要写好,因为有思想、想写才写,因为做才写’,_——使作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种“真实的书面语言的交际环境”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找回学生自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真性情可写。如果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体验,这样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由“不想写”、“不会写”、“要我写”,逐步发展到“我要写”、“我爱写”、“我会写”,提高兴趣,增强体验。一、活动体验的价值活动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在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真实体会和感受,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却无从下笔的教学格局,革除了作文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弊病,为作文教学注入了…  相似文献   

10.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1.
这是课文《邓稼先》一个“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想:教学板块之一:提取信息,写人物简历教学板块之二:组合要言,写人物事迹教学板块之三:抒发感受,写人物述评这个教学设想还能这样表述:用简明的语言写人物简历用精练的语言写人物事迹用生动的语言写人物述评以上设想,将《邓稼先》的教学切分为三“块”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逐层推进,显现出本课教学清晰有序的教学思路。像这样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就是我们所说的“板块思路”。也可以这样说:所谓“板块思路”,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  相似文献   

12.
洪高珍 《生活教育》2012,(24):39-41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笔者以第三学段写作教学为例,阐述了通过“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玩写结合”与“评写结合”等教学手段,将写作教学融于学生生活实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3.
加大中学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机。中学语文实践性教学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可归纳为“动口”与“动手”两个方面。“动口”的形式主要有交谈、口头作文、人物介绍、即席讲话、口头评论、演讲、辩论等;“动手”的形式主要有由说到写、由听到写、由看到写、由做到写等。  相似文献   

14.
写话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看图写话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提升缺乏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立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看图写话内容,开发看图写话资源库。同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多种教学支架,探究“图表支架”“信息化支架”“建议支架”“语言支架”“问题支架”“范文支架”六种看图写话支架式教学策略,搭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支架为辅助的看图写话平台。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语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读”会“写”,二间“写”更为重要。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读是“感知”,是“理解”,而写才是“提高”,才是“创造”。所以“读”的教学是基础,“写”的教学是“巩固”,是“深化”,它们在教学中是相辅而行的。在施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语文教学获得最佳效果,首先要弄清“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一项是关键,是主要的矛盾。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听、说、读、写”中的“读”是基础,是主要矛盾。“听,说、写”是“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即语文教学的落脚点。这就是说,“听、说、写”的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读”的训练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读”这一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  相似文献   

17.
“文本”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开始日益强调“文本”或“文本思想”,但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在“落实”上还存在问题。笔者此举二例,谈谈粗浅的认识。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笔者读中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就曾经谆谆告诫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时间已过去20年,自己从事了教学管理工作,这样的“教诲”,在语文课上仍然能够听到,没有先前那样“权威”,只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时候,偶有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看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教师的“文本”教学中是一个要解…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农村学校学生写作文存在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不敢于写、不乐于写、不愿意写。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逐步做到乐写、会写、愿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9.
一、“说写”转换教学概说 英语说写转换教学是针对英语基础教 “ ”育中的说不好写又难的现状提出的旨在 “ , ” , 通过英语练说来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 。 说写转换采用任务型的活动途径教师 “ ” , 可设置多个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 逐个完成 说写转换强调各个教学环节之间 。“ ”形成任务链对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说然后转 , , 换为写即说中学说后写 这里的说包 , “ , ”。 “”括小组讨论自由辩论回答问…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知识和感受,写作是促进阅读的深化与理解,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就是要让阅读教学从“读什么”到“怎么读”,从“写什么”到“怎么写”,从而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